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刚
摘要: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46例,依据实际情况将样本分为骨折组26例与再骨折组20例,通过临床基本情况比较来分析再骨折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与再骨折组骨质疏松患者经临床分析后发现,女性、年龄较大、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间隔时间较长、患者前次发生骨折部位位于椎体或股骨等因素均为其发生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存在再骨折临床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多进行防跌倒练习和运动协调技能的康复训练,避免发生再次骨折情况。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风险因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及骨密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破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后导致患者行动不便或被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还会继发性引起栓塞性疾病,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有初次骨质疏松骨折病史的患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仍然很高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2月就诊的46例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骨质疏松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及有效预防措施,为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情况的发生率以及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12月前来就诊的46例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临床分析,按照发生骨折与再骨折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即骨折组患者26例、再骨折组患者20例。骨折组26例骨质疏松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0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在52~82岁,平均年龄为(67.3±0.9)岁,再骨折组20例骨质疏松患者中男性患者为4例,女性患者为l6例,年龄在64~84岁,平均年龄为(76.9±0.8)岁。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骨质疏松骨折或再骨折患者年龄均不小于50周岁;②所有骨质疏松骨折或再骨折患者发生骨折部位均位于人体桡骨远端、椎体、肱骨近端、髋臼以及股骨近端;③患者致伤原因以摔伤为主,排除发生严重暴力导致骨折现象,如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撞击伤等;④患者排除患有与骨代谢相关疾病情况;⑤排除患者具有放疗或化疗史;⑥排除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或其他与骨折有关的药物或食物史;⑦患者体内骨密度值BMD-T不大于2.5SD。
1.2.2临床风险分析方法 对骨折组与再骨折组骨质疏松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并检测两组患者BMD-T值、Charlson合并症指数、平卧位到站立位的转换间隔时间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骨折组与再骨折组骨质疏松患者经上述临床分析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质疏松患者为女性、年龄较大、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间隔时间较长、患者前次发生骨折部位位于椎体或股骨等因素均为其发生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论
骨质疏松简称OP[1],临床特征为患者身体骨量低下,破坏骨微细结构,从而增加患者体内骨骼脆性[2],患者易发生相关骨折症状,属于全身性质的骨病,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之一[3]。临床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包括饮酒、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比值、基础代谢率、吸烟、合并症以及使用相关药物等,而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患者除上述危险因素外,还与患者自身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社区卫生建设、生活方式、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可知,骨质疏松骨折病史的患者发生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为:①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发生再次骨折现象;②患者年龄越大,则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现象概率越大;③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间隔时间越长,则发生再次骨折概率越大;④骨质疏松患者前次骨折部位位于椎体或股骨,则发生再次骨折概率较大。
综上所述,对于符合上述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发生椎体、髋部骨折的老年女性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从而尽量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临床特点[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74-77.
[2]阮文东,王沛,雪原,等.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89-793.
[3]高培君,周建烈.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预防再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2(2):210-214.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