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调查——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

2015-03-21 04:23王丽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学校

摘 要:青年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但课堂“玩手机”的行为恰恰证明了他们尚没有树立和培育这一核心价值观,故而有必要对这一行为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调查和理论分析表明,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短期内适宜通过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来加强学校的宏观管理与教师的微观管理,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规制性的习惯;但长期来看,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多方合力促使其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2014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新疆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矫正对策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课题编号:YSSZ201404)。

收稿日期:2015-06-01

作者简介:王丽,女,讲师,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学生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为此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言外之意,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己于国于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现今部分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恰恰证明了他们尚没有树立和培育这一核心价值观。鉴于此,笔者2014年对所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法律文秘三个专业六个班级共计20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不同程度的访谈,以期了解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寻求解决对策,助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一、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表现特征

(一)依赖性强

手机的功能性、便利性、易得性以及使用成本的低廉,使得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据统计,203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人没有手机,可以说其手机的拥有率已经达到99.5%。进一步的调查显示,92.1%的大学生经常带手机进入教室;课堂之上,73.9%的大学生经常有看手机的想法和冲动,而看过手机的比率则达到了83.3%;如果课堂上没看,课间一定会看的比率为74.4%。对此,多数学生明确表示,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机不离身”是常态。不过,调查也发现,在“学业”和“玩手机”的选择上,89.7%的大学生直言会将学业放在第一位;在“是否能控制自己课堂上不看手机”方面,84.7%的大学生表示能够控制。这说明,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好奇心重,对手机有相当高的依赖性,虽然他们口头上说“能控制”,但实际上的自控力却比较差,致使“玩手机”行为在课堂之上经常发生。

(二)沉迷度深

已经上课了却还延续着课前对手机的关注;课堂之上,会不自觉地跟着手机音乐哼唱;会紧盯手机屏幕随着剧情或喜或悲;会在被提问时茫茫然,不知老师所云;会沉溺其中,以致站于其旁竟浑然不觉;会多次被提醒,却还是按捺不住看了又看……对此,有学生自嘲说,他(她)们已成为手机的奴隶,不看不习惯不舒服,看了才觉得踏实,有安全感。调查也发现,若不让玩手机,大学生中29.1%的人会感到焦虑烦躁,坐立不安。手机屏幕上流连的眼神和跳动的指尖,对手机之外事物的冷关注、零关注;以及无法看手机时引起的焦虑难安,足以证明课堂之上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之深。

(三)影响力大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2]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是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是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青年学生风华正茂,应该好好珍惜大学的青春时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但学生们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因为“玩手机”,学生自身无法专注于教师的讲解,致使所听知识零碎化、片面化,系统性不强;或者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答非所问;或者对老师讲了多遍的问题仍然不解,结果只能是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的“惨不忍睹”。同样,面对“低头一族”对手机的沉迷,教师们也很“闹心”。若不管,难以承受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督查组的通报也会让教师面临名誉与钱财的双重损失;可若管,怎么管又让人煞费苦心。温和的提醒相劝只起短暂的效果,反复的提醒则考验着教师的耐性,同时也意味着讲课思路的中断和教学进度的迟延,甚至严重挫伤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严厉的惩罚,则可能导致学生的抵触,造成师生间关系的不和谐。如此,“管”与“不管”便陷入两难的境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亦可想而知。

二、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原因

调查和理论分析表明,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发生,既有大学生自控力差、抵抗力弱的内因(前已提及),也有人际交往、获取信息、放松娱乐的诱因,以及违“纪”成本低的外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人际交往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大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社会人,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归属感与爱的需要即社交需要增加。传统的书信、座机电话,到后来的手机电话、短信、邮件、QQ、微博、微信,通讯工具日新月异,满足了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人们的交往需求。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情感交流的需求很强烈,他们时刻关注着他人,也渴望被他人关注,更渴望用他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手机网络对时空限制的突破契合了大学生的这一交际需求。调查显示,课堂“玩手机”者中,80.3%是基于交际的需要。这其中,42.3%关注微信,25.8%关注QQ空间,20.9%关注电话短信,11.0%关注微博。

(二)获取信息的需要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媒体的使命就是满足人们对信息交流的最极致需求 [3]。智能手机的普及很明显迎合了人们对即时资讯获取的需要,因为任何人都不想与社会脱节、都不愿被他人远离。“互联是未来趋势,生活跟互联结合是一个趋势。” [4]有了手机网络,即便足不出户,也可了解国内外大事小事,成为同学朋友甚至老师眼中的“博学者”。其次,强大的搜索引擎使得大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不懂的问题和老师给出的思考题时,习惯于百度一下搜索答案,方便而快捷。再次,现代办公的网络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招录信息通过网络来发布,逼迫部分大学生要时时关注相关网站,以免错失某个考试机会或就业机会。调查显示,课堂“玩手机”者中,30.5%是在关注网络信息;15.3%是在频繁查看时间信息;7.4%是在使用百度搜索信息。

(三)取代无聊 [5]、放松娱乐的需要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学生便会用脚投票,“不听而转做其他”。比如说,学校提供的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专业、安排的是太难太多的课程;教师供给的是方言过重、枯燥乏味的讲解,那么学生就会感到郁闷和无聊。怎们办呢?在无力改变供给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是“从心出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手机通过八卦新闻、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带给他们巨大的慰藉和精神的愉悦;而如果没有手机,无聊的他们也可能会选择睡觉,或者与他人说话。如此,“九旬院士吴良镛站着做报告,底下研究生睡倒一片” [6]的情形或许可以理解。

(四)违“纪”成本低

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是多数人在做事情时需要考量的一个问题,亦即“划得来划不来”的问题。普遍认可的是:当成本大于收益时,没必要做;当成本小于收益时,则值得做。在中学,升学的压力、教师的高压管控、学校的明文禁止以及家长的配合,使得学生课堂之上携带手机、玩手机的违纪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小。相比于中学,高校里的大学生多半没有升学压力,学业相对轻松,自主自由度高;教师的管理很宽松,呈间歇式、碎片化状态;学校也大多没有针对课堂“玩手机”这一行为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家长对已经考上大学的孩子也略有放任或鞭长莫及。所有这些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拥有、使用和把玩手机的违“纪”成本较低而收益较大。

三、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干预对策

对于课堂“玩手机”行为,203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要通过学校或教师来解决”的有167人,占比82.3%;认为“要靠学生自觉”的有12人,占比5.9%;认为“没办法解决”的有24人,占比11.8%。由此看来,八成多的大学生寄希望于学校或教师,而并不看好学生的自律自控。具体而言:

(一)学校宏观层面:或堵或疏,履行管理职责

学校,作为管理者,应履行管理职责,以保证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调查发现,对于课堂“玩手机”行为,31.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12.3%主张制定制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入教室;6.9%建议断网、屏蔽网络信号;6.4%倡导设立手机袋、收纳箱;1.5%提议安装安检仪、摄像头;1.0%倡议统一配置专门的手机。此外,2.0%建议在教室安装钟表;1.0%希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0.5%提倡丰富课间文化娱乐传播媒介。这其中,前五项建议合计有28.1%的支持者,且落脚点在“围堵”上。如:明文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教室,强调制度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断网、屏蔽网络信号直接断绝上网的可能;设立手机袋、收纳箱保证学生上课期间远离手机;安装安检仪、摄像头监控效果明显;统一配置专门的手机便于学校管理等。但这可能存在违背网络信息社会发展潮流、收机不收心、侵犯学生隐私、有违学生个性张扬等问题,故应慎重采用。后三项建议虽然主张者较少,仅有3.5%,但它重在“疏导”。如,在教室安装钟表考虑了现在多数学生用手机充当手表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之上合理使用手机,考虑了手机的不可或缺性;丰富课间文化娱乐传播媒介,考虑了现有课余文化生活乏味单调且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

(二)教师微观层面:提升自我,强化课堂管理

1.提升自我。调查中,约32.0%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趣味性、互动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老师课堂上讲什么内容可以减少你看手机次数”的调查同样体现了这一点,对于该问题,86人回答“幽默的、有趣的、激情的、灵活的”,占比42.4%;43人回答“新闻、时政热点”,占比21.2%;38人回答“实际的例子、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占比18.7%;26人回答“跟学生自身相关的事情”,占比12.8%;23人回答“考试重点、难点”,占比11.3%;14人回答“课外话题”,占比6.9%;5人回答“老师的经历”,占比2.5%。由此可见,学生比较关注教师所讲内容的趣味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但教师大多囿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内容,无法在此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再者现今考评晋升体制的科研导向也使得教师的大多时间被占据,无法更好地顾及课堂教学。

鉴于此,建议: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应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学地位,不能让科研凌驾于教学之上;②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可有意识地将教师分出教学序列和研究序列,实行不同的考评晋升体制。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致力于教学,那就不用研究成果来考核。 [7]③学校或院系应合理设置相关课程,适当编制课程安排。对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或与本专业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可坚决予以删除,同时考虑学生的精力和可接受程度,课程安排要疏密有度,避免学生疲劳过度或无所事事;④任课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关联地适当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投其所好。当然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所有内容都能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但我们也要予以重视,因为学生在某个阶段对某些问题的困惑与渴求,如做人、恋爱、求职等方面,可能要高于对知识学习的渴望,为此,应允许任课教师在课堂之上适时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谈心、答疑解惑,助力其健康成长。

2.强化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课堂管理得好,教学效果就好。统计显示,45.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应通过强化课堂管理来约束“玩手机”者。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无声的近距离干预,即任课教师上课时不固定于黑板前或电脑旁,而是适时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近距离的威慑。二是提醒教育感化,包括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将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抑或对玩手机的人进行思想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是惩罚,所用手段主要与学生的成绩、名誉、经济等根本性的利益相关。这里,第一种方式以“无声胜有声”的形式警醒部分伺机“玩手机”者,放下手机专心听讲。第二种方式,强调通过教育进行感化。因为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抵抗力弱,正确的价值观也尚未形成和树立,“需要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8]。第三种方式,重在通过惩罚使其望而却步,因为在大学生自控力比较差、手机诱惑力又比较大的现实情境之下,单纯的说教效果不大,只有采取的手段威胁到其根本性的利益时才会促使其收敛一些。当然,这些方式都有利有弊,有轻有重,最好结合起来使用,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贵在做到有“法”(校纪校规,下同)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结语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当下部分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恰恰证明了他们尚没有树立和培育这一核心价值观,故应予以高度的重视。调查和理论分析表明,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短期内适宜通过学校的强制或引导、教师的自我提升和课堂管理来解决,以帮助他们养成一种规制性的习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学校的宏观管理,还是教师的微观管理,都需要事先进行科学的立“法”,并据此进行严格的执“法” [9]。但长期来看,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因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稳重自持、坚定自励、夯实根基。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单靠某个力量就可以做好的,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包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0]、学校的谆谆教导、家庭的积极引导、社会的良性疏导、企业的自律自控以及学生的自觉自省等,可谓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价值观大学生学校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