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堤防设计中某些问题探索研究

2015-03-22 22:29:54范文博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堤防原则环境

范文博

生态堤防设计中某些问题探索研究

范文博

(泉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福建泉州36200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堤防作为重要的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不仅对防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安全问题,面对我国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堤防的设计和建设也就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堤防的防洪以及生态美观、环保等功能有效结合。文章简单介绍了生态堤防设计的现状和含义,强调了生态堤防建设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生态堤防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

生态堤防;堤防建设;设计原则;问题探讨

0 引 言

堤防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防洪,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堤防的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各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而传统的堤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的地质、植被、水利等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堤防的设计一定要坚持生态的原则。

我国目前的生态堤防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水利建设中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在自我探索的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融入更多的生态理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堤防设计和建设,促进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

1 生态堤防的含义及其现状

1.1 生态堤防的含义

所谓的生态堤防就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对堤防进行一定的设计。堤防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防洪的功能,还考虑了生态环境的需求,除了不破坏环境,更重的是能够改善生态。

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尽可能的扩大河堤的绿化用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尊重自然规律,考虑河流的原生态状况,在不违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堤防的设计和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减少人为因素对堤防的影响,提高生态堤防的效果[1-2]。

1.2 堤防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堤防建设并不是一项新兴的工程,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堤防建设,一方面满足了防洪的需求,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也往往是因为过多的注重堤防的经济效益而引发了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说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钢筋水泥这些建筑材料,不仅仅增加了经济成本,还对河流周边的土壤、植被、水利以及其他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河流的原生态状况,人为的截断河流,改变河流的流向和形态,影响了原来的生态功能,河流中原有的生物不能有效的生存,对河流污染的治理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改变这种状况,

在进行堤防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生态的原则[3-4]。下面就以永春县蓬壶镇的生态地方建设为例,分析堤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永春县蓬壶镇位于永春的中部,处于晋江东西支流的上游,但是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晋江的水文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溪河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的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断面抬高,行洪不通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汤城溪河道的种种问题,可以看出生态堤防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2 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需要加强生态堤防建设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环境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就是水利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不断扩多,越来越多的工程兴起,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堤防设计在材料上使用钢筋、水泥,对土层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周围地形和生态的变化,对生物的生长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这些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都警示着我们要坚持生态堤防建设;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逐渐发展,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态景观有了一定的要求,生态堤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所以需要坚持生态堤防设计[5-6]。

3 生态堤防建设的基本原则

汤城溪的生态堤防建设对河道治理和生态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保证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坚持生态的6项原则:①坚持安全性的原则;②综合整治,协调推进;③因地制宜;④生态环境原则;⑤多样性,异质性原则;⑥亲水性原则。

3.1 坚持安全性的原则

虽然目前的环境压力要求我们进行生态建设,但是堤防建设是为了防洪这一根本目的是不能改变的。

堤防的安全对于防洪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堤防的设计没有达到安全的性能,洪水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危险,这些损失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一种灾难,是不可挽回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对生态堤防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安全性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和经济的设计[7-8]。

3.2 综合整治,协调推进

所谓的整体性也就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以往的堤防建设过多的重视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要想更好的融入全球化的氛围中就必须加强生态建设。

堤防的生态设计属于长远利益,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忽视长久发展,也不能只顾寻求长远利益而丢掉眼前利益,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把堤防与生态有效的结合,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汤城溪的综合治理主要是通过河道的淤泥的清理、局部的新建等来完成,然后结合周边的生态达到河道防洪功能的恢复[9]。

3.3 因地制宜

工程的建设、产业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这也给我们的工程建设和设计敲响了警钟。堤防设计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如果以牺牲自然景观为代价,那么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受到更大的威胁,堤防建设的目的也就达不到,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河流原貌,植被生长状况以及生物的生活环境等[10]。

在设计前对河流周围的地质地形进行严密的勘查,在不破坏这些生态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针对地方的不同利弊条件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改变自然环境以及河流走向的条件下进行设计,设计后结合现场的情况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对于需要人工改造的部分补充设计生态建设。

汤城溪溪岸两侧现有:荔枝、龙眼、麻竹、榕树、柿树等自然杂林及形成以禾本植物如芦苇、芦竹、狗尾巴草等自然生境。自然自我生态修复能力较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乔灌木给予一一保留或就近移植。

对于滨水湿地,因施工造成土表裸露,主要补植芦苇、花叶芦竹、再力花等扎根生长较快的水生植物,从而达到生态修复。为能达到行洪相应要求,减少生态破坏,主体工程才用生态石笼挡墙,从而满足溪流与河岸前自然的物质交流,水体相互渗通,又能为动植物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以达到生态平衡要求[11]。

3.4 生态环保原则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施工都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这些材料,目前的堤防建设为了保证其防洪性也采用这些材料,但是这些材料的应用不仅会增加施工的成本,还会对土层、水域、植被等造成很大的影响[12]。

如果土层受到破坏,植被必然受到影响,地下水资源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水域受到破坏,不仅水中生物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危险,还会造成人们的用水困难;如果植被以及其他生物受到危害,整个生态的平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生态受到影响,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坚持生态环保的原则。

3.5 多样性、异质性原则

由于堤防的建设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和生态,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全方位的考虑,尤其是水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堤防建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水域生物的生长环境,在施工的时候会对河流的流向、泥沙的淤积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引起河流到滩涂到陆地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不仅缩小了湿地的面积,还对属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他的自然环境,坚持多样性和异质性原则,在设计前要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生态的协调发展[13]。

3.6 亲水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丰富,水除了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还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比如说水文景观的建设,游泳活动的开展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为了促进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在设计的时候要坚持亲水性的原则。

比如说都江堰的设计和建设,都江堰的最初设计是为了引水灌溉,随着经济的发展,都江堰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今都江堰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这是生态经济结合的典型,对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 语

综上所述,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项产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几年来,资源的大幅度开发利用,大量的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堤防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于人,如果以破坏境为代价,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态建设,所以为了真正做到造福于人,堤防设计一定要坚持生态的原则。

笔者提出,在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渗透到堤防的设计和建设中,我们在利用水利工程学、生物学的设计的同时还要结合环境学的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1]叶伟娟.浅析当前生态堤防设计理念[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06):133-134.

[2]范平.生态堤防设计问题及其设计原则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2,21(06):69-70.

[3]王军.浅析生态堤防的设计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19(06):158.

[4]刘志立.基于堤防建设中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33(09):293-295.

[5]李佳纯.堤防设计问题及其设计原则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06):129.

[6]朱三华,蔡开志,刘飞.生态堤防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06):76-77.

[7]叶伟娟.浅析当前生态提防设计理念[J].中国水运,2010,10(06):133-134.

[8]王军.浅析生态堤防的设计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06):158.

[9]魏燕华.基层生态堤防建设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报,2011,23(03):52-54.

[10]朱冬舟,陆惠萍,仓基俊,尚志清.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库区生态堤防设计[J].中国水利,2013(14):26-28.

[11]谢睿.浅谈生态堤防建设[J].江西水利科技,2013,39(02):146-148.

[12]王立春,韩伟.浅析堤防建设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7):132.

[13]刘永贵.江河复式断面结构堤防采用爬山虎植物护坡技术[J].吉林水利,2006(02):36-39.

TV871

B

1007-7596(2015)07-0127-03

2014-10-31

范文博(1978-),男,福建南安人,工程师,从事河道堤防工程设计工作,研究方向为河道整治结合生态工程。

猜你喜欢
堤防原则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堤防工程冲刷深度的计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