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

2015-03-20 02:34高菊玲王桂菊李雯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无菌医务人员手术室

高菊玲 王桂菊 李雯婷

高菊玲: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1]。为进一步规范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指导各级各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本院手术室通过参加院感专业培训,熟悉规范标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实施前瞻性院感管理模式,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认真解读规范,完善相应工作制度

本规范规定了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无菌技术操作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指导各级各类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工作流程32 项,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制定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标准,纳入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定期检查反馈,督导落实与持续改进;健全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制度,系统规范培训。科室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考核、院感案例分享、参加院内外专业培训及研讨班等多种继续教育形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感控意识和职业道德,自觉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始终,共同参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

2 关注重点环节,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2.1 人员管理 本规范要求,洁净手术间应在满足手术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人数,手术中避免人员频繁走动、高声喧哗,手术中不应随意出入手术间。洁净手术室是通过空气洁净技术以控制尘埃粒子为手段,达到控制细菌的目的。其净化空调系统本身没有杀菌消毒功能,是用空气过滤的物理方法有效清除空气中所有细菌和病毒,并依靠气流技术及梯度压力控制,防止外界空气污染入侵手术室。洁净手术室中尘粒来源于人的占80%以上[3],除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外,控制手术人员和室内物品流动是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键,因此,加强手术室人员管理和物流管理至关重要。手术室应严格控制各类人员进出,所有人员均应按规范着装,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采用透气好,纤维不易脱落的面料,手术者和参观人员均应遵照医护人员流程行动,并在指定范围活动。手术间相对固定专科,按专科需求配备设备和设施,手术常规使用材料、药品等均在手术间定位放置,避免频繁开关门空气流动造成污染,始终保持手术间正压通气,保证净化效果。手术间保持安静,人员避免大幅度肢体运动,严禁在手术间抖动各种敷料,以减少扬尘。

2.2 手术患者管理 本规范强调,只有当毛发影响手术部位操作时才需要备皮。备皮宜在当日临近手术开始前,选择安全的备皮器,在病房或手术部(室)限制区外进行。有研究者认为,剃毛本身就能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即使是最熟练的剃毛操作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破坏皮肤完整性,提供细菌入侵的门户,易引起术后切口感染[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也明确要求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5]。手术前备皮是沿袭多年的外科护理常规,传统方法是术前1 d 清洁皮肤和剃除手术部位毛发。皮肤是人体防御细菌侵入的天然屏障,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位于毛发根部,简单的剃除表面的毛发不但无助于清除细菌,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因此,本院取消择期手术术前常规备皮,告知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术前沐浴或擦浴,清洁皮肤以减少皮肤含菌量,如确需去除毛发时,临床科室在手术当日使用手术剪剪毛,或使用其他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剃毛方法,以减少皮肤损伤。手术中常规使用3 L 无菌粘贴手术巾保护切口,既可防止皮肤细菌污染手术野,又可保持手术野无菌巾清洁干燥,有效防止切口感染。

2.3 建筑与布局要求 本规范要求手术部(室)应具有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的基本设施。术中低体温可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并减少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同时低温可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导致围手术期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手术间低温环境,患者皮肤、体腔长时间暴露,静脉输液、输血“冷稀释”作用等均可引起体温下降。为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手术室制定了详细的术中低体温预防措施,并将落实纳入巡回护士工作考核,满足患者舒适和保暖的需要。接送患者途中要有足够的包裹,患者入室后,室温控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手术前后略高(24~26 ℃),术中维持适当室温,不可过低。在不影响手术前提下,尽量为患者加盖被服减少皮肤裸露,使用医用升温毯、热风机等持续为患者身体保温,术中患者输入的液体、冲洗液经医用恒温箱加温至37 ℃后使用,避免“冷稀释”作用,术中监护仪实时监测体温,维持患者体温≥36 ℃。通过有效环节控制,防止患者低体温发生。

2.4 无菌技术操作管理 本规范强调,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质量、灭菌日期,以无菌方式打开后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放入无菌区内,不应将物品倾倒或翻扣在无菌台上。一直以来,为了快捷操作,医务人员供应手术台上一次性物品如手套、缝线、各种耗材等,多是打开外包装直接倾倒于手术台上,操作时产品外包装及未消毒的手臂易跨越无菌区,手术中需要调整无影灯时,巡回护士的手臂也易跨越手术无菌区,这些易被忽略的跨越式操作,污染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存在感染隐患,却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细节认知不足,科室加强无菌技术培训,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操作流程,有效杜绝了违规操作。术中常规为术者提供无菌灯柄,既充分满足手术灯光需要,又减轻了巡回护士工作,避免跨越无菌区。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由单人操作改进为双人操作,一人打开外包装,另一人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或用无菌手套拿取,操作时严禁跨越无菌区,并与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保持一定距离。倾倒无菌溶液时,只可将瓶口进入无菌区边缘。加强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2.5 环境卫生学监测 本规范指出,手术室监测除空气卫生学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无菌物品、低温灭菌锅等常规监测外,应重点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每月应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抽测人数应不少于日平均手术量医护人员总数的1/10。手术室参与手术人员众多,人员更换频繁,手术室医护人员,特别是外科医师、实习进修生等手卫生依从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较差。据报道,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0%~50.0%的医院感染发病率[6]。为提高手卫生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手术室配合院感科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完善相关制度流程,通过在洗手池张贴洗手演示图,制作外科手消毒视频等方法,加强对外科手消毒及卫生手消毒的指导、监督,定期对手术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监测结果纳入所在科室平衡计分卡,与奖金挂钩,督促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3 小 结

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面对手术室感控新要求,本院手术室认真学习相关规范标准,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规范标准为指南,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以持续质量改进为方法,促进手术室院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标准化,有效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2013年Ⅰ类切口感染率<0.2%,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武迎宏.医院手术部(室)感染控制规范的起草背景[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0):8 -9.

[2]苗 亮,乔 虹,闫素珍.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50 -1852.

[3]高兴莲,田 莳.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5.

[4]王庆军,李武平,王 蕾,等.手术前备皮去毛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J].护理学杂志,2008,23(24):68 -6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2010 -11 -29.

[6]候铁英,江飞舟,张友平,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 (11):1576 -1578.

猜你喜欢
无菌医务人员手术室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