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畜分娩时第一产程的症状特点
赵素珍
(辽宁省兴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100)
重胎牛分娩的第一产程没有明显可见的外部变化,但由于产道要为胎儿的排出做好准备,因此这些变化也极为重要。首先,子宫颈的结构发生变化,以便能够扩张;其次,子宫肌开始收缩;最后,胎儿姿势发生变化,以便于排出,包括胎儿围绕自身的纵轴发生旋转及伸展四肢。
对子宫颈结构的变化已有许多研究和综述,这些变化包括子宫颈胶原蛋白成分的改变引起子宫颈基质的软化,子宫颈水分的增加使胶原纤维相互分离,特别在子宫伸展力的作用下,使以前没有活性的蛋白酶接近分解胶原蛋白分子的敏感位点,便于降解胶原分子。这些生物化学变化是通过细胞因子、前列腺素、肽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介导的,表现出典型炎性过程的许多特点。
牛子宫颈在扩张时,子宫颈外口先于子宫颈内口扩张,绵羊也是如此。子宫颈扩张所需要的时间不固定。在猪,连续进行阴道探查后发现,其子宫颈扩张需要1 h至2 d时间,50%需要6~12 h。最近,对牛用前列腺素诱导分娩期间子宫颈外口的开张情况进行了体内测定,发现其开张平均从注射前列腺素后28.5 h起开始,以每小时2.6 cm的速度扩张,从子宫颈扩张开始到犊牛排出之间的间隔约为9 h。启动子宫颈扩张的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子宫颈扩张是由胎儿和充满胎水的胎膜通过成熟的子宫颈时所引起的一种被动过程。还有人认为,子宫颈扩张主要是子宫纵行平滑肌束收缩引起的主动过程。近来的研究证明,在(诱导)产犊时的子宫颈扩张期间,子宫颈外层平滑肌显示出明显的肌电活动,并且通常与子宫肌的肌电活动一起出现。但是也有人发现,一些绵羊在子宫颈扩张之前子宫肌仅出现一些较弱的收缩,某些子宫颈在子宫不收缩的情况下也能扩张。依据资料,用手术方法将绵羊的子宫颈和子宫分离后子宫颈仍能变软。因此,生物化学变化可能比子宫颈平滑肌或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更为重要。这些变化可能不只是由于胶原蛋白降解,而是由于通过合成新的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来重新塑造子宫颈基质。在正常分娩时,很可能是主动机理和被动机理共同发挥作用。
牛子宫颈外口最初发生的是横向扩张,在阴道前端可触及到外口边缘呈皱褶状。之后圆锥状的子宫颈在子宫颈内口扩张前会同步缩短。当子宫颈扩张后,阴道和子宫形成一个连通的管道,膨胀的尿囊绒毛膜充满其中。人的子宫颈扩张过程可以通过超声影像进行观察,但在家畜还未进行过这种研究。
第一产程的其他特点还包括子宫肌开始有规律的收缩,此时动物常常表现出不适和轻微腹痛的症状。虽然不同动物和不同个体间反应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别,但大多数情况下动物表现不安,脉搏和呼吸频率加快,体温通常下降l ℃左右。绵羊和山羊在妊娠末期每30~60 min发生一次子宫收缩,这可通过测定子宫内压的变化和肌电活动来测量。此时子宫收缩为低幅收缩,每次收缩的持续时间为5~10 min。为了将这种收缩与典型的分娩样收缩相区别,将此时的子宫收缩称为挛缩。这种子宫收缩的模式可一直持续到分娩前约24~48 h。此后,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增加,但收缩的持续时间减少。只是到了最后的12 h,有些绵羊是在最后的2 h,才出现协调性的子宫收缩,收缩频率(30次/h),持续时间短(1 min),收缩压大(2.6~3.3kPa,20~25 mm Hg)。研究发现,在绵羊产出羔羊之前的最后4 h,子宫肌收缩活动大幅度增加。
在牛,妊娠后期时子宫挛缩平均持续约12 min,而且主要发生在牛躺卧时。子宫挛缩逐步转变为较有规律协调的蠕动性收缩。在诱导产犊的情况下,这种收缩出现在注射前列腺素后约6 h。妊娠的最后2 h,子宫内压波动频率为12~24次/h,胎儿将要排出时增加为48次/h。牛的子宫收缩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牛的子宫存在着从子宫颈到子宫角的收缩和从子宫角到子宫颈的收缩。
猪的子宫肌的收缩更为复杂,这是因为到妊娠结束时每个妊娠子宫角长度能达到1.5~2 m。使用肌电图描记方法可以发现,妊娠期猪的子宫存在挛缩,在第一个仔猪出生前的6~9 h,子宫挛缩变成协调而有规律的子宫收缩。用压力测量方法观察发现,这个转变可能出现得更早;子宫内压力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加,在第二产程开始之前12~72 h,压力的频率和幅度更有规律。分娩前约24 h,子宫收缩的频率为8~24次/h,持续时间为0.5~3.5 min。研究发现,子宫收缩模式的改变发生在乳头中出现乳汁的时候。他们还采用压力记录,若采用肌电技术,可鉴别出子宫存在着从子宫颈到子宫角和从子宫角到子宫颈的收缩。研究表明,一旦有一个子宫角排空,从子宫颈到子宫角的收缩就减弱或消失,而从子宫角到子宫颈的收缩则出现在对侧的子宫角。由于人们早就认识到子宫容积可以通过改变肌电活动调节子宫肌活动,因此有人推测,从子宫颈到子宫角的收缩能预防仔猪提前移位,确保胎儿有秩序地从子宫角排出。
作者简介:赵素珍(1962-),女,大专,助理兽医师。
收稿日期:2014-10-29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39(2015)01-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