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舞蹈艺术溯源*

2015-03-21 12:56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乐舞中国梦舞蹈

吴 群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整个中国舞蹈史的悠悠岁月,几乎和中华文明史旗鼓相当。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纵观中华舞蹈的发展历程,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些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也让我们回顾历史,来追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中的“中国梦”。

一、史上舞蹈高峰,展现国富民强

纵观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有三个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周代、汉代和唐代,其相同点都是长治久安的盛世大一统王朝。社会政治的安定与否,国家经济的基础是否稳固,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是否繁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其中一部分,艺术的发展要达到某种程度的高峰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正比的。虽然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即使是在战争不断,社会经济分崩离析的状态下,也会涌现出一些非常著名的乐舞、艺人或乐舞形式,但也都是一些零星的个体现象,而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一)西周雅乐,礼乐传承

周代政治稳定,在经济上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文化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中国古代舞蹈迎来了第一个高峰,主要表现在礼乐制度促使宫廷雅乐体系的确立。西周初年“制礼作乐”,汇集整理了从远古到周初歌颂对推动人类进步有贡献领袖的乐舞,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歌颂武王伐纣的《大武》,合共六舞,史称《六代舞》。周代统治者制订这六代之舞,是统一于制礼作乐的政治目的。周代将这些乐舞用于礼仪祭祀。各种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规模的乐舞,等级严明,不容僭越。与此同时,又编制《六小舞》用以教育贵族子弟,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教材。《六小舞》大都是古代民间舞,如舞缯(丝绸)的《帗舞》、舞羽毛的《羽舞》、《皇舞》、舞盾的《干舞》、舞牛尾的《旄舞》、舞袖的《人舞》。自此以后,雅乐舞体系建立,并制定了完整的宫廷雅乐体系和乐舞教育制度,把乐舞的教化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雅乐舞一直延续到清代,各朝各代均按本朝歌功颂德的需要而增删、编制。它的兴盛在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舞蹈发展中起到了象征礼化的作用;推行政治性社会教化的仪礼化道路,纵贯千古被历代王朝所尊重。

(二)汉代俗乐,豪迈奔放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声威远播、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时代,也是中国第二次舞蹈大发展的时期。汉代正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促使汉王朝国势日渐强盛。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国的乐舞汇集景都,这种汇集必然加强了交流,从而促进了乐舞的发展。它表现在舞蹈活动的普遍兴盛,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以及乐府在汇集民间乐舞中的重要作用等。

汉画像砖石是最能反映汉代舞蹈形象的珍贵史料,它向我们展示了汉代舞蹈的百态风貌(见图1)。《汉书·武帝纪》记载:“(元丰)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 (来)观。又孝武之世,开玉门,通西域,设酒池肉林以飨四裔之客,作巴渝都卢、海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在汉代,百戏的种类大大增加,常配合着音乐、歌唱、舞蹈共同进行,多在广场和空地上表演。从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演出的规模和盛况。

图1 汉代百戏像砖

汉画像中的舞蹈形象都具有高度夸张的形体特征和手舞足蹈的动作姿态,充分体现了汉舞的力量、气势与凝聚感。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建鼓舞》的形象(见图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鼓舞》舞姿多为男子,江苏沛县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女子建鼓舞的形象。这种一面击建鼓,一面跳舞蹈的形式,是汉代最富于粗犷豪放之美的舞蹈之一。

图2 建鼓舞像砖

汉代在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被誉为第二个集大成的时代。汉代艺术的突出特点呈现在一个“大”字上,是胸怀之大、力量之大、气魄之大。正是汉朝囊括宇宙、气吞八荒的王者大气,奠定了中国汉文化和汉代精神的基础。而汉代人所特有的宏大气魄和上升时期那种无与伦比的自信与豪迈,使艺术得到了丰富的展现。

(三)盛唐乐舞,宏大气派

唐朝乐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胸怀博大,兼蓄并收,形成了继西周、西汉之后的第三个高峰时期。唐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时,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休养生息的措施,深得民心,使得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大力发展,唐王朝政治局面相对稳定,军事强盛,对外贸易日益发达,经济日趋繁荣,国内外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流更加频繁密切,出现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乐舞艺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至此,我国古代的舞蹈艺术也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唐乐舞兼容并包、气势磅薄,气度恢宏,乐曲高亢悠扬,舞蹈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图3 公孙大娘剑器舞

唐代是崇尚自在有为的时代,唐代舞蹈因而也具有鲜明的高亢、明朗、奔放的时代气质。如唐时久负盛名的《剑舞》(见图3),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述了他观看这个舞蹈的感受,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唐诗中有许多关于舞剑的佳句,如李白“将军自起舞长剑”,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杜甫“舞剑过人绝”等等,可见当时许多人爱舞剑,且各有绝技。而剑舞之所以风行,也正是由于其雄健刚武的风格与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及士人积极进取的心态相契合,是唐人以阳刚、雄健为美的具体体现。

图4 《胡腾舞》铜像

唐代审美文化的魅力不仅是自信昂扬、恢宏大气,更重要的应该是其文化的兼收并蓄、多元共生。唐代既有雄浑壮美的健舞,又有轻柔飘逸的软舞,既有西域民间舞蹈之健敏豪放与中原宫廷舞蹈之回雪流风相映成辉。兼容乃大的文化气度使唐朝大量地吸收融合了许多少数民族及外国乐舞。如唐的《十部乐》中仅有《燕乐》和《清商乐》是汉族乐舞,其余的八部都是来自中外各地的民族民间乐舞。另有唐代著名的《胡旋舞》是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胡腾》 (见图4)、《柘枝》是从西域传来的民族舞。之所以在唐代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喜爱,是因为这些舞蹈具有西域游牧民族豪放、健朗的民族性格,矫健、明快、活泼、俊俏的舞蹈风貌与当时开放、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要求。因而这些舞蹈从唐初到唐末,近三百年间一直盛行不衰。

唐代舞蹈主题内容多为赞美治世,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唐代舞蹈尤其是宫廷乐舞非常在意表现唐王朝的盛世之荣,意欲达到万邦臣服、四海皆顺的政治影响力,如《太平乐》《庆善乐》《大定乐》等歌颂国家强盛的燕乐舞蹈。

唐代的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的顶峰,它是建立在唐王朝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的。唐朝的舞蹈创作,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丰富、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强有力的表现能力,为后代舞蹈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对今天的舞蹈影响深远。

二、舞出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急剧变迁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带来了地方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理由。[2]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传统舞蹈文化是一种可视的“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可以说是祖先们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舞蹈曾经对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促进人类精神文明交流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 《大夏》

《大夏》是颂扬禹治洪水的功绩夏代乐舞,传说是我国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产生的著名的歌舞。大约四千年前,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当时舜任用禹来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洪水平息后,禹又亲自拉犁开荒,发展农业生产。人民为了欢庆治水的胜利,歌颂禹的功绩,举行盛大的歌舞祭把活动,人们表演的乐舞,后来就叫做《大夏》。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讲述了大禹在治水中日夜操劳,不敢稍懈,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三过家门而不入,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在治水过程中,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和艰苦卓绝的作风便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大夏》歌颂的大禹治水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至今,不少民间舞中有“禹步”,研究推断系大禹所创造。“浙江绍兴的会稽山脉及周边散落着许多大禹治水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印记。由此推测生发在浙江许多地方自古以来民间舞蹈中的‘禹步’既有可能与大禹有关。”[3]“蒋亚雄、熊奎龙分别撰文,认为羌族《咒乌》舞和滇东北、滇西北彝族的《呵红贝》是‘禹步’的遗存。” (见《旧唐中·诸帝公主》)

(二)宁死不屈的勇士精神——武舞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舞蹈文化中,武舞以其独特的审美形态在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武舞中塑造的威武不屈的勇士形象,展现了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被百姓长久传诵,成为我们民族舞蹈文化中一份宝贵而丰厚的遗产。

原始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常常发生掠夺或血亲复仇的战争。既有战争生活,就产生了反映战争的舞蹈。在我国史书上有“刑天舞干戚”的传说:炎帝神农之臣刑天与“天帝”争神,失败被杀,刑天不服,没有头颅就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愤怒地手持干戚而舞。晋代陶渊明写诗颂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于是刑天成为我们民族最早的威武不屈的勇士形象。宁死不屈的刑天精神,虽死仍战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手执干戚而舞,成为古代典型的武舞,是雅乐舞体系中的一大类。

武舞早期出现于公元前10 世纪,西周时期六代舞雅舞的一种,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西周时期,武舞也常被作为一种搏杀技术的训练方式,并以集体的武舞演练方式来增强军队的士气。汉代著名的武舞“巴渝舞”用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士气,并笼络人心,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战前舞。传入宫廷后,为了“耀武观兵”,常在朝廷接待“四夷使者”时表演,歌颂帝王功德。唐代的武舞首推《秦王破阵乐》(见图5),描绘了秦王李世民打败叛军刘武周、巩固唐政权的英勇事迹。舞蹈气势豪迈,有张有弛,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充分表现了唐太宗的帝王领袖风范和治国理念。宋元以后,戏曲艺术蓬勃兴起,舞蹈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戏曲舞蹈中的“武舞”极为丰富:包括刻画将军、武士形象的“起霸”、“趟马”、“走边”以及令人惊叹的战斗场面(器械、把子功的武打)等。这些戏曲武舞集前代角抵百戏、民间武术、军事操演、战斗动作之精华塑造了戏曲中众多的民族英雄形象,在民间被老百姓传诵。

图5 《秦王破阵乐》

(三)抗倭保国的爱国精神—— 《藤牌舞》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是明朝抗倭。元末明初,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嘉靖四十二年(1563)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藤牌舞(见图6)又称藤牌阵、藤牌操,相传源自于戚继光抗倭所创的鸳鸯阵,明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见一些用藤条做的家具很牢固,于是用藤打成牌,涂上桐油,画上老虎头做成藤牌用于抗倭。戚继光军事著作《纪效新书》载: “狼筅钯棍皆倍刀之长,藤牌捍身而进,刀枪不可入,是以幸而屡捷。此后百战未有一挫。”清末,虽然藤牌已渐渐失去作用,但百姓喜欢看藤牌兵操练,于是瑞安籍的清兵和团勇把练兵中讨人喜欢的动作组成藤牌阵,在清明庙会时表演既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又意去邪保太平。藤牌舞既有古代士兵校场操练动作的继承和提炼,也有对民间武术动作程式的吸收和消化,更有戏曲、曲艺乐曲的接纳和引进。该舞要求节奏鲜明、队形整齐、挺胸收腹、刚劲有力,它显示了古代士兵抗倭保国的英雄精神、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情操和威武不屈的豪迈气概。至今仍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平阳县、苍南县及福建省平潭县等地广为流传。

图6 藤牌舞

三、舞蹈繁荣景象,彰显生活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民,这句话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执政者勤政为民,国家政局稳定、财政充实,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全国上下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一)节庆舞蹈,歌舞婆娑,百姓欢娱

在唐代,帝王本人对舞蹈艺术的喜爱和提倡,王公贵族、文臣武将、文人学士都以表演舞蹈为乐,以精于舞蹈为荣。在民间,每逢年节,总有盛大的歌舞活动,这些活动中的节目,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娱乐性,为当时繁盛的乐舞画卷又添了一道民族风情的景观。年节时的歌舞活动,一般都是综合性的百戏表演。其中既有西域的音乐舞蹈,又有传统的百兽率舞。宋代,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民间舞队都非常活跃。《武林旧事》所记的元夕舞队有70 种,这70 种舞队有许多节目至今尚在汉族民间流传。明清两代与过去一样,每逢年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要举办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明代的《宪宗行乐图》(见图7)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民间乐舞百戏的表演情况,图中既有杂技场面,又有民间的舞队、乐队,还有故事人物的扮演,画面生动逼真。

图7 《宪宗行乐图》

图8 马远有《踏歌图》

再如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不仅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广泛渗入节日庆祝、社会交往和庆典礼仪中。王安石的“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便描绘了都城近郊的农民在陇上踏歌以庆祝丰收的情景。宋代张武子诗:“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马远有《踏歌图》(见图8),画上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是《踏歌图》的题诗,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也是马远有要以画来颂扬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景象。

(二)外来舞蹈,兼收并蓄,和睦万邦

中华民族古老的舞蹈文化,是在各族舞蹈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中形成的。这种交流,夏代已有了,《竹书纪年》载: “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周代的六代舞也是各族乐舞的集中和交流。西汉时期,宫廷和民间舞蹈蓬勃兴起,中外舞蹈汇集长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传入《摩诃兜勒》之曲;班固《东都赋》描写了汉代四夷乐舞齐集洛阳表演的盛况;汉画像石上胡人表演杂技、幻术和鼓舞的形象更是力证了这一点。

如上文所提,唐代乐舞不仅荟萃历代歌舞所长,更是接受了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乐新声,汉胡交融,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隋唐将四方少数民族之乐包括国外传入的乐舞作为一个大类别,称为“四方之乐”,其中,《南诏奉圣乐》特别值得一提。《南诏奉圣乐》(见图9)是南诏国王异牟寻为密切同中原王朝的关系,向唐朝请献的南诏(今云南)地区的民族歌舞。整台乐舞以异牟寻归唐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为主题,以宏大的乐章和富于变化的舞蹈来表现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和对唐王朝明君圣主的崇敬之情,对唐朝文化的向往之意,同时也歌颂了民族友好团结。这次大规模的献乐活动增强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统一,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当时百姓饱经战乱之苦,南诏与唐朝和好给各组人民都带来了幸福、和平,这是《南诏奉圣乐》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重要原因。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真实写照。

图9 大理壁雕《南诏奉圣乐》

(三)宴游舞蹈,以舞尽言,艺术的生活

在中国古代,贵族阶层人士一般都受过良好的音乐舞蹈教育,宴享中,人们往往以即兴歌舞的方式进行交流,以舞代言、以舞尽意。

在唐代,歌舞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尤其是在士人和贵族阶层,每宴游,必有舞。《旧唐书·诸帝公主》中记载,太平公主曾借跳舞求婚。当时她穿上紫袍玉带,扮成武官模样在高宗面前歌舞。高宗及武后大笑,问她:你又不是武官,为何这般形状?太平公主回答:我想求一驸马可以吗?高宗明其意于是挑选了薛绍与之成婚。除了以舞尽意外,人们随意起舞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武则天时代的一官杨再思在一次宴集上,有人说他长得像高丽人,他很高兴,于是剪娟纱系在头上,反披紫袍,跳起高丽舞,而且动态皆合节律。在这样的场合,艺术欣赏和娱乐享受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它激发出人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鉴赏力,使人们在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中尽享人生。

图10 汉像砖《以舞相属》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社交舞蹈,既是作为一种礼节,又带有即兴和自娱特色,在汉代风行于文人宴席之间(见图10), “属者,委也、付也,即邀请之意,前一个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此即为属。”舞蹈是士大夫阶层中重要的社交礼仪内容之一,“以舞相属”不仅起到沟通情谊、娱乐身心的作用,此外,沟通人际情感、增强社交关系的功能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和”的思想理念的渗透。

四、结语

中国舞蹈传统源远流长,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出现了周、汉、唐三大舞蹈高峰。当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的宋、元时代,由于战事频繁、国力贫弱,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专业舞蹈活动受到影响,能更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戏曲艺术兴起,不少优秀的古代舞蹈和民间舞蹈逐渐被戏曲所吸收,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类——舞蹈则逐渐走向衰落。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在生存尚成问题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没有余力去从事舞蹈创作,古老的乐舞传统几乎丢失殆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中国舞蹈在跌跌撞撞中踏上了自强不息的复兴道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舞蹈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应该说是从20 世纪初,新舞蹈运动的开拓者——吴晓邦的创作表演开始,他的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过较大的鼓舞作用。继之而起的是在抗日烽火中,奔向祖国的华裔舞蹈家戴爱莲,她努力学习、探索发展民族舞蹈之路,创作表演了风靡全国的“边疆舞”,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民间舞蹈,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从此以后,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20 世纪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掀起了学习传统艺术的的热潮。年轻的舞蹈家们在前辈专家的启发带领下,努力追寻中华传统舞蹈之根,更广泛、更系统地向保存传统舞蹈较多的戏曲艺术学习,向武术学习,向民间舞蹈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舞蹈艺术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十年“文革”浩劫,舞蹈发展受阻,直至1978年,舞蹈艺术才在新的形势下得到继续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舞蹈工作者在不断探索和努力中寻找一条既能广取博采,又能保持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回顾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脉络,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经历了“发展- 繁荣- 衰败- 复兴”的过程。习近平同志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代以来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中国传统舞蹈的辉煌成就曾对周边国家的舞蹈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看到那些在我国已经失传了的却在他国得到传承发展的中国传统舞蹈,为我们曾经的舞蹈辉煌骄傲之余,发扬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复兴之路更是责无旁贷。舞蹈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和期盼。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追溯中国舞蹈史,西周、汉唐的乐舞辉煌诉说着先辈们的“中国梦”,力证着中华民族的韧性和不屈,鼓舞着我们实现梦想的勇气,加强了我们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力量。这梦想仿佛是刻在炎黄子孙骨子里的召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遥远。

[1]安东尼·吉登斯. 失控的世界[M]. 周红云,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2]吴露生. 浙江舞蹈史. [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40.

[3]纪兰慰,邱久荣.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30.

猜你喜欢
乐舞中国梦舞蹈
龟兹乐舞
学舞蹈的男孩子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