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琛
(徐州医学院 护理学院教学与科研管理办公室,江苏 徐州 22100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论语》记录了孔子关于“信”的言论,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当前,诚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原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正日益凸显.恶意拖欠学费、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越来越多见诸于新闻媒体,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诚信缺失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突出问题之一.理性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个人诚信教育的方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被重视,说明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体现在近十几年的时间中,在此之前,虽然不可避免存在则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或诚信缺失问题,也不乏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但是终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诚信缺失出现一些整体的大的变化,并产生更为广泛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1.1 在由人组成的社会中,诚信缺失总难免是一个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现在正有一个变化趋势,即由个别现象演变为群体现象.因为,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案例逐渐增多[1].虽然有大学生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社会活跃的不断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不诚信现象的产生正在困扰大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
1.2 诚信缺失在大学生中不再作为一种道德现象被批判.大学生群体出现诚信缺失缺失现象,说明在这个群体内部的道德自我约束力下降了[2].如果说一个人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周边的其他人都主动去批评、疏离或反对,那么在这个群体中出现诚信缺失的可能肯定很小.而目前,因为诚信缺失事件的大量增减,诚信的缺失已经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强烈的反响.一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诚信并不讳言,有些时候甚至沾沾自喜,大肆炫耀.
1.3 大学从来不缺乏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课程上有思想政治课程的保证,社会事件的促进,管理上有学生工作组织、自管组织、辅导员、班主任等机构和管理者的参与.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机构和管理者经常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不诚信过程,比如迎接上级检查准备材料、组织活动、项目申报等等,而且,这些活动过程中必然有学生的参与,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参加的不诚信活动中.严肃的思想教育与与之矛盾的现实的较量中,现实总是占据上风[3].经常,这些不诚信活动是在集体荣誉、个人奉献、成长成功的名义下进行的,使得大学生更是难以分辨或抵制.
1.4 诚信缺失事件的发生难以进行相应的惩处.大学生因为是学生,学校和教育管理部分要保证教育的质量和稳定,难以对发生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惩处.比如拖欠学费或贷款,虽然拖欠,也难以按退学或留级等处理,经常到学生毕业后也解决不了问题.学术诚信问题还难以对学生进行追责,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的管理正在逐渐增强,但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目前还重视不足.至于就业中的医学简历造假、不守信用等问题,学校更是鞭长莫及.大学教育的严进宽出的现状,使得诚信缺失惩罚制度也难以系统建立和严格执行.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是单一一个原因就可以导致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大学生,总体而言处在人生成熟的关键时期,但仍然不是一个稳定的时期,各种因素,深层的与表面的,都在不断塑造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也一样,从历史到现实都必须考量.
2.1 历史因素.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文化积淀中,良莠混杂,既有以“信”为中心的优秀文化,也有自私自利的落后思想.从一些俗语中也可看出,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新思想、新风气一直深入人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全社会根除自私自利的落后思想还需假以时日.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接触这些糟粕的东西,他们还处在世界观成熟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
2.2 现实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滞后,使得唯利是图,不讲信用,不正当竞争,损人利己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影响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诚信的观念难以牢牢树立.
2.3 家庭因素.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看中孩子得高分,进名校,德育方面放在次要位置.重视孩子的竞争意识、多才多艺、勤奋认真等,但相对漠视孩子如何做人方面的教育.加之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娇惯现象普遍,孩子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自我批评意识,不能自主的在现实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如夫妻不和、离婚、父母在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等也给孩子的道德养成带来极坏的影响.
2.4 学校因素.虽然我国高校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方面还有欠缺,只是近几年才感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迫切感.目前的大学教育,在思想政治方面注重理论教育,结合实践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法律教育方面,相关课程相对欠缺,主要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一些法律基础课,使大学生不易形成诚信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的观念.同时,有些大学商业气息太浓,打着提高人文素质的旗号,办经济、法律等培训班赚钱,对学生起到了极坏的示范作用.
面对严峻的诚信缺失现状和复杂的原因,大学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中任重道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的建立,使学生在时间生活中受教育和加强自我修养,都是比不可少的手段.
3.1 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档案是用来支撑个人信用体系的各种记录和数据.通过学校各部门协作,对每个在校大学生建立一份信用档案,比如:教务处记录学生考试作弊的记录;学生处登记学生的遵纪守法状况;财务处记录学生贷款状况;档案部门负责学生信用记录的保管等[4].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和奖惩制度、毕业、就业推荐等和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联系起来,并在学校形成建立信用档案的规章制度,以便良好执行.
3.2 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制度教育学生.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信用制度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影响逐步增加,个人的信用记录正在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住房贷款、信用卡支付等等.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情况,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讲座、加强宣传等形式,因势利导,使大学生增加对这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事物的了解,使其意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5].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之前对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的知识不再是一片空白.
3.3 加强大学自身管理,创造良好诚信教育环境.大学是大学生成长的最重要场所.今年来,有关高等院校的负面新闻屡现报端,如欠贷无力偿还、虚报学术成果、招生欺诈等.如果一所大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我,不是培养人才,而是追逐经济利益,不是脚踏实地,而是盲目浮夸,不努力创造鼓励自由学术探索的环境,而是学校管理政府化、官僚化,长此以往,不但学校自身生存有危机,身在其中的学生也难以得到很好的诚信教育.若要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大学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创造和谐的校园,明确大学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初衷[6].
3.4 与时俱进搞好政治思想教育,注重社会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要把政治思想的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多种形式、富有意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当前形式下要做好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必须从多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尤其要密切注意当前社会的发展,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李小豹.缺失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杨素华,闫向东,王惠.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1(9).
〔3〕徐国峰,王爽,李忠祥.浅析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与改善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4〕王晓红.从大学生诚信危机看信用档案的建立[J].天津档案,2007(6).
〔5〕孙勤.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信用体系的建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3).
〔6〕李孔珍,张兴,马英.和谐社会的大学管理理念[J].高教探索,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