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竟楠,杨凤林,邹广万,纪秀琴,张海燕,魏中杰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脱节是传统教师教育的弊端之一.在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强调的今天,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大学与中小学的联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都在努力探索教师教育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磨练,大学的教育学院强调学生实习学校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的建设,建立了稳固的大学——中小学联系.在英国,教师教育“以中小学为基地”,重心整体下移,企图通过在中小学的学习和传帮带中顺利实现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苏格兰阿伯丁大学本科初等教育专业“伙伴关系”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就十分重视课程实施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因此非常注重发挥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非常强调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
我国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起步比较晚,目前在这方面进行积极试验和摸索的高师院校也有一些.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借助基础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或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等教改尝试着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大学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协商合作,共同参与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既面向在读的职前教师,也面向在职的一线教师,既有利于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的开展,使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实践素质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在职教师的进修和提高,实现高校和中小学的双赢.
通过该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机制,优化“校际协作、联动指导”的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运行平台和制度保障;实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导修制,创建“大学教师、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和职前教师”三位一体、多方联动的学习、研究和发展的共同体;注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高效、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大大提高师范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建立规范、有效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具体有:《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制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制度》等.
(2)实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见实习导修制,构建“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学校指导教师和职前教师”三位一体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共同体,探索多方联动的实践教学指导机制.
(3)规范、细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理论课教学形成内容和时间上的高度关联,使得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体系,达到全面性、系统性、规范性.
(4)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观察观摩、示范模仿、见实习日记、教育调查、交流汇报等)见实习方式方法基础上,引进先进方法和手段,如:集中研修、问题诊断、案例分析、教学反思、顶岗实习等,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5)形成新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做法.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教育实践技能和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由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见实习小组、学生本人构成;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
(6)制定《学生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能力开发档案》模板以及相关材料,具体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指导教师的任务、职责、要求等.
(7)探索教师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多种渠道(实习生交流总结;毕业生追踪调查;在校生座谈、问卷;教师教学反思;实习基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座谈反馈等)大量的调查研究,把脉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凝练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引进国外及兄弟院校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赤峰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实际,集思广益.先进行实践教学方案及相关制度、手册的制定,然后进行具体的实施、实验,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赤峰市红山区各中小学校长、主任及教师代表、赤峰学院2008级学生.
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小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小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和小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开发档案模板及相关材料.
目前对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将实践教学当做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二是实践教学形式主义严重,降低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
“校级协作、联动辅导”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忽视实践教学的现状,引进灵活、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感悟、理解理论,同时用理论去分析、反思实践,使得理论学习得到实践经验的浸染,实践过程得到理论的滋养.通过有序连贯的实践教学,学生将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严重脱节.实践教学仅限于零星的见习和短时间的毕业实习,其他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很少涉及.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缺乏整体的把握和系统地安排,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内容上缺乏全面性,尚未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
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主张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叉进行,探索和建立与学生理论课在内容和时间上高度关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避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两张皮”现象,实现教师教育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整合.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下,由于缺少有效指导的形式和激励机制,致使参与实践教学的各方意识不强,责任感较差.高师院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强;实践教学对于实习基地学校本身而言是一种负担,他们感觉没有利益“可图”,缺少积极配合的动力;见实习学生大多则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而已的层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甚至敷衍了事.再加上管理上不够规范和系统,实践教学形式松散,内容单调,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际协作、联动辅导,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机制,充分调动参与实践教学各方的积极性,必将最大限度地改变这种现状.
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做法,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评价主体由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学习小组、学生本人构成;并通过档案袋等形式,记录学生不同阶段教育实践能力的成长情况.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