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超,庞志娟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音乐审美与高校音乐审美教学融合研究
常超,庞志娟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音乐审美能力是个体对外界事物判断的综合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音乐教育作为育人的体系之一,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则成为学者和专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语义分析法对音乐审美的意义与表征,高校音乐审美的核心要素进行一系列的深入解读.并针对音乐审美特征和高校音乐教育的具体征状,提高高校音乐培养的具体路径,以供音乐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音乐;审美;教育;高校
当下,高校音乐审美教学,已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主旨之一,也一直是音乐教育出发的逻辑起点.因此,音乐审美的关注,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既是教育价值的重要诉求,也是当下全人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指导.随着人们对教育理解的深入,审美价值认识越发的为学人和学生所强化,音乐教育融入审美元素的份额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样,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高校审美观的认知,也为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提及,甚至在学习与工作中也不断的涉及,往往由于音乐审美能力缺失所带来困扰而引起的.因此,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在需求的倒逼下,回到音乐教育论的现实语境中.在高校中如何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或者说,如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审美的良好对接,使学生音乐素养获得整体上的提升,则成为本研究的旨趣所在.
音乐本身就是人类情绪、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人们言语与行为相互整合表现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其个体的内心活动,人们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渲染和外在动态,透过音乐,人们也能感知到他者的情感与内心活动.同样,对于音乐本身来说,旋律也是音乐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音乐律动带给个体心绪上的升华,律动可以带来场域气势中空间转换,可以带给个体生活经历上的共鸣.个体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带给不同个体、不同情感、不同生命感知,以不同的生命反馈,使个体对音乐的理解也表现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音乐的语言是不存在空间与地域限制的,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与个体之间都可以进行流动与传播,个体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感知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传统与异种风情.个体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提升对外在事物与内心的思辩能力.同时,音乐对美的全新诠释,将带给个体更加丰富的情感,使个体在内心获得一定的安静空间,消除杂念,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信仰.
音乐审美是听觉、认知和情感上时空中相结合的一种具象性心理活动.同时,音乐审美能力也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判断能力的培养.其音乐审美的架构基础则源于个体社会经历和情感悟性.换言之,需要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把握能力,这一点,在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且,广博知识视野和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也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而这点,则建立在扎实的听力训练、阅读和不断强化记诵能力.因此,从学理上来说,音乐审美的诸多教育意义与现实表征,都是建立在个体对音乐审美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前提的.并且,音乐审美要考虑到个体的审美能力,甚至应该考虑到个体感知的具体层面.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身心双向的.有研究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有益于个体大脑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塑造.个体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完全可以转化为学习的主动力,学生在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获得心灵和情感上的触动,打开想象的空间,促进智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音乐审美的提高,可以不断的提高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使个体在音乐审美的愉悦感融入学习过程中,获得心态或者说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可以说,音乐审美对个体身心双方面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着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要从个体的身心双方面入手.
现行高校音乐审美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西部边际城市的高校中表现极为突出.从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音乐审美教学都集中于选修课程.仅仅作为学生修业学分获得的一个具体科目,而未能从教育主旨上有所强化.这一点与审美教学人员缺乏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院校对审美教育与教学不重视有关.大部分院校未把音乐审美置于重要的课程内容予以重视.同时,学生对审美教育也表现为理解上的误读,大多数个体对音乐审美持“自然生成”的态度,而对具体课程未能给予一定程度上关注.平时音乐教学课程上或者在业余教育时间里,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从而影响着个体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在现行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教法等各方面的问题,诸如,个别教学人员注重对作品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个体互动,使学生个体失去了对音乐作品欣赏的积极参与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备课工作不充分,其选材老套,缺乏新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难以产生兴趣等等.
2.1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观念的重新
对于全面的视野下的当下教育体制,音乐教育作为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音乐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与教学的主旨要求,在高校音乐教育甚至在其他学科开设过程中,对音乐审美的重视应该是提高到育人的主旨上来.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学人员对审美教学的主动参与来构建音乐审美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个体积极地融入与整合音乐教育与教学体系,将音乐审美教育回归给音乐教育课程中,使音乐教育与审美能力共同落实在个体能力的提高上.当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提升的过程中,教学人员与教学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对教学人员的甄选,是提高师资教学能力的根本要求,教学人员个体自身审美能力较高才能对学生个体进行审美教学的指导,否则,其效果则是可想而知的.在音乐审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考虑到适合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多元音乐作品,将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介绍给学生个体.使学生个体在了解其节奏、律动同时,对其内容的丰富性有所感知,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对音乐作品的主旨的体味,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审美思维能力.
2.2情感与联想:音乐审美能力的促进
音乐审美作为个体人格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美能力在高校教育中的普及与推广是极为必要的,这一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然而,审美情感作为人类独特的高级特征,音乐审美教育则有着重要的引导性意义与价值.高校音乐教学对个体审美能力的触动则应该作为首先任务来进行.情感先于艺术而出现,音乐由情感的交织而生成,音乐作品的形象与情感性对个体的情感与精神产生极大的影响,个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则是所谓的音乐情感的培养过程.在渐进过程中,个体通过对音乐作品感知,也就形成了音乐审美的意识或者说审美能力的提出.
想象是人类思维区别其他类属的根本表征,也是情感体验与音乐作品激发而共同生成的,对个体来说,音乐作品对生活的描述性叙述与生活上大体意境的展演,通过音响效果与现场气氛构成个体自由联想的发生.引起相象也是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认知路径之一,相象的重要基础是联想.培养个体联想在音乐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通过使个体在长期艺术体验中生成,以作曲家、作词家个体身心故事为具体内容,触动个体的联想,或者在教学过程布设具体情境供个体以联想.甚至可以将成熟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使个体进行再创造,形成新的想象,介入个体的生活体验、结合个体的情感空间、接续个体的气质能力.
2.3强化听觉训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音乐是以听觉感知为主体的综合艺术,良好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则是音乐审美的培养关键内容.培养学生认知性的听觉训练是音乐审美的方法之一.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反复不断的回放,使音乐作品在个体的记忆里停留更多的时间.改变以往音乐欣赏的短暂性,使得个体难以获得较好感知训练,便已进入下一个音乐作品训练,进而限制了个体对不同作品、不同欣赏的比对能力.对于大多数高校个体而言,个体之间的记忆短暂导致的比对上的困难是极为常见的.因此,对音乐作品的延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个体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多元音乐形式的推出,也是训练音乐听觉和提高音乐审美的重要途径.在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其广博的音乐视野有着直接关系,在上文早有论述.因此,进行多元音乐教育模式的开展,是音乐审美能力促进的路径之一.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反复学习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色,从而达到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对音乐作品具有强有力的整体性把握能力,对音乐作品不同层次的明晰,尤其是不同作品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获得心灵上的互通,使其思想上得到启迪.
自媒体时代的今天,音乐欣赏的获得带有极大的便捷性特征.然而,可以认知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音乐欣赏未必能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直接提高.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积极有序的开展是极为必要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其音乐审美能力的促进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音乐审美能力具有着若干于个体身心益处的重要功用,诸如培养人格、情操、意志和认知等等.然而,高校现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与教学来说,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处理,才能使个体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升华.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开启个体身心素质提升的一把钥匙.
〔1〕刘瑞景,麦琼.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
〔2〕赵峰.音乐审美教育在学校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5(36).
〔3〕马宇清,原红蕊.音乐审美教育对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功能[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邱丰.以美引善以美育人——浅谈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5〕汤璇.浅议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J].巢湖学院学报,2006(06).
〔6〕李爱丽.试论认知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J].世纪桥,2006(02).
〔7〕吴望皓.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J].艺术百家,2007(S1).
〔8〕马春生.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6).
G642
A
1673-260X(2015)11-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