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中庸之道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启示
罗勇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重要思想,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它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又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学习中庸之道,借鉴其中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中庸之道 大学生 道德修养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和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1]。这一理论和方法集中反映在《中庸》三十三章之中,至今对世人仍有启示作用。本文从中庸之道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入手,寻求“中庸”在大学生道德修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中庸”是道德修养的目标。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所谓“中”,指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谓“和”,指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但发出来要有节度,无过不及。人人追求“中和”,顺应人之本性,则能达道,实现天人合一。这里的“中和”,以德行言之,即为“中庸”。
(二)“中庸”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作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中庸之道早已镌刻在中国人道德人格的骨髓深处,弥漫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中庸”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调节剂
人们的道德生活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存在,而在种种关系中,人们必然要作出一种道德选择,以寻求道德生活的幸福和道德价值的完满,实现自己的真实存在。《中庸》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3]可见充分发挥人的向善之心,至诚之性,世间万物,种种矛盾便能得到化解。中庸之道作为一种道德选择,讲究与人和谐,以至诚之心对己待人,实现了道德生活的中和境界。
2.“中庸”是道德的至高境界
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4]作为至德境界的中庸,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如何修“道”?儒家强调道德的自我觉醒,从本性出发,真诚行道,既要实现自我的道德完善,又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中,寻求物我合一,这叫“合外内之道”。坚持中庸之道,追求内心和外在的和谐统一,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生活境界。正如冯友兰所说:“传统中国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5]
大学生处于人格形成、德性完善的关键时期,学习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就大学生道德修养要素中道德认知、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道德认知与行为脱节。
大学生有较强的道德认知能力,而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较差,文明素质与学识并非绝对成正比,前者并非是由后者必然带来的,社会不该因为一个人受过某种教育,就对他的文明素质完全放心。“社会上一些人批评大学生是高学历,低素质”也就难怪了[6]。
(二)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
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缺乏独立性和果断性,即使选择了既定目标,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常会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诱惑不能自我控制,因而常常半途而废。例如由于没有高考压力,自我意志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处理不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导致学业荒废,甚至被开除学籍。
(三)独立意识不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每逢开学季,都可看到许多父母提着大包小包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更有甚者还要求父母住几天方可离开,对父母的依赖可见一斑。另外《中国青年报》曾以西南大学为例,刊文指出近四成的大学生的寝室关系不融洽,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薄弱[7]。
(四)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80后暮气层层,精神“早衰”现象严重,可见当前大学生受挫力、抗压力的薄弱,也进一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8]。
中庸之道,即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平衡协调之道。面对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习中庸之道,借鉴其道德修养之法,对于大学生自身修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都很有裨益。
(一)坚持“行、明”之道。
孔子讲:“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9]可见中庸之道,贵在知行统一,而要真正做到中庸之道,其根本在于认识。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正是因为对道德缺乏更深切的体悟,才使得在道德行为上多有不足。叶澜先生认为:“强调体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中最富有特色和值得珍视、发扬的方面,人只有进入‘体悟’,经过‘体悟’,才能真正与周围世界、与他人建立起‘我’、‘你’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我’、‘他’关系之中。”[10]而如何体悟中庸之道?《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说明人的禀赋自然而成,遵循天性并按道德原则修养自身,才能体悟道德,促成在道德上的知行合一,建立起自我与本真,自我与外物的和谐统一。
(二)坚持“慎独”之道。
《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2]“慎独”要求我们注重内在修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坚持内省,锻炼意志,才能达到内心和外在“中和”的和谐状态。“慎独”作为儒家修身之道,通过慎独以修身,从而贯通天、地、人三道,体现了主体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道德自律的意蕴。“慎独”以自省为起点和基础,强调个人修养无时不可,无处不在,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至善境界。
(三)坚持“至诚”之道。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知道了性,还要尽性,真诚者能把自己的善性发挥到极处,从而推己及人,使万物得到关照,得其所,遂其生,使自己与天地并列。可见“至诚”之道,诚其意,正其心,正是中庸德行观的追求所在,是道德思想与行为规范的凭借。“诚”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是与人相处融洽的方法,更是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遵守的修身之道。用“至诚”去解决矛盾,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更能收获内在的平和。
(四)坚持“知、仁、勇”之道。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14]。说明“知、仁、勇”三德,是天下共通的品德,它有利于完善内心素养。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之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5]可见“知、仁、勇”是修身的三大标准,只有不断学习,不畏挫折,努力践行仁德,并在学习实践中怀有羞耻之心,才能“达道”,才能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往之可鉴,来者可追,追寻中国传统道德,孔子讲的知、仁、勇三德,给我们指明了解决之道,面对压力能够调节自我,力行仁德,在力行仁德,实现自我中有直面挫折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此三者相结合,便能够修身养性,成就自我,达到人格的完善。
[1]邓球柏.论中庸之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6).
[2][3][9][11][12][13][14][15]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9:46,108,53,46,46,106,96,96.
[4]论语译注[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4:101.
[5]张海熹.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6]赵洁.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7]朱丽亚.近四成大学生认为寝室关系不融洽[N].中国青年报,2013-05-09.(03).
[8]陈尚才.80后暮气沉沉,精神“早衰“值得警惕[EB/ OL].http://xz.people.com.cn/n/2013/0514/c138901-18652243. html,2013-05-14.
[10]叶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