陈春燕,景晓卫,彭 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610066)
四川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陈春燕,景晓卫,彭 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610066)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传承农业历史文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竞争力增强、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了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利用现状, 分析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对策。
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重要的农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对于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传承农业历史文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竞争力增强、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川省位于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总面积48.6km2,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生态地位重要,品种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涵盖粮油、中药材、蔬菜果品、食用菌、丝麻、茶叶、生猪、肉兔等众多农产品。了解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利用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找准促进四川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方向,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效益。
自2008年四川省开始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与申报工作以来,截止2014年9月,四川省各区县共有123项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保护,其中水果所占比例最高,达到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的27%。经过几年努力,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2011年,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四川省超过亿元的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2012年,蒙顶山茶、安县魔芋等6个产品跻身于“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4年,四川泡菜、纳溪特早茶又成为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四川造”地理标志农产品正式闯向世界。
图1 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分类情况
四川省农业厅和地方农业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相关部门严格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严厉打击伪造、冒用地标登记证书和公共标识等行为,实施产地跟踪检查和动态管理,共普查地标产品资源903个,登记地标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在2014年,四川省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20万元,率先在攀枝花市、蓬安县和纳溪区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保护区建设,重点开展“母本园”创建、质量安全控制、品牌培育等工作,打造典型示范样板。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是被保护的无形资产,同时它也是当地政府拥有的公权。地理标志与商标等私权不同,私权只能由特定个体独享,而这种公权可以被一定区域内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共享。在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中,除“通江银耳”等少数注册商标得到较多使用外,大多数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在使用推广上却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认为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并不针对某个特定企业,只是反映一个区域的情况在具有相当浓厚的地域特色产品方面,企业往往更注重于《商标法》所保护的私权而忽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其为主体的公权。因此,大多数企业申报工作积极性不高,宣传力度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搭便车”的思想普遍存在,不愿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对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进行推广,更不愿与他人共享品牌利益。
2.2 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四川省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不少产品未经过商品化处理包装,难以实施品牌化运作,有品、无名、无牌状态较为突出。同时由于开发的地理标志产品比较分散, 导致市场推广难度较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农产品著名商标少,全国农产品驰名商标更少,不利于四川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如2014年蒙顶山茶的区域品牌价值为13.4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19亿元,市场占有率仅为0.9%,而安溪铁观音的区域品牌价值高达56.1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73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7.29%。
2.3 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识还不到位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作开展几年后,有关政府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商标的重要作用,成立了相关的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但在目标考核与资金等方面没能及时兑现或全面兑现,导致商标宣传工作不到位,有些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尚未能取得社会及相关企业、农户认可,更说不上要求他们利用地理标志农产品开拓和占领农产品市场。在名牌与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做选择时,名牌始终是企业与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调研中发现,60%以上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不清楚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属于地理标志农产品。
2.4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差异比较突出
目前,四川省众多获得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多以传统农民分散生产为主,生产规模小、发展潜力有限,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相对粗放,很难达到农产品地理标志所要求的技术标准,致使获证农产品品质差异较大,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亟需提高。此外,尚有某些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权的生产者对产品质量不重视,完全忽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独特品质要求,长期以次充好,导致该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逐渐丧失其品牌价值,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3.1 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规划
参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议名录,结合四川省农产品特征和地方产业发展现状,拟定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建议名录,制定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规划及推进措施。将人文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产品质量特色与地理或人文因素关联性强且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列为重点申报对象,突出重点、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符合地理标志保护条件的农特产品的申报工作。全省各级质监部门,特别是主管和承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和各地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学习与研究,同时积极、主动地争取总局、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提高申报工作成效。
3.2 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
利用政府职能向全民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商标注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法律观念,让生产者和经营者充分认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对农业增效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能自发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鼓励、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积极举办各类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等,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宣传和品牌推介,增加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休闲旅游功能,多方位宣传地理标志农产品。
3.3 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与建设
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作与名牌带动实施战略结合起来,努力使典型产品在标准化种养、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社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等产业化发展方面真正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根据各地推荐情况,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系统重点培养和树立2~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全省典型农产品,各地市州负责培养和树立1~2个本地区的典型农产品。对于典型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各级政府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给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人才支持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评国家、四川省名牌产品和省政府质量奖,走品牌经济之路。同时,省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监督,制定相应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或规范,严格监督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以及农产品的质量,防止质量不达标的农产品影响品牌形象和声誉。
3.4 积极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集群
整合和优化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农户资源,支持培育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种养和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块状经济和区域品牌的形成,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聚水平,不断形成和壮大产业集群,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产、供、销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化组织能力,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注重产品包装,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化、产业化。
2015-01-1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15QNJJ-007);农业科技创新决策-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15JC001)
陈春燕,(1983-),女,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