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背景下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2015-03-22 02:28罗家顺杜建林杨明艳向志钢黄建军魏仁国黄珊珊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吉首外科学医学教育

罗家顺,杜建林,杨明艳,向志钢,黄建军,魏仁国,陈 艳,黄珊珊

(1.吉首大学教务处医学教育办公室,湖南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研室,湖南吉首416000;3.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科教科,湖南吉首416000)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背景下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罗家顺1,杜建林1,杨明艳2,向志钢2,黄建军2,魏仁国3,陈 艳3,黄珊珊3

(1.吉首大学教务处医学教育办公室,湖南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研室,湖南吉首416000;3.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科教科,湖南吉首416000)

围绕《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结合吉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从该校教学实际出发,以构建“阶段性、层次化”的实验课程新体系、推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等为出发点,对该校外科学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实践教学特色,为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外科手术; 参考标准; 教育,医学,本科; 教育改革; 学生

教育部、卫生部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1](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规范我国医学教育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来,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做出大贡献”的办学理念和学院“服务地方基层卫生机构”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验课程为试点,进行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近几年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构建“阶段性、层次化”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标准》指出“应积极开展纵向和(或)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以此为导向,学习吸纳兄弟院校的经验[2-4],结合本校实际,按照“以临床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核心”的改革思路,把以前传统的外科手术学和外科学总论的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外科技能学,设置为独立开课的实验课程并编写教材。经过近5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以“阶段性、层次化”为特色、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良好互动的实验课程新体系,见图1。

1.1 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根据医学教育特点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把外科技能学分为外科基本技能、外科专科技能和外科综合技能3个依次递进、相互渗透的实验教学阶段。

外科基本技能是第1阶段实验教学,包括无菌术(洗手、手术区域消毒、铺巾等)、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分离、缝合、结扎、拆线等)、换药术、清创术、心肺复苏术等5个试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技巧和外科初步临床能力。第2阶段实验教学内容是外科专科技能,要求学生熟悉普外科专科技能(离体肠吻合术、气管内插管、阑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剖腹探查术等)、骨科专科技能(牵引术、手法复位术、固定术等)及了解其他外科专科技能(胸腔闭式引流术、外科显微技术等),此阶段教学以动物模拟手术为主,除了提高手术技巧和熟悉专科手术程序外,更强调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外科综合技能是第3阶段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开放期间的“第二课堂”时段进行,实验项目包括多发性骨折的固定与搬运,胸、腹腔开放性创伤的急救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现场急救处置和临床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做出临床决策的思维能力。

图1 外科技能学实验课程体系

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看,“阶段性”实验教学各阶段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比较好地整合了以前相对分散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外科技能从低到高、从简单到综合的递进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技能的提高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1.2 层次化 “层次化”是指在“阶段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建、更新试验项目,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把试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3个层次类型。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为主,教学中强调技能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无菌术为例,通过教师集中示教和学生分组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洗手到患者手术区域消毒、再到铺巾、最后到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等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教师在每个环节进行同步指导,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培养。“综合性实验”主要是第2阶段的动物实验,采取模拟手术的形式开展教学。具体实施是由4~5名学生组成手术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制订手术方案,然后分别承担主刀、一助、麻醉医师和器械护士等角色,共同完成一台模拟手术。“拓展性实验”相对于前2个层次实验,教学内容更突出了设计性和创新性,重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已完成试验项目改造6个、新开试验项目3个,“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的比例超过70%,形成了教学内容由验证到提高、再到创新的3个层次项目群,为“阶段性”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较好地实现了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的有序衔接、逐步提高。

2 推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3个阶段实验教学中均采取“小班制、小组式”教学,并积极推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在学生“学”的方面。依据“分工合作、自由组合”的原则,要求每个小班内每4~5名学生组成1个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模式开展自主学习,并完成实验报告或学习手册的填写。此外,学习小组的组合形式还可以拓展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及医学生基层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中。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小班制、小组式”这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5],能够较好地营造出注重沟通、协作互助的学习导向,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其次,在教师“教”的方面,坚持贯彻教师在“做中教”的教学原则[6]。例如,在模拟手术示教中,教师与1个学习小组共同组成手术团队,教师担任主刀或一助,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整台手术。在这过程中,教师同步讲解手术的基本步骤、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各自角色任务,对手术中出现的操作问题或配合问题进行启发式指出,其他学习小组现场讨论并纠正,由此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台上台下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做中教”的教学形式,融合了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且对临床思维、协作意识的养成及职业素质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完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培训(OSCE)

OSCE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是目前公认的、先进的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价方法之一[7]。在总结本校前几年OSCE实施经验的基础上[8],结合《标准》要求,通过加大考核平台投入与建设,增设站点、扩充考核内容,优化评分标准并增加临床思维能力及医学人文技能的考核权重,加强考官和“标准化患者”培训等多种手段和形式,进一步完善外科学临床技能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独立实验课程成绩,列入学生的学分,并成为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4 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2006年,通过整合本校和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吉首大学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中心建筑面积5 000m2,仪器设备总价值1 200余万元,专职教师10人。中心下设外科、内科、儿科等10余个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分为外科基本技能、外科专科技能、外科综合技能3个实验分室。在建设布局上,模仿医院和手术室配置,尽可能与真实的临床环境一致。中心于2012年成为 “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成为国家级首批“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是面向武陵山片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学科融合、多专业共享的集医学生实践教学、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师培训和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公共教学平台,为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中心在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力度。根据“课外开放、学生预约、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中心采取“第二课堂”、外科科技创新项目、网络教学、临床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内容,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为学生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其中,“第二课堂”除承担第3阶段实验教学外,还定期举办外科学进展和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外科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自拟外科实验课题,开展动物创伤模型构建[9]、局部解剖学与外科基本技能整合等实验[10],中心为自拟课题配备指导教师,并为实验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在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和形式上的全方位开放,进一步拓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5 结 论

近年来,通过积极采纳《标准》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实践教学特色,为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目前在临床技能评价、人文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等[11]方面仍存在不足,需在下一阶段教学实践和改革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1]教育部,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J].卫生部公报,2008(12):27-37.

[2]唐志晗,文格波,文红艳,等.围绕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创新临床技能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8-9.

[3]黄蕾,徐磊,蔡巧玲.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6):852-855.

[4]眭建,孙英琨,周英华.从医学教育标准探讨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改革[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39-141.

[5]宋京,张东华,郭劲松,等.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65-67.

[6]施楚君,许杰州,杨棉华,等.构建医学生临床技能多元化教学体系探索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3010-3011.

[7]马肖容,刘原,徐孝军,等.创新型SP/OSCE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改革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5-6.

[8]罗家顺,杜建林.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37-38.

[9]杨明艳,罗雪梅,罗家顺,等.动物创伤模型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271-273.

[10]王正兵,吴洪海,龚卫娟,等.解剖学和外科学课程整合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75-76.

[11]黄黎.医学高等院校如何整体提高医学生的素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48-285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7.058

:B

:1009-5519(2015)07-1100-03

2014-11-1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274);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XJK012BGD023);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教高司函[2013]48号)。

罗家顺(1976-),男,湖南花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E-mail:luojiashun2000@163.com。

猜你喜欢
吉首外科学医学教育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吉首美术馆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最亲的月亮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