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科学生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

2015-03-21 07:42杨春梅袁丽丽
文教资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大学生

杨春梅 陈 明 袁丽丽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构建文科学生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

杨春梅 陈 明 袁丽丽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在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单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引入隐性思政教育概念,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同时采用“O2O(online to offline)”教育模式,即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意愿,畅通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方式和渠道,于无形中促进思政教育观念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科学生 隐形思政教育 “O2O”

一、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本科生群体的主流。针对某些“90后”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差、消费观念时尚前卫爱奢侈、心态开放爱表现个性、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崇尚新媒介和新技术、逆反心理较强等特点,高校对学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必须适时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广泛应用、媒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模式与上一代大学生相比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从书报、教师扩展至传递全球信息的互联网,接收信息的意识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今天大多数学生的主动“吸收”。然而,传媒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信息繁杂的问题,职业素养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媒介发出不同的声音,其分享信息的导向性和真实度都值得怀疑。加上某些大学生思维心智水平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上的媒介信息缺乏反思性的甄别和判断,容易受到腐朽落后文化及“标题党”、“断句党”等无良媒体的误导。与此同时,思维独立、个性鲜明的“90后”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始终存在逆反心理,对立观念比较明显,因而传统思政教育很难深达学生内心,更不用说实现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的目的。

建立“O2O”隐性思政教育模式旨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舆情引导,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为此,在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单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引入隐性思政教育概念,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同时采用“O2O”(onlinetooffline)教育模式,即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意愿,畅通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方式和渠道,于无形中促进思政教育观念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的举措和具体内容

构建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是以线下“微课堂”和线上“微讨论”、“微共享”的“三微”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主要抓手、以网络为主要媒介、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形式来构建学生高度自主的思政教育基地。“O2O”模式以引导和帮助文科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目标,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消除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意识,开展隐性思政教育。

1.“微课堂”,创新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学生始终扮演的是受教育者的角色,知识、理念的传递始终是以传递对象的被动接收完成的。这种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育方法与当今崇尚独立自主、个性张扬的大学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微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课堂老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创新性地引入“全员教,全员学”的概念,让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中既扮演教育者又扮演受教育者的角色,从而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乃至主动内化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微课堂”形式多样,重点在于学生易参与,知识易接受。笔者试点开展“微党课”、“微团课”和“骨干微课堂”三种“微课堂”。“微党课”是在党员培训班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将学员以10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围绕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热点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小组成员自行讨论交流,最终在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并以新颖的形式向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其他成员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微团课”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各支部以班级、年级、学院创新性建设工作为主题,制定一整套支部活动方案,学院由党委副书记牵头成立评审小组,对各团支部的方案进行审核和指导,对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较高的支部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励,并进一步支持该团支部活动的后续开展。“骨干微课堂”则是以各年级主要骨干为单位,以友院优秀骨干为学习对象,就骨干角色定位、年级学生管理、学困生帮扶及工作制度等诸多问题开展定期研讨。

2.“微讨论”,畅通诉求表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一方面存在保障自身权益的诉求,另一方面存在对于学院、年级建设提出独到建议的诉求,这些诉求和问题一般具有即时性。如何快速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微讨论”以QQ和微信为主阵地,针对突发事件、利益问题及规章制度的合理性、骨干职责履行、班级事务执行(如班会、秋游方案)、年级制度建设(如综合测评方案、党员发展积分制)等多种问题开展讨论,以此绘制青年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辅导员通过学生表达行为观察其内在的心理动机,以便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同时,结合学生提出的建议,改进年级、班级各项制度,提高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3.“微共享”,创意舆情引导。

网络信息充斥的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盲目追随网络风向,容易导致行为失范和价值偏离。“微共享”是以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两种当下流行的新媒体为媒介,采用议程设置理论(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有效构建并畅通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渠道。辅导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关的议程。例如:针对大一新生主要设置的议程包括大学适应、专业引导和学生生涯规划等,而针对大三、大四学生设置的议程包括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出国留学和就业教育等。辅导员发布信息后,由学生骨干负责推送,保证相关议程快速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学生可通过建立学导工作共享群、司考经验共享群、考研复习交流群等,实现经验共享,知识传递,提升学习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辅导员重视培养和挖掘各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借助不同共享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共同进行网络舆情引导,促进主流价值观在学生中的传播。

三、隐性思政教育模式的推广价值

学生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是对“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索,是一种创新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的推广价值。

1.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率。

在隐性思政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成为教育主体的热情高涨,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意识明显增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从而让思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2.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全方位引导主流思想。

“O2O”模式将学生思政教育的阵地从线下扩展到网络平台上,利用线下教育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利用线上教育实现实时的主流思想引导。“全线出击”的方式让主流思想实现对学生信息接收面的全覆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影响。

3.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微时代”背景下,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能够融入学生“微生活”、构建教育“微体系”、增强传播“微力量”,能够走近学生心灵,贴近学生需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的特色创新

1.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加强教育成果。

隐性思政教育就是在结合 “90后”大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隐性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以迎合学生个性需求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内化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利用新型媒介,扩展教育范围,畅通沟通渠道。

在线上教育过程中,隐性思政教育模式采用微博、微信订阅号等当下广为流行的新媒体,以辅导员为信息发起人,学生骨干为信息推送者,有效扩展思政教育内容的传递范围和传递效率,十分有利于主流思想在学生中的传播。同时,新型媒介深受学生欢迎,以此作为学生表达诉求的平台,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顺畅的沟通。

3.以良性竞争和意见表达带动学生共同提升综合素质。

“微团课”中的分小组学习形式,在小组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同时,学生在“微团课”的小组展示环节及“学导微党课”、“微讨论”活动中了解其他学生的思路、发现他人身上的亮点,从而主动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外,“微讨论”环节学生自由抒发个人意见,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思维方式。

五、结语

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具有责任感的公民和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应不断改革教育模式,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本需要,以易于被“90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以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辅导员应转变角色意识,以平等教育的方式,以网络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积极构建隐性思政教育“O2O”模式。

[1]王正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教育辨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8).

[2]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刘华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步探究[J].科教文汇,2013(17).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