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2015-03-21 08:05吴晓红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羊肠病羊

吴晓红

(甘肃省康乐县鸣鹿乡畜牧站;甘肃 临夏州 731 500)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又称为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在绵羊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病变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剖检肾脏软化如泥。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研究总结出羊肠毒血症病的了诊断、治疗和防治措施。

1 诊断

1.1 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条件特征。绵羊发病较多,山羊少见,尤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绵羊最易发生。多在春末夏初青草萌发或秋季牧草结子后的一段时期内易发生,羊群发病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在农村收菜季节,羊吃了大量菜叶类多汁饲料;牧区由缺草或枯草的草场转到青草丰盛的草场;奶羊或肥羊饲喂高蛋白质类精饲料过多;胃内环境发生变化,酸度降低,导致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速度增快;小肠的渗透性增强以及吸收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达到致病剂量。另外气候骤变,多雨季节,地势低洼等环境变化等,都易诱发本病。

1.2 临床症状

1.2.1 急性 突然发病,病程急速,往往在发生到可以看出典型症状后绵羊很快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病羊表现为急剧水泻、行走不稳、继之倒卧、呼吸困难、急促,口中流出大量涎沫,头向后仰、四肢伸直做急促的游泳样运动,全身肌肉颤栗,呈显著的腹痛症状,一般于2~3h之后哀叫痉挛而死,也有少数病例反复表现神经症状。

1.2.2 致死性 最初精神委顿,短时后发生急剧下痢,粪便初期呈粥状,为黄棕或暗绿色,有恶臭气味,内含灰渣样料粒,以后迅速变稀,掺杂有黏液,继而呈黑褐色稀水,内含长条状灰白色假膜,或混有黑色小血块,于移动时拉成一条粪路,排粪之后,往往肛门外翻,露出鲜红色黏膜,肠音响亮,大多数腹痛表现。精神沉郁,常低头面墙呆立或孤卧于墙角,强迫行走时可见共济失调。最后表现肌肉痉挛、卧地不起、头向后仰、四肢做游泳状运动。大声哀叫之后死去。个别病例死前完全昏迷,静躺不动。口吐清水角膜反射消失,呼吸逐渐衰减而死亡,犹如睡眠,不显丝毫痛苦。

1.3 病理变化

突然死亡的羊尸体剖检无可见特征性病变,死羊腹部膨气,有腐臭味,胃部彭大,口、鼻、肛门等天然孔常流出分泌物;皮下有气体,血不易凝固;真胃内常见有未消化的饲料,肠道(尤其是小肠)黏膜出血,重症病例整个肠道变为红色或有溃疡。心脏扩大,体腔内积液,腹膜隔膜,腹肌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肺脏大多充血,水肿,器官和支气管内有许多白色泡沫;胆囊显著肿大,充满胆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褐色;肝肿大,质脆;肾脏软化如泥状,稍加触压,即变朽烂。

1.4 诊断方法

1.4.1 实验室诊断 取小肠粪便,用2倍生理盐水稀释后,以4000r/min的速率离心30min,取上清液给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剂量分别为0.05 mL(2只)和0.1mL(2只),结果小鼠在4min内全部死亡。

病羊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肠淋巴结进行组织触片,用革兰氏及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具有荚膜的粗大杆菌,呈单个或两两相连排列,菌体与常见产气荚膜杆菌一致。

病羊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肠淋巴组织接种在厌气肉肝汤中培养24 h,长出丰茂,产气旺盛,肉汤浑浊一致的生长物,涂片镜检可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钝圆,两侧平直或稍弯曲,呈单个或两两相连。

在兔血、牛血琼脂平板上,37℃24 h培养,呈型溶血,溶血环直径2m m,培养24 h后菌落多为圆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淡灰色,培养72 h后菌落边缘略不整齐,表面有辐射条纹,所谓“勋章样”,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18 h后,牛奶凝固,产气,出现暴烈,发酵;能利用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对甘露醇不定;产生硫化氢,靛基质和V-P试验为阴性,甲基红试验为阴性,尿素试验阴性,不得用枸椽酸盐。也可以将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病料组织做成悬液,给家兔腹腔注射,则家兔于一天内死亡,取材料染色检查,可发现病原典型特征。

血清学诊断可用标准魏氏梭菌抗毒素与肠内容物滤液做中和试验。

1.4.2 鉴别诊断 诊断时注意与以下几种羊病的鉴别,炭疽可致各种年龄羊发病,临床诊断有明显的体温反应,黏膜呈蓝紫色,死后尸僵不全,天然孔流血,脾脏高度肿大,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具有荚膜的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病病程多在1d以上,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皮下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后期呈现肺炎症状,病料涂片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病多发于数日龄至6周龄以内的小羊,肾脏表面多呈青紫色,但不软化;各脏器内可培养出大肠杆菌。

2 防治

2.1 一般性预防

在饲养中应先喂料,每天保证其吃到足够的干草或秸秆。喂给适口性强的饲料时因控制饲喂量,勿使过食。要防止羊只逃出羊栏,偷吃过量精料。天气突然变冷时圈棚内应铺褥草保暖,喂料量应酌减。尽量避免调换饲料,必须调换时,应逐渐变换,应有10d到2周的渐变适应阶段,以后逐渐加到所需要的水平。在牧区夏初发病时,应该少抢青,而让羊群多在青草萌发较迟的地方放牧;在农区针对引起发病的原因,减少或暂停抢茬,少喂菜根菜叶等多叶饲料。加强羊只的运动。

2.2 免疫预防接种

在非疫区,每半年注射一次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之三联苗或五联疫苗,不论年龄大小,每次皮下或肌肉注射5mL。

在常发区,应在每年发病季节前,同样注射上述疫苗。对疫情发生时尚未发病的羊,可用三联苗做紧急预防注射,并且增加注射次数,直到疫情控制以后,每半年一次,也可给羊只灌服下列中药,能收到一定时间的预防效果,平时加强环境卫生和动物检疫工作,防止疫病扩散与蔓延。

2.3 治疗

2.3.1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 加强羊的护理工作,经常供给温食盐水,以补充水分的损失。给水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如过饮会增加泄痢,在饲养上给以优质干草,不给精料。如果饲喂之后迅速排出,就应禁食,只给饮水。

对病程较缓慢的病羊,可使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羊80~160万I U,每天2次;内服磺胺脒8~12 g,第一天一次灌服,第二天分2次灌服;也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200 mL,小羊50~80mL,连服1~2次,此外,应结合强心,补液、镇静等对症治疗,有时能治愈少数病羊。

对于重症羊的对症治疗:一般用生理盐水500 mL,白霉素20万单位×8~10支,庆大霉素4万单位×4~6支(或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2mL×8~10支),维生素C10mL×1支,氢化可的松20mL×1g,1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有酸中毒症状,输5%碳酸氢钠水250~500 mL;同时口服链霉素,一般用药3~5d。

最急性型因病程短促,常常来不及用药,或药效未起作用之前即已死去,目前尚无良好的办法。对于急性病例,可采用下列疗法。

刚发病的羊只,可用青霉素、链霉素配合使用;病程在6h以上的,可用磺胺脒口服,或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等治疗。根据病情随时进行对症治疗,有脱水现象时应及时输液(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心衰时可用安钠咖、樟脑磺酸钠,有腹痛症状的,可肌肉注射安乃近,对怀孕母羊可注射黄体酮等保胎。

2.3.2 中药治疗 用中药黄连散内服,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将黄连 10g、川芎2g、黄芩 10g、石膏2g、地榆15 g、诃子 10g、当归 10g、生地12 g、甘草3g、木通6g、白芍10g、乌梅5个,研成细末,开水冲服,病轻的服1剂,病重的服2~3剂,即可治愈。

2.4 发生时的处理

当羊群出现本病时,应立即搬圈或转移,到干燥地区放牧,对圈舍和运动场地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对病死羊只作无深埋或害化处理,对污染地用5%的来苏儿消毒。

3 小结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病程急速,发病突然,往往在发生可以看出来的症状后绵羊很快死亡。为了做好疾病预防,尽量避免调换饲料,必须调换时,应逐渐变换,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加快养羊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科学、综合性的饲养措施和预防措施,从现在抓起,以实现养羊业的发展、增产、增收,使农民从养羊中尝到甜头,早日实现农民富裕,达到小康水平。

猜你喜欢
羊肠病羊
羊肠汤飘香
羊肠汤飘香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哲理漫画
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及有效防治措施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