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与防治对策

2015-03-22 11:18刘立权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2期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辽宁省

刘立权

(辽宁省水土保持局,110003 辽宁 沈阳)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与防治对策

刘立权

(辽宁省水土保持局,110003 辽宁 沈阳)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防治对策;措施;辽宁省

辽宁省水土流失严重,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59万km2,年水土流失量1.5亿t,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宁省水土流失状况,承接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成果,将辽宁省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并提出了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辽宁省位于东经118°50′—125°47′,北纬38°43′—43°26′,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部位,面向太平洋,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地区[1]。全省总面积14.72万km2,总体地貌特征可概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其中山区面积8.54万km2、平地面积4.86万km2、水域面积1.32万km2,占比分别为58%、33%、9%。地势呈自北向南、东西向中间倾斜。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660 mm,年内时空分布不均,70%在汛期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量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东南多年平均降雨量800 mm,西北为450 mm[2]。植被覆盖度也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东部达到70%,而西部仅有30%。全省独特的地势地貌和降雨条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具有重要意义。

1 辽宁省水土流失状况

1.1 水土流失类型

辽宁省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蚀、风蚀、泥石流灾害等。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布资料,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4.59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2%,其中水蚀面积4.40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5.9%;风蚀面积0.19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主要分布在临近科尔沁的阜新市北部的彰武县、阜蒙县和沈阳市北部的康平县、法库县以及柳河流域。

1.2 土壤侵蚀强度

全省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 271 t/( km2·a),年均土壤流失量1.5亿t。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38万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51.85%,是全省土壤侵蚀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度侵蚀面积1.21万km2,占侵蚀面积的26.36%,一般为沟蚀和面蚀两种形式,是侵蚀发展的中级阶段,极易演变成强烈以上级侵蚀;强烈侵蚀面积0.65万km2,占侵蚀面积的14.16%;极强烈侵蚀面积0.28万km2,占侵蚀面积的6.10%;剧烈侵蚀面积0.08万km2,占侵蚀面积的1.73%。省内强烈以上级别侵蚀大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主要表现为西部山区的陡坡开荒、东部山区的森林砍伐、陡坡栽参、蚕场沙化、板栗园沙化等侵蚀形式,以及各地开矿、采石、基建和筑路等侵蚀形式[3]。

1.3 水土流失危害

1.3.1 土地生产力下降

由于水土流失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长期以来土地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业生产产量低而不稳。据统计,全省年均土壤流失量1.5亿t,平均流失厚度0.33 cm。自然条件下,形成1 cm土层需要200~400年,形成30 cm土层则需要6 000~12 000年。辽东山区大部分土层厚度在30 cm左右,依此计算,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到百年东部山区的土壤将流失殆尽。

1.3.2 山洪、泥石流危害严重

辽宁省东部山地河谷狭窄,是山洪泥石流暴发的集中区。辽西地势呈阶梯式降低,土壤侵蚀严重,也易激发山洪泥石流[4]。据统计,1950~2000年,辽宁省暴发较大的泥石流灾害29次。仅1998 年8 月 11 日山羊峪流域暴雨中,造成凤城市青城子镇、四门子镇的永胜、杨树、方家村、四门子村4个村死亡11人,倒塌房屋294间,半毁房屋 475 间,毁坏耕地4 133 hm2,毁坏桥梁 30 座,直接经济损失9 915万元[5]。

1.3.3 河道和水库淤积严重

无论是发生在坡面还是沟道的土壤侵蚀,或者说是人为开发建设引起的松散堆积物侵蚀,致使大量泥沙在河道沉积,堵塞河道,减弱行洪、泄洪能力;部分被水流带入水库,造成水库淤积,兴利库容减小,水库的蓄水供水和防洪减灾效能下降[6]。据观测资料统计,白石水库主体工程于2000年完工,至2004年库区淤积量已高达 3 293.4万m3。辽河年输沙量1 000万t,大量泥沙进入河道、水库,除形成淤积外还给河道、水库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1.3.4 城市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矿业的开发建设,公路、铁路、机场、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与旧城改造以及取土、挖砂、采石和工业区的建设,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地貌、植被和水系,造成局部的扬尘、地表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流失。

2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2.1 省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根据2013年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辽宁省有三个区域被列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其中抚顺市的抚顺县、清原县、新宾县,本溪市的桓仁县,丹东市的宽甸县列入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总面积为1.95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3.25%;沈阳市的康平县、法库县,铁岭市的银州区、清河区、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调兵山市、开原市列入东北漫川漫岗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总面积为1.74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1.82%;朝阳市的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葫芦岛的建昌县,阜新市的市辖区、彰武县、阜新县,锦州市的义县列入西辽河大凌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区总面积为4.1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8.46%。

2.2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标准

辽宁省划分“两区”的标准,是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从水土保持学科和行业特点出发,结合全省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确定。参照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及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遵循《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运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和《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公报》成果,根据当地土壤侵蚀强度、侵蚀因子和防治需求,“两区”互不交叉,集中连片,面积大于1万km2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划分。

2.2.1 重点预防区

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的区域,其特征是人为活动较少,现状水土流失较轻,但潜在水土流失危险程度较高,对国家或区域防洪、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具体标准为:①定性指标:区域是否涉及水源涵养、水质维护、生态维护、防灾减灾等水土保持功能,以及土壤侵蚀是否存在潜在危险。②定量指标: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以下,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人口密度小于90人/ km2。

2.2.2 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其特征是人口密度较大、人为活动较频繁,现状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成为制约当地和下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子。具体标准为:①定性指标:治理需求迫切,预期治理成效明显,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低。②定量指标:土壤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20%以上,且中度侵蚀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东北黑土区15%以上、北方土石山20%以上;坡耕地面积20%以上。

2.3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根据以上标准,将省级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图1)。

图1 辽宁省水土流失“两区”划分分布图

2.3.1 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该区是以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基础的扩展和延伸,总面积2.90万km2,包括抚顺市的东洲区、抚顺县、清原县、新宾县,本溪市的本溪县、桓仁县,丹东市的凤城市、宽甸县共8个县(市、区)。该区主要为山区,森林资源集中分布,植被覆盖较好,是全省重要的大江大河源头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受水人口1 834.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3.2%,区域内坐落着大伙房、观音阁、桓仁、回龙等大型水库,其中大伙房、桓仁水库水源地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2.3.2 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是以西辽河大凌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基础的扩展和延伸,总面积4.95万km2,包括锦州市的义县、黑山县、北镇市、凌海市,阜新市的细河区、太平区、海州区、新邱区、清河门区、彰武县、阜新县,朝阳市的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葫芦岛市的连山区、南票区、建昌县、兴城市,绥中县共23个县(市、区)。该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降雨量小、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水库淤积严重,区域内列入东北革命老区县达到10个,占全省东北革命老区县的6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3.3 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是以原重点防治区“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为基础,总面积2.81万km2,包括大连市的金州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鞍山市的岫岩县、海城市,营口市的盖州市、大石桥市,辽阳市的辽阳县、弓长岭区,丹东市的东港市,共11个县(市、区)。该区主要为辽东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集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由于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密集,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强度较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减弱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

2.3.4 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是东北漫川漫岗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基础的扩展和延伸,总面积1.76万km2,包括沈阳市的康平县、法库县,铁岭市的银州区、清河区、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调兵山市、开原市共9个县(市、区)。该区位于辽宁北部,是全省黑土地集中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冬春季多风,夏秋季降雨集中,大雨、暴雨频率高,地表覆盖率低,耕作土壤疏松,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地质量不断下降,抗冲、抗蚀性能差,水土流失严重。

3 辽宁省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3.1 总体防治方略

遵循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两屏两廊一带”为主体的总体防治格局,即构建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区、辽西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打造辽河流域、凌河流域生态走廊和沿海生态带。针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状况、防治需求和预期目标,确定重点防治对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加强监测、科研和宣传,多措并举,推动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3.1.1 宏观布局与微观治理相融合

辽宁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59万km2,如按40万元/ km2投资标准,则全部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需投资183.6亿元,且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不可避免,远不止上述投资需求。解决治理需求和资金投入的矛盾,应根据规划目标,坚持宏观布局与微观治理相融合,发挥两个带动作用,以重点防治区域大流域规划打造全省治理构架,带动小流域治理,突出主攻方向,合理布设治理小流域;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周边生态自我修复。同时,集中财政资金解决紧迫性、关涉全局性的矛盾,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促进形成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的新局面。

3.1.2 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以20余个水土保持监测点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构成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骨架。在完善提高现有监测能力的基础上,针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防治区域监测网络进行延伸和完善,发展自动观测仪器设备的观测站点,定量观测各类型坡地及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污染物等,为土壤侵蚀调查及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为全省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为全省水土流失监测公报(告)提供数据。同时,要做好监测资料的整理工作,提高监测活动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3.1.3 完善法规体系和加强监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以水土保持方案管理为中心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促进生产建设活动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认真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职责,防止因开发建设等活动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重点是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制度,实行保护性开发,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落实《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护条例》,落实对重点预防区擅自取土、采石等破坏植被违法行为的执法工作。持之以恒地做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工作。

3.1.4 加强科学探索、政策研究和技术推广

辽宁省具有如水蚀风蚀交错区等特殊侵蚀区域,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农牧活动,风水两相侵蚀加剧,导致相关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但相关理论研究滞后,缺少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路线和模式。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中尚缺少蓄水保土、拦沙减沙等定量分析的计算模型。坡耕地综合治理实践中,不同类型田坎保护,尤其是土坎保护中采取何种植物保护措施,以长久发挥工程效益均需深入探索。辽东山区自然植被较好,但由于养蚕、种参等造成水土流失,如何从技术层面进行有效保护和治理,又如何从政策层面采取产业替代措施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有待深入进行科学探索,加强政策研究,搞好技术推广。

3.2 分区防治对策

3.2.1 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该区防治方向是维护生态,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为下游提供充足的优质水源,同时防治山地灾害,保护表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东部生态屏障。防治途径是遏制过度砍伐,规范陡坡地养参、养蚕等人为活动,依法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实施封山育林生态修复措施,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快速恢复植被;杜绝陡坡地开荒、轮荒轮种现象,采取退耕还林、土地整治等措施,加强坡耕地治理,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施农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治理侵蚀沟壑及小河道,提高行洪能力,减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开展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强农林环境保护。

3.2.2 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的防治方向是蓄水保土、防风固沙和拦沙减沙、提高土地生产力,构建西部生态屏障和打造凌河流域生态走廊。防治途径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工程、植物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提高植被覆盖度为切入点,加大植树种草力度,绿化荒山荒坡,恢复植被,开展坡耕地治理与改造,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建设旱涝保收田,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搞好侵蚀沟壑、小河道治理,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苹果、梨、大枣、山杏为主要品种的果树生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

3.2.3 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的防治方向是搞好植被的恢复与建设,减少山地灾害发生,保护水土资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沿海生态带。治理途径是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疏林地改造,营造水土保持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果树生产,改造坡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抓好泥石流易发区坡面和沟道的综合整治,发展节水灌溉和小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注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打造现代化人居环境,提升生产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突出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景观功能。

3.2.4 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区的防治方向是强化土壤保持主导功能,维系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打造辽河流域生态走廊。防治途径是重点抓好坡耕地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网,搞好沟、河、库边防护,整治中小河道,提高行洪能力,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大力植树种草,恢复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果。

[1] 牛萍,张晓光.辽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70-72.

[2] 王振颖,寿祝邦.辽宁省应用遥感技术土壤侵蚀普查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7,4(4):2-22,27.

[3] 黄毅,党福江.辽宁东部山区的人为水土流失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1995,9(4):109-112.

[4] 刘元胜.辽宁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分方法初探[J].东北水利水电,2014(3):45-47.

[5] 马树文.辽宁省山羊峪流域泥石流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3):15-17.

[6] 侯俊华.辽宁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J].新农业,2001(8):4-5.

(责任编辑 李艳霞)

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

S157.1

A

1000-0941(2015)02-0006-04

刘立权(1971—),男,辽宁葫芦岛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014-11-30

猜你喜欢
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辽宁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探析
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南北盘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岗托土壤侵蚀变化研究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