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玲
(汝南县中医院康复科 河南驻马店 463300)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方法被应用到临床中[1],且各种护理方法的优点不同[2]。中医康复护理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即辩证施护与整体观念。本研究就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功能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具体阐述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汝南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有关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43~81岁,平均56岁。60例患者距门诊就诊时间均<48 h,临床多有偏瘫、语言障碍及口角歪斜等症状。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嘱患者每日食用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补充充足水分;每日应定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卧床备品干净整洁;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包括降低颅内压及促进血液循环等,若患者处于急性脑梗死时期,则给予去枕平卧位,定时进行拍背翻身。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以热情、亲切的态度面对每一位患者,讲解有关医疗知识,使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工作充满信心,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心理。②中药护理:以番泻叶、甘油栓等药物对患者肠道进行清润,保持排便定时、通畅。③中医穴位按摩:取上肢内关、少海、曲池、合谷,下肢承山、昆仑、涌泉、照海、膝眼等穴位进行按摩,并配合进行功能性锻炼,对上下肢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等动作。④康复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除进行简单的肌肉屈伸运动外,指导患者进行站位及坐位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3 护理效果判定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显效:经临床护理后,患者功能缺损情况降低49%以上,病残程度为0~3级;有效:经临床护理后,患者功能缺损情况降低18% ~49%;无效:经临床护理后,患者功能缺损情况无改变,功能缺损情况降低<18%。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6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5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属常见脑血管病变,发病比例较高[4],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患者因脑梗死并未得到及时就诊,致死致残率极高,常见人体损害包括偏瘫、残疾及其他神经功能损害[5-6]。临床常规内科护理一般以整体护理观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为一般,研究发现,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中医康复护理是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中医药物、手法进行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功能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内科护理的对照组。综上,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内科护理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晓花.中医康复护理与常现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0):117 -119.
[2]刘芳.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对比[J].中医药导报,2014,20(11):104 -106.
[3]甘素琴.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3(3):145 -146.
[4]俞勤儿.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2):216 -218.
[5]岳晓香.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48 -249.
[6]王启月,陈燕,杨旭.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附43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4,46(11):62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