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环锋
(贵州省贵阳公路管理局息烽公路管理段)
所谓公路养护,主要是指在公路施工完成之后,定期对公路进行护理和监管,以控制影响公路质量的因素,避免在公路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公路的后期养护管理以及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其抗病害能力,增强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公路养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成本、技术、责任等,其核心宗旨就是用合理的成本,使公路获得最好的养护效果。公路养护强调三个方面,即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此外,通过对我国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公路进行跟踪调查和其质量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公路使用寿命80%的时间内,其公路性能可下降到35%,如不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则会导致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其公路性能进一步下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养护成本。据资料统计,在公路使用寿命周期内,采取2—5 次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约10 年左右),同时节省将近一半的养护成本,由此看来,对公路采取合理的预防性养护,可获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往往把大部分成本和精力放在了公路施工方面,施工技术的提高可带来直接的效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公路施工质量,但也因为忽视养护问题,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公路养护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短期内时看不到其成效的,也没有产生直接效益,但是其可以提升公路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公路建设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看,公路养护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导致公路养护不符合标准,经常出现在刚投入运行不久就出现质量问题,如沉陷、坑槽等。
养护水平依赖于养护技术,而从目前我国公路养护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养护技术长期停留在过去阶段,很难适应当前公路发展的需要,导致即使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公路养护,也很难起到较好的养护效果。另一方面,公路建设资金多投入到施工阶段,而在养护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养护技术长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1)在我国公路养护系统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管养分离的制度,公路养护单位也由原来的一个机构发展到公司运营阶段,这无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过渡周期内,各种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或者还是沿用原来养护单位的管理模式,这显然是不适宜的;(2)管理人员墨守成规,观念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严格限制了管理机制的发展和进步。(3)养护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消极怠工,对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十分不利。
要提高公路养护水平,首先应从观念上、思想上重视公路养护工作。对此,第一,公路养护企业应加强思想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一次提高公路养护水平。第二,制定严格的赏罚机制,对工作积极性较高、工作仔细认真、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奖赏;对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工作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通过这种赏罚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我国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养护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把公路养护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公路养护技术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应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此,养护企业应注重对养护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如授课、内训等,不断提高养护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程度。除此之外,公路养护企业应鼓励员工加强对公路养护技术和最新设备的学习和掌握,以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的水平和效率。公路养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公路养护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因此,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过硬的技术人员,这也是公路养护企业的责任。
管理机制对一切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公路养护企业应注重完善自身管理机制,不断改革不足,创新机制。第一,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对企业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使公路养护机制和技术水平满足目前公路发展的需要。第二,加强对路况的检测、调查、评估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公路养护措施和周期。第三,通过开放公路养护市场,加强成本核算,力求用最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达到预期效果。第四,我国可借鉴国外承包模式,将公路养护工作承包给有资质和专业水准的企业,以提高公路养护水平。第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逐步加大公路养护的开放度,采取管理和养护相分离的模式进行公路养护。实现面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养护管理,公路工程养护要面向市场经济、对社会开放,通过竞标、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公路养护要逐步的从计划任务形式转变为合同管理形式,管理模式应该更加开放灵活。第六,公路养护需要合理规划,要从公路养护经验学说转变为专家决策,使养护质量有统一的规划指导,不断地完善和建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数据库,采用国际通用的行业服务评价标准,对公路工程养护的服务水平进行统一评价。
综上分析,公路养护对公路质量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养护企业应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并不断改善自身不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水平,以从根本上提高公路质量,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公路养护企业应注意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改善自身不合时宜的地方,促进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吉冰.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现状及措施[J].中国商界,2009,(5):109-110.
[2]龙忠凯.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的现状以及养护和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0,(4):290-291.
[3]延树阳.浅谈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