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绿菲
(杭州市惠兴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6)
“猜读”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与实践探究
杨绿菲
(杭州市惠兴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6)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社会、学生不重视,学科生存空间狭窄的困境。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内驱力。本文着重探究在“猜读”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利用相关策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实现快乐学习语文的目标。
猜读 语文学习 动机 有效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语文学科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减弱,语文在理科和英语大量操练的夹击下,缩小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面临着意识上不重视,却要在最少教学时间里出最优效果的难题,这迫使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有效动机激发研究必将使学生排除语文学习的障碍,寻找学习的正确方法,从而激发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心,为个人的成长创设良好条件,最终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马斯洛的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自我实现需求即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个体成长的最高层次,没有自我实现的价值,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机。
综合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到造成学生丧失语文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挫败感和无成就感。这两个感受的产生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存在一定关系。目前大部分课堂继续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师本课堂,课堂上教师掌握着发言权和主动权,学生只是知识的灌输容器,自主学习、自我展现的机会不多。教学设问封闭,预设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的思维培养逐渐走向僵化、封闭化。学生没有展现自己多元化解读和多元化想法的舞台,思维的僵化,主体地位的丧失,必将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削弱,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乐趣。
所谓猜读,顾名思义,就是先猜,后读,再比较证实,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设计得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容、写法自己意想不到,独具匠心,值得深究。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猜读方法,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挖掘创造潜能,使学生通过熟读精思、细心揣摩,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深入领悟和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1.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激发动机。
“猜读”教学以“猜”为先,既然是“猜”,就带有多元性和多义性。猜的过程没有对错,只有好坏,这正符合学生好奇、乐意展现的个性特点。传统的课堂基本不提供“猜”的环节,以“问”主导课堂,“问”的结果往往趋向于对和错的结果。问题的封闭性,导致学生回答的封闭性。学生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基本不举手,不回答作为获得安全、自尊保护手段。往往传统课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举手的人越少。“猜读”教学模式为学生安全的展现自己思想提供了安全的平台,促使学生乐意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笔者教授《在山那边》一文时,展示课题后,问学生:“你猜一猜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可能想表达什么思想情感?”因为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纷纷踊跃举手,有的学生认为是写景的文章,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有的学生认为是叙事,讲亲情,有的而学生认为写的是物,表达一种哲理,等等。答案各种各样,学生兴趣盎然,没有同学会担心我讲的是错误的,我将会被老师批评。
分析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原因是,这个问题答案的多元化,没有唯一答案。猜读为学生提供了最广阔的展示空间,学生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展示出来,这些观点往往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学生不可能产生畏惧感或者害怕自己的回答让自己丢面子,自然就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动机的激发。这点是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
2.提供思维培养的途径,激发动机。
思维的培养始终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思维的培养又是教学的最大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思维的培养,是教师探究的方向。“猜读”教学模式,以“猜”为先,再深入文本探究作者的思路或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将学生的前思维和作者的后思维进行比较和分析,学生探究不同之处就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维的修正和提高、升华。长期的训练比较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必将走向深刻、多元和新颖。
阅读《故乡》时,发现课文中写少年时的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而且心里很高兴,跟“我”讲话无拘无束,滔滔不绝。中年时的闰土外貌已与少年时大不相同: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见到“我”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与往日的滔滔不绝完全不同——“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少年与中年的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此外,文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
请同学猜一猜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经过梳理和讨论,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的悲苦生活。学生在比较分析、探究理解中理解了文章的深意,同时学生在猜中把握了作者的谋篇布局的思路,把握了内容如何体现中心思想的安排。
多次的猜训练,培养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的思维、求同求异的思维、由表及里的思维,并将思维深刻化。学生会在比较中揣摩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的猜往往是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的结果。在文本阅读中既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在猜中培养思维,学生更自主、更乐于接受,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猜中培养思维,思维更利于走向深刻、走向灵活。
3.提供能力培养的抓手,激发动机。
猜读的思维过程,往往是新知识联系旧知识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是揣摩作者思路、意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培养,解决学生写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实现语文水平的提高,实现学习动机的激发。
陶丽老师在教《贝壳》一文时,先让学生动笔写一段关于贝壳的文字,再请学生猜自己和作者的写作差别。学生通过原有知识猜测作者意图,这就带有一种前测性。教师再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探究作者的思路,明确作者的意图。最后探究学生和作者的行文思路上的差别。学生纷纷明白写作时如何安排内容和思想的关系,如何应用恰当的词语表现合适的意思。
在阅读文本中写作,在写作中揣摩作者的构思,实现读写的完美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高效的阅读、高效的写作,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水平提高了,学习动机自然被激发了。
教授文言文时,猜读教学方式利于培养学生联系上下语境推测文意、词义。教授《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开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字的用法现在不常用,学生不能立即理解这个词义,文中后面也出现“期日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等句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我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猜测这个字的意思。有些同学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认为解释“日期”“时期”,发现不能解释。我提醒根据上下文意猜测,学生发现解释为“约定”比较合适。虽然猜读的过程花的时间比教师直接告知他们答案的时间要多,但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培养了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的能力。
阅读文言文的前提是疏通文义。文言文中有较多的古今异义或一字多义的现象。平时教学中,教师大多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类词语的意思,由于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局限于熟记的能力。猜读更重视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培养能力比灌输知识更重要,这也是猜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4.提供自我成就的机会,激发兴趣。
学习动机的长久持续,必定要依靠学生自我成就感的实现。自我效能提高才能使学生持久发展,持久保持对语文学习兴趣,保持语文的学习动机。
猜读不设问题的唯一答案,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最广阔的舞台。通过形式丰富的猜读,通过对字、词、句、段、篇、内容、思想、情感等多方位的猜读,学生对语文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与思维都不断提升,这种提高是愉悦的、轻松的。实现教学中的最佳境界,是促使学生乐意学习的最好途径。学生的能力与思维的提高,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素养,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的自我成就。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看到原本不敢举手、不好意思举手的同学纷纷举起了手,愿意尝试进入课堂,进入文本和进行文本、作者、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大胆发言,大胆交流,思维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语文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对语文学习的喜爱。
“猜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想象空间及发挥空间,但它又不脱离文本,由“我”是这样想的追溯到“作者”是那样想的。在通过各种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实现提高自我效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感受成功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目标。“猜读”教学模式还有许多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叶澜.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崔允漷.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美]桑切克(周冠英,王学成).教育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6][美]RichardI.Arends(丛立新).学会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王尚文.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2000.
[9]潘丽珠.阅读的策略.台北:商周出版,2008.
[10]宁鸿彬.语文教学的地靠和时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