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扬波 潘 勇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个体与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动性的三个理论运用
蔡扬波 潘 勇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个体与群体双主体融合作用,激发师生教学的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对思政课厌学轻学的情绪发生根本性扭转。借助于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其机理的阐释并对如何将其思想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进行分析,以期能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提供参考价值。
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个体与群体;能动性
思政课教学应包括个体教学和群体教学,但传统教学方式更偏重于个体教学方式,没有把师生自身个体与影响自我的他者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个体教学与群体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个体为圆心,以群体为圆周的多重整合教学方式必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小群体、分组等方式,把互动、探究、体验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个体自身动力和群体压力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才能让师生能动性一起迸发。文章通过对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思想内涵的解析提出思政课教学改革理路。
(一)“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原理
马克思将人类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鉴于比较粗略,以下主要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常被应用到员工激励方法当中。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思想基础是:人与动物的本能差别在于其内在力量,人的本性包括其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人的行为在其意识的支配之下,其行为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得以凸显。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在自我实现需求的基础上,还有自我超越需求。
在安全需要层次上,马斯洛认为应该包括科学和人生观,在爱和归属需要层次上,他强调,人人都有友情的需要,希望自我和他者之间永恒的关照。在尊重需要层次上,他把尊重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更强调自我尊重、充满信心,在不同的情境中希望自己能独立自主、能胜任。外部尊重更强调被他人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通过这种自我尊重和被尊重,使个人对自我充满坚定的信心和对社会的满腔热情,真实感受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和用处,从而在工作与学习上更加卖力。马斯洛提出,在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还存在求知需要[1]。
自我实现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其目标在于发挥个人最大的能力极点,实现个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具体体现在自觉性、创造力、公正度、高尚的道德、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现实的接受能力等方面。不但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善于独立思考和处事,不受或很少受物质因素影响,能完成甚至超越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受外在的强迫和约束才会努力工作。其自觉性明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自我不会明显感觉到生活和工作是一种痛苦,时间过得更快,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二)“需要层次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发挥自身的潜能,提供了很好的管理理论支撑[2]。同时,对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根据心理学需要—动机—行为关系原理,由于个人和群体的某种迫切需要才会产生获取这种需要的动机,进而表现出某种行为。这样,需要就变成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思政课教学要体现出师生的能动性,就必须把需要作为教学纽带和逻辑起点,让学生在群体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学习是生活的需要、就业的需要和自我理想实现的需要。并把这种需要变成一种客观性和持久性,而不是短暂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个体多层次性需要的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育目标方向和教学方式方法,并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以使“需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3]
思政课教学的需要包括师生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作为老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思政课的重要性,尽量让学生懂得思政课是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思想和生活引领课程。不光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等硬性要求成为学生的外在需要,在教学中更应该通过小群体互相提问、互相探究、相互体验合作的教学方式让这种学习需要由个体内在需要转变为群体内在需要。对于教师本身,也应在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随着学生群体需求欲望的增强而增强,这样才能将“教”的需要和“学”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兴趣和提高教学水平。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群体动力的创始人库尔特·卢因认为,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在需要(P)和环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B=f(P,E)来表示。卢因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团队各成员之间只要真诚平等地交谈和相互行为,就能促进每个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使得团队成员的情绪更加稳定,并增强自制力。卢因指出对群体有三种效果完全不同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并认为民主的领导方式是最恰当的,它能够通过讨论和征求各成员的意见吸收他们的看法和建议,鼓励团队各成员参与决策。而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则是协调,即在成员之间进行调解和仲裁,而不是过多地命令和干预。因此,作为领导者应创造条件使参与者能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做出贡献,给每一个人提供讲话的机会。
卢因发现,团体规模的大小是决定其成员参与程度和人数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目标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规模的大小。群体中成员皆具备不同的背景、生活环境、人格特质、价值观。他还指出与团体规模相关的“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团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为了实现团体的整合效用,即达到团体生产力大于成员个体生产力的总和,领导者必须提供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他指出,群体内聚力取决于群体成员对事件的高度责任性行为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价值共识的一致性。群体活动会产生群体压力和群体标准,以规范个人的行为和使价值理想相互影响。正常成员会接受并遵守群体的绝大多数规范,群体规范对个人会产生群体压力。个人动机和群体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性,愿意主动接受群体目标的成员一定会表现出最为强烈的需求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使群体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学习和工作。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群体动力学原理要求必须采取群体开放式教学模式,因为封闭式的个体教学是一种单向度的知识信息输出与接收,师生双方都显得消极被动。这种群体开放式教学要求教与学构成一个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多种环境因素互动产生教学生态平衡。教师应该信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作为课程教师应采取民主协商的领导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讨论,达成多数一致性,并让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高度认同和深刻理解。教学方式手段应符合学生实际,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策划者、主持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把握课堂教学原则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科学灵活地驾驭群体学习活动全局,通过有效指导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共同按教学方案有序进行,以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
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成绩差异和心理差异。通过群体学习行为形成强大的群体内聚力,促使和带动部分学习懒散的学生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氛围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小组成员互动交流是形成良好课堂生态的重要环节和体现,必须进行重点设计[4]。此外,在探究问题中,还应利用合作与竞争的方式,通过考评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各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群体控制的学习模式中,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主体,处于多元互动的状态,不仅师生间互动加强了,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更益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和教师控制的学习模式相比,其效果不言自明[5]。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观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这种管理理论部分思想可以运用于教学管理及教学方式之中。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理论内容包括:(1)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使组织成员不断产生创造性张力。(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在分析事物时的逻辑反映。(3)建立共同愿景。它是组织各成员相互沟通而形成的对组织目标价值真心追求而形成的一致理想愿景,只有有了共同愿景,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4)组织学习。每一组织中各成员通过“深度思考”和“会谈与讨论”,相互产生影响,以实现团体智商远大于个体智商之和的效果。因此,“群体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5)系统思考。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根据上述圣吉的理论观点,我们知道他所要建立的组织就是要将学习的氛围弥漫于整个团队中,并要求组织中员工的创造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6]。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充当的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的角色。领导者不只是要注重设计组织的合理结构,而且更要深入思考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念,要对影响组织发展的各个要素目标进行科学地整合;领导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不但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而且随时为实现目标愿景而充满使命感;领导者的教师角色的首要任务是对情况的真伪进行界定,协助团队人员对影响组织发展的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尽力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和系统的了解能力,从而促进个人和团队的相互学习。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每个教师,自己必须要开放,不断去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自主管理,要求组织成员自己进行现状审查,分析原因,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群体成员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学习不只是掌握书本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应用。追求以人“心”为本,强调品格第一,允许犯错误,强调反馈、调整。要求人和人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都要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思政课课内课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群体相互交流学习。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分组学习、讨论问题和案例,在课外实践教学中通过分组参观、调查和访问等多种方式,形成群体学习氛围。例如:学习型宿舍中的团队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将学习型宿舍的先进思想融入校园文化中,进而在校园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知、情、意的统一[7]。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艺术,思政课教师之间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相互学习,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平等自主的交流体现出开放性和丰富性[8]。例如,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堂课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或为某个科研项目进行深入讨论,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或为了某些学习能力滞后的学生发展而共同商榷对策措施。通过这种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使教师个体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之间形成学习型组织,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并深度会谈,探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共同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分享课程资源,集体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尝试教学改革实践,在行动中创新并前行”。[9]
[1]卢文忠.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5(2):53.
[2]徐权.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师管理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36):22.
[3]杨玲,沈平.论个体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契合——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2):43.
[4]陈茜.基于群体动力学原理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生态问题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5):81.
[5]张志巧.群体动力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应用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4,30(2):114.
[6]杜光强.学习型组织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范式与建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6):86.
[7]余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学习型宿舍”创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3):31.
[8]余章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辨证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28-32.
[9]王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与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93-94.
(责任编辑:朱 丹)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ree Theory Analyse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itiativ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AI Yangbo PAN Yo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100)
Stud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ual individual -group subjec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y by inspiring the teaching initiative in teachers can the students’ weariness of this course be really overcome. With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 Group Dynamics Theory and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heori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course, this paper can shed light on the teaching notion and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course.
Needs Hierarchy Theory; Group Dynamics Theory;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individual and group; initiative
G641
A
1009-8135(2015)06-0136-04
2015-07-23
蔡扬波(1973-),男,重庆巫溪人,东南大学博士生,重庆三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潘 勇(1968-),男,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三同三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205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