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仙龙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1)在近几年里,抗滑坡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不直接承受外荷载的作用,而是在滑坡在各种因素下发生变形时被动承受滑坡体所产生的荷载。
(2)抗滑坡的优点:抗滑能力强、桩位灵活、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质量好等优点。
(3)抗滑坡类型:单桩、桩板抗滑桩、框架式抗滑桩、锚索装。
(4)抗滑桩设计要求。首先抗滑桩要使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其二抗滑桩的断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接着是滑坡体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即抗滑桩的各种数据要恰当,安全可靠,施工可行。
(1)合理的桩位设计。桩位设计具有合理性有助于尽可能的减小滑坡的推力,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滑坡对抗滑桩的控制作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在公路的主滑段设置抗滑桩,因为在主滑段滑坡推力在整段公路中是属于推力较大的一部分。滑坡推力在抗滑坡段靠近下口处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在此段最合理。但尽管滑坡下口处推力最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此处并依然不是最合适的设计桩位。原因在于设桩后,边坡土体内部的平衡状态会被改变,会提高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所以为了保证在设桩后百分之百不会出现滑坡现象,要将桩位向上坡方向后移。
(2)合适的桩间距。一般在采用抗滑桩使公路边坡加固时,最重要的是要先解决桩距问题,抗滑坡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桩间距的合理性,合适的桩间距能够使抗滑桩位间的滑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至于令滑体在下滑力的作用下从桩间挤出来。因此一般在实际工程实施中,抗滑间桩距离的确定受桩间土拱效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在确定间距时,我们参考的是桩间土体与桩测两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滑坡推力的原则,以此为依据来控制桩间距。
(3)准确的锚固深度设计。在公路边坡滑体中利用抗滑桩来进行治理时,如果没有设计好锚固深度,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到后期的工程质量,比如锚固深度不足会引起桩的失效,锚固过深则会使工程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解决好锚固深度问题,注意桩的锚固深度设计。另一方面,锚固的深度问题也决定了所采用桩的性质,是计算桩身弯矩、应力等不可缺少的条件。
(4)严格的截面选择及宽度计算。抗滑桩的截面形状分为矩形和圆形。桩的截面要具有最好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截面要能够使桩的上部受力的部分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桩的下部能抵抗较大的反力。一般设计中截面采用矩形,桩的上部为短边,下部为长边。但当不确定滑坡的推力方向时,也会采用圆形截面。
(5)有效的防治安全系数k。在计算公路推力时,有效的安全系数k 决定滑坡的成功,同时也影响滑坡的造价。据资料显示,对于同一滑坡,k 值越大,抗滑桩的设计截面也会增大,造价过高从而引起整个工程的投资增大。而k 值过小则会影响整治效果。一般规定,安全系数k 取1.05~1.25。
(1)施工过程。首先要在早春季节或者晴天进行施工,接着要用粘土将边坡原本存在的裂缝填埋,将截水沟与排水沟良好结合。第三在坡面植树种草,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最后就是采用信息化、技术化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监视与检测工作。
(2)施工检测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信息化,通过对滑坡监测和对整治工作的检测确保公路边坡治理施工的安全,随时掌握边坡动态变化,及时报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送给设计方,对方及时修改方案。
(1)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在成孔前挖一个施工平台并进行整定以保证施工方便和施工安全。在施工前应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例如相应模板、照明设施和机具器材等。
(2)桩孔定位。施工前,相应工作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制定具体的计划,确定方案。施工测试过程中所有的放样点资料要进行反复检查,应具备高检验条件。
(3)成孔施工技术。桩井可边挖边护,目的是保证开挖安全。桩井挖好后,在通风口设通风机,用软管向井内送风,防止工人缺氧影响正常施工。采取抽水措施减低地下水位。
(4)成桩施工技术。在桩孔挖好后要将孔内所有的杂质清理干净,并对孔底进行检查,做好记录。清理完成后,采用硂进行封底。
公路边坡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边坡工程是否稳定至关重要。采用抗滑桩,在有滑坡地段的公路,通过运用抗滑桩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能改变坡滑动面上土体的性质,提高安全系数。本章通过对抗滑桩设计及公路边坡治理施工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综合考虑抗滑桩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对公路边坡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1]赵尚毅,郑颖人,时为民,等.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43-346.
[2]郑颖人,赵尚毅,孔位学,等.极限分析有限元法讲座——I 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J].岩土力学,2005,26(1):163-168.
[3]戴自航,张晓咏.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反算的有限元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6(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