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视域下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

2015-03-20 15:07王文花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王文花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交流的加强,英语已经成为必要的交流工具和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但就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教学改革蓬勃发展,但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最终要落脚到能力本位上面来。

1 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教育理念主要强调能力而不是学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行决定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从而形成了异于传统的以学科和学时安排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来确定能力目标是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实施能力本位教育要分两步走:首先,组成专业委员会,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能力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委员会人员的组成一定是行业、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再由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关注的能力设置课程并组织相关教学人员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考核其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这种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促进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能力本位教育的出发点是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着重培养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是以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为出发点的。由于各国或各学校对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解不同,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因而能力本位教育在不同地区或机构被视为一种 “学习过程的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开发计划”“课程开发模式”或“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育包含中的“能力”是指综合的职业能力,是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与本职经验相关的四个方面。在实际教育实践过程中则涵盖了以下5 个方面内容: 第一,以职业能力为教育的基础;第二,以能力为教学的基础;第三,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第四,教学灵活、管理严格;第五,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分。

2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项目教学法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达到教学目的。所谓项目是指预先制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有固定的工作,最终以完成一件完整作品作为考核的方式。这是一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将“教、学、做”融为一体。项目化教学分五个步骤进行:(1)商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的确定方式主要是教师提出后经学生讨论制定;(2)制定计划。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经教师审查指导;(3)实施计划。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方式完成整个任务;(4) 检查评估。先由学生自评、互评而后教师点评;(5)修改复评。学生根据互评、教师点评意见修改后再提交教师复评。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是项目化教学运用这五个流程后带来的特点。实践性是指项目的拟定要密切联系实际,不能凭空妄想,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学习。自主性则提供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激发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性是指将长期性项目与阶段性项目相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综合性则指项目化教学法要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放性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形式和评价体系。项目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侧重过程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以及参与项目各个环节的表现。

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项目以职业岗位为背景,由师生共同设计教学项目,通过仿真训练达到为培养适合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化课程教学要基于实际工作的过程,但并非照搬真实工作场景而忽略书本知识,而是按照认识论的规律对课程进行改造,使项目既要涵盖课程应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迁移能力。

3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刍议

3.1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强弱不一。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高考的失利者,这一部分学生原本在高中阶段成绩就不理想,且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尤其薄弱。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几乎没有英语听说能力,英语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差,加之由于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完全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第二,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时数较少,各个高职院校专业门类众多,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都充当了配角角色,在教学时数安排上都是先满足专业课再考虑文化素质课,且由于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导致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也相去甚远。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在40 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近30 个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均为每学期4 学时,且开设时间均为一学期。在其余专业中,英语课程的设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第三,师资力量不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是师范类毕业生,他们英语基础较好,但是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引进了一批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来扩充教师队伍,但部分教师缺少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且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鲜有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导致师资水平停滞不前,教学缺乏后劲。第四,授课班级人数众多,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受到教学成本的限制,高职院校大多无法实行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也因此成为空谈。

3.2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优点

3.2.1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职英语课程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两个要素:知识与练习。学生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练习中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形成能力。高职英语项目化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知识与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基于工作岗位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2.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风不浓、以及学习习惯差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既与高职院校学生受到高考失利的打击有关,也与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状况有必然联系。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宜受框框条条约束,更擅长形象思维,乐于实践,勇于创新,动手能力较强,适合在具体的实践中建构知识体系。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无一例外都采用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确立课程结构,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理论的同时学生听得发呆、昏睡一片。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正好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以就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前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模拟真实职业场景,将学生分为小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示范,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边动手边讨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促进学习效率。

3.4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问题

第一,英语工作岗位分析不足,导致英语课程的整体设计不规范。要将高职英语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落到实处,首先必须进行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整体设计。而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整体设计的规范化和以本门课程以及密切相关的课程的工作岗位的科学地、充分地分析密切相关。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并没有实际岗位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真正的展开实地调研,导致了本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了凭空想象的现象。第二,高职院校的大班教学及英语教学时数的有限使得项目化教学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实施项目化教学的一个必然流程就是把全班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并结合教师的指导,重构知识体系。大班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完成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有的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都是流于形式。第三,实践性不强,导致英语项目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英语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语言基础课,但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课程。在当下的中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等于掌握了一项谋生的技能。由于教学实践环境的复杂性和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限制,加之有些单元和章节不适宜开展项目化教学,使得项目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 结 语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和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能力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了优良学风。其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用真实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促进了师资建设,推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改革的实质是工学结合,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也应意识到,项目化课程改革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要真正将课程改革的最终点落脚在能力本位上,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地域就业大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 陈延潼.网络环境下高职商务英语项目化课程改革探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8).

[2] 顿祖义.项目化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6).

[3] 刘晓华.高职外语能力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4] 朱倩夏,郁芹.高职英语项目化课程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0(9).

[5] 袁建伟.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12(10).

[6] 邱国仙.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初探[J].时代教育,2011(6).

[7]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要求[Z].2000.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