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以哈尔滨群力新区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2015-03-21 19:42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群力哈尔滨市生境

高 鹏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1 哈尔滨市及群力新区湿地现状

1.1 哈尔滨市湿地现状

哈尔滨市现有湿地12.5 万公顷。目前,市区内已建成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建并部分投入使用的湿地公园有金河湾湿地公园和群力新区湿地公园,逐步恢复往日哈尔滨市周边湿地生态环境[1]。

1.2 群力新区湿地现状

群力新区湿地原为黑鱼泡湿地,地处松花江坝外,规划之初面积有100 多万m2,场地内有多条沟渠汇集于此,水量非常充足,每年春天有许多野生鸟类来此栖息,湿地植物随处可见。湿地目前为苇塘湿地,以芦苇沼泽群落结构为主;该湿地为城市建成区中宝贵的生态资源。

2 对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综合环境的分析

2.1 区位位置

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市西部,北衔松花江,与市区行政中心一水之隔,临江滨水,运脉极佳;东与城市中心区相邻,处于城市上水,上风向;西邻长岭湖风景旅游区,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南靠机场高速公路,东接城市快速路二环路,西连环城高速四环路,规划三环穿行期间,为城市新地标,四面纵横,八方通达,是哈尔滨市颇具开发潜力的城区。群力新区湿地公园是群力新区六大主题公园之一,位于群力新区东部,在丁香大道、灵江路、群力第六大道围合区域内,是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中保留下来的原生湿地,新区中的天然绿肺。

2.2 环境分析

湿地位于群力新区东面的中心区域,区域内涵盖文化娱乐、商业、居住等各类用地,该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此同时湿地自身又要抵抗城市发展的快速化进程。

湿地三面与城市主干道相接,西为齿轮路、南接东明大街、东连龙葵路,其中齿轮路业已开通。完善的交通组织为城市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湿地生态环境。

3 湿地生态的营建和修复

湿地公园的生态工程涉及湿地生境(水文、土壤)的修复或重建和湿地生物的恢复,以及其他相关的景观游憩设施的建设。湿地生境营建是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基底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3.1 湿地生境的恢复和设计

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和水环境恢复、重建。其过程是通过一些列的工程措施来维护基底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改良其土壤和改善其形态的目的。湿地生境设计是通过采取生态化改造或营造等设计理念,通过具体技术措施提高湿地生境的稳定性和异质性。

3.2 人工引导下生态湿地的自然修复原理

简言之,该原理就是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提高湿地自我调节能力,以增加复原速度的同时,通过业已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强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通过具体工程技术手段和措施将生境生态完整性重新建立起来。确保恢复湿地的长期稳定性。在湿地公园的运营中将建立水体污染控制与自净相结合的有机、生态、物质能量循环的湿地生态系统。

4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人工湿地自然修复引导的关键在于恢复或重新营建起湿地的生态系统,使其步入良性循环。因而人工的控制和干预需要从生境及物种恢复2 个方面考虑。

4.1 湿地生境恢复技术及营建

基地环境是湿地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湿地的土壤结构对湿地公园的营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群力新区湿地公园长期受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化现象严重,湿地生境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鉴于此种情况,在群里湿地公园的修复性建设中,有必要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以促使基地环境的生态性修复,促进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系统的再生。

根据对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现状地表覆盖已经GIS 分析获得数据显示,该区域地表覆盖主要以芦苇为主,偶有沼泽柳树等入侵的木本植物,在湿地内东侧、西侧、东北侧这些地势较低处存在较为集中的水面,湿地内北侧、南侧边缘地带分布有零星草地,场地内东南侧分布有小片林区。但随着近几年对该湿地的持续卫星地图监测及GIS 分析现湿地内环境处于中部区域水量较为集中。东西侧水量减少存在流失现象且该状况存在进一步发展态势,由于湿地内水量补给不及时,局部区块土壤存在板结和硬化现象。湿地内南北侧虽有少量地表径流,但受道路围合以及城市房地产建设影响,水量和水质得不到保障,整体生境已经岌岌可危。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从改善区域内的土壤环境着手,对于湿地公园东西部现状采取降低局部地形已形成自然补水的同时,还应提高土壤活性。其具体措施是针对湿地基底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可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措施,用来改善土壤的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土壤改良过程可分为保土和改土2 个阶段。针对湿地现状,改土的主要方法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局部施以农家肥。当土壤过砂或过黏时,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在湿地土壤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不能采用单一的一种方式方法,将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湿地轮作技术搭配使用,以达到最好的土壤改良效果。

对于湿地公园南北部现状,由于砂质土营养物含量低,水体下渗速度快,保水和保肥能力差,植物生长困难,因此在此区域重点考虑改善地表径流水量和土壤中黏土含量。其中,湿地土壤物理性能一般要求土壤渗透率0.025—0.35cm/h 为宜,次渗透率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起到护土保湿的作用。

对于湿地公园的中部水量较为丰沛的区域,湿地基底营造宜适度调整为“多变形态”代替“锅底式”单一水下空间。因为复杂的基底环境更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动物栖息地的构筑。

4.2 湿地生态的物种恢复技术

湿地生态物种恢复技术包括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湿地动物群落栖息地的营造两个方面,鉴于群力新区湿地公园为已建成类项目,存在稳固的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环境,考虑文章篇幅所限,就不在此多进行阐述和深入的研究了。

5 结 语

群力新区湿地是罕见的城中天然湿地,湿地自然景观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但是生态资源贫乏,因此需要借助人工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保护或恢复湿地,由于大自然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尽量在人工引导下利用自然能力修复湿地生态环境。

群力新区湿地公园是哈尔滨市区内不可多得的滨水旅游资源,需要给予更多的生态关爱及恢复,使其成为及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品质于一体的城市湿地。

[1]成玉宁,袁旸洋,成实.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J].中国园林,2014(04):7-8.

猜你喜欢
群力哈尔滨市生境
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常用方法
语言活动:秋天果子多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COMET职业能力测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应用与实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胸间自有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