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华
(河南省睢县妇幼保健院 476900)
在产科手术中实施麻醉不但要考虑到患者的特殊生理变化,而且还要顾及到麻醉对胎儿所产生的影响。复合全麻是指使用两种或者多种全麻药物,扬长避短,达到最理想的临床麻醉效果。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在诱导期间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等不良反应,而瑞芬太尼不会给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太大影响,可让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两种药物联合靶控输注具有较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我院产科接收的全麻手术患者,他们的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31.2±7.8)岁,所有这些剖宫产者都为足月妊娠产妇,术前均实施了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对药物没有过敏史。其中有18例患者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术前检查胎心均为正常。
1.2 方法 在麻醉之前使用0.5毫克的阿托品,将其进行稀释,推注。于半小时后开始麻醉,药物如下:瑞芬太尼5μg/kg静注,诱导麻醉用丙泊酚2mg/kg及必可松0.08mg/kg,在气管插管后将麻醉呼吸机连接上,潮气量设置为9ml/kg左右,呼吸频率为15次/min左右。维持麻醉采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8μg/(kg·h)左右、丙泊酚5mg/(kg·h)左右,必可松 0.6mg/(kg.h)。完成手术后送至麻醉恢复室,等患者清醒后再送至病房[1]。
1.3 监测指标 使用监护仪监测,同时记录患者在诱导前(T1)、诱导后10分钟(T2)、开始手术(T3)、术中30分钟(T4)、完成手术后(T5)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和术后疼痛感,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1 各个时间段的SBP/DBP、HR及RR比较情况 麻醉前患者的 SBP/DBP、HR 为(127.67 ±8.32)mmHg和(91.13±11.56)次/min;诱导10分钟时 HR 为(71.32±7.28)次/min,和诱导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诱导后10分钟,血压开始下降,开始手术后没有再下降,在术中和完成手术后血压均较为平稳。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4%以上。各个时间段的每项指标监测变化情况如下:T1SBP、DBP及 HR分别为(127.5±11.89)mmHg、(82.13 ± 10.56)mmHg 及(91.32 ± 12.13)次/min;T2分别为(113.15 ±11.34)mmHg、(74.87 ±7.53)mmHg、(73.46 ±7.38)次/min;T3 分别为(110.13 ±5.12)mmHg、(72.54 ±5.63)mmHg、(72.65 ±7.12)次/min;T4 分别为(103.25 ±6.45)mmHg、(71.95 ±5.65)mmHg、(64.68 ±3.79)次/min;T5 分别为(105.02 ±5.37)mmHg、(72.75 ± 4.35)mmHg、(63.75 ± 2.14)次/min。
2.2 患者苏醒时间和术后疼痛情况:患者的术后苏醒平均时间为(23.5±8.24)min,术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苏醒后有2例患者伤口产生疼痛感。
在麻醉药品中,丙泊酚属于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非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同时对钙离子内流和释放具有抑制作用,可扩张动静脉,可让交感血管神经活性下降,还可保护缺血器官。而且,丙泊酚见效快、半衰期短、体内不会蓄积、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毒性较小,被临床广泛使用[3]。瑞芬太尼属于一种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它也具有见效快、无蓄积、苏醒快的的优点。以往镇静方式一般采取单次注射或者恒速输入镇静药物,这种方式不能让血药浓度保持恒定,容易导致麻醉药物不足或者过量。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靶控技术,是全麻中最佳的方式,尤其是TCI技术,它是采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原理,对目标或者靶位药物浓度进行调整,控制或者保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在本课题中,对产科全麻手术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方式,从研究结果可见:诱导10分钟时SBP/DBP和HR与诱导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诱导后10分钟,血压开始下降,开始手术后没有再下降,在术中和完成手术后血压均较为平稳。应该提醒的是,丙泊酚的脂溶性较高,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容易引发新生儿呼吸抑制,用药要谨慎。
综上所述,在产科全麻手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早清醒,值得推广应用。
[1]胡劲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4(08):132-135.
[2]陈永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外妇儿健康,2011,08(13):378-380.
[3]林薇.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性能评价与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12(05):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