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天,张 蕊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近年来,全民体育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词汇,在这种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体育运动具有了更高的积极性.而在人们这种体育锻炼热情积极提升的同时,对于体育设施也具有了更高的需求.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分为城市、区、社区以及居住小区这四个不同的等级,其中,居住小区可以说是同居民日常联系最为紧密、也是作用最大的体育设施建设层级,对于居民的日常体育锻炼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现今部分居民居民居住小区中,其所具有的体育设施配套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到位现象,并因此对居民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在掌握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方式的应用对问题进行解决、优化.
2.1 目前,我国城市新居住小区基本上都配备有公共体育设施,但在实际走访中发现,有大部分小区没有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在小区中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规划与建设,存在着将公共体育用地更改为其他用途的情况.同时,当地质检部门在对商品楼进行验收时也没有对体育设施提出明确、清晰的验收标准.
2.2 我国目前住宅小区居民对于体育建设你活动往往具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所具有的运动热情更高.而对于部分没有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的居民来说,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工作、学习等缺乏时间,其次则是因为缺少场地,即小区中现有的体育设施还不能够满足人员的健身要求.
2.3 目前,在我国具备体育设施的住宅小区中,往往具有着以下问题:首先,设施数量少、规模小,大部分小区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并没有满足我国相关标准.且所具有的体育设施种类也非常少,在建设时具有着较强的相似性,缺少室内健身场所;其次,体育设施规格存在着较为标准化的情况,不仅缺少小区的自主设计,也没有较好的对大众体育设施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体现.而在使用功能以及利用率方面也相对较低,存在着体育设施改为他用的情况;再次,体育设施随意摆放现象较为严重,布局缺乏科学规划.而在外观方面,也较为千篇一律,居民满意度不高;最后,设施在管理、使用以及维护方面缺少规范性.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更加倾向于竞技性培训,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主要以训练与比赛为主要目的,缺少从上至下的层次性,也没有对服务基层群众的社会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不仅在硬件方面存在着缺失的现象,在体育文化、体育基层发展规划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小区规划与建设情况来说,我国现有的体育设施建设缺少应有的监管与重视,虽然目前部分现代化小区对于环境美化、绿化等方面越来越重视,但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在对城市小区进行规划时,开发商更多的是根据市场成本、收益以及需求等因素对相关配套设施进行规划与建设,而在城市相关部门方面,也没有对小区体育设施配套这项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并以此使小区中存在着体育设施走走样子、类型简单、数量缺乏等现象.
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体育设施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现今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却没有对体育设施建设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对市域、分区指标以及区域性体育设施进行确定,并没有对居住小区内部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涉及.即使存在相关内容的制定,也更多的是参照我国现有国家标准制定的,并不存在具体、有效的操作性以及指导性.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小区在城市中得到了建设.对于小区开发商来说,其为了更为快速的对资金进行回笼,较多的会以分期方式对小区进行开发与建设,并因此使体育设施配建标准出现了一定的漏洞.为了能够在小区建设过程中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很多开发商将本应当同时完工的体育配套设施推迟到小区的二期、三期进行建设,而在最终建设时也存在着体育设施用地出现较大幅度缩水、甚至是被挪作他用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规模较大小区内部本应当成熟、完善的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并因此对小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权益造成了非常大的侵害.
在部分居住小区中,虽然也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但居民在实际生活、锻炼时却依然感觉到没有体育设施可用.这种情况的存在,则是因为部分地区体育设施商业化过分运营而使得体育设施在公益性推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小区在建设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而已商业化的方式对体育设施进行管理,且在定价上非常高,并因此使很多居民挡在了体育设施之外.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会使数量非常多的体育设施实际利用率非常低、甚至被限制,而且还会因为居民无法免费使用这部分体育设施而造成非常大的浪费.
体育设施是居民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条件,对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文件、制度缺失的问题,就需要我国能够以立法的形式将小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并将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城市房地产开发时所必备的一类公共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开发商应有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同时,我国各地区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抓紧相关法规的建设,在联系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严格的施工程序以及验收标准,并将小区是否对体育设施、场地进行规划作为开发商获得土地划拨、规范许可以及房屋销售的重要依据.此外,各级政府也需要将体育设施与场地建设正式纳入到本辖区开发的统一规划之中,保证小区在开发、建设时能够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标准进行,并由当地房产部门同体育管理部门共同对其进行规划与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加剧了我国城市小区体育设施无章建设、随意规划情况的出现.对此,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能够建立起一套针对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统一参考标准,在内容方面需要对设施规格、用地规模、设施类型、设施空间、设施布局、设施功能定位、设施安全以及无障碍设施等进行全面、科学的制定,并在具体标准制定上保证灵活性同原则性并重,避免因为出现一刀切的建设标准情况而使开发商负担过大而造成手段、目标的偏差.
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城市建设、规划、体育以及国土等部门积极合作、加强配合,确实提升对于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在规划、审批以及验收等环节的力度,在对当地体育部门指导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在小区对建设方案进行上报、立项时就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其中各类指标都能够良好的满足我国相关标准设计要求.而在项目建成、实际验收时,也需要做好不同指标的测量工作,如果经过检查发现小区存在指标没有符合要求,则坚决不通过验收,不为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督促其能够按照相关标准对体育设施与场地进行建设.此外,也需要积极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监督机制,在体育设施建设完成之后,要保证其不能临时更改为非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用途,如果存在该类问题,一经发现则需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通过该种该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开发商进行良好督促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更好的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与维护.
对于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资金来说,其应当由政府、开发商以及购房者这三方面共同投入.其中,开发商是小区的开发者以及受益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投入资金为小区居民体育活动提供设施与场所;政府方面,是城市社会的主要管理者,有责任为城市居民提供体育服务与设施;而购房者是小区建设资金的承担者,在房屋购买时就已经对体育设施的资金进行了支付.此外,在由住宅小区提供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之外,也可以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金的方式在小区内建设私营的体育场所,对于这部分场所来说,则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运行,以此使居民能够在面对公用、私立两种体育场所时能够根据其自身需求作出适当的选择.
目前,城市住宅小区体育场所与体育设施一般都是由小区物业进行管理,在很多物业公司中,其由于专业体育指导人员以及体育设施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实际对小区内体育设施进行管理时往往会存在着管理水平低、设施利用率低等情况.对此,就需要小区物业公司能够积极从社会中引入一批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以及体育设施管理人员,使其能够为小区体育设施提供更为专业的维护与管理,并能够在居民日常运动时为其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在使小区居民体育活动具有长期性、安全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居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度.
可以说,在我国现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小区体育设施对于城市居民全民体育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文中,我们对城市居住小区体育设施配套的优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相关部门能够联系实际,在把握问题所在的基础上以针对性方式的应用更好的促进城市小区体育设施配套优化.
〔1〕于秋芬.社区体育运动开展中权利冲突分——以广场舞纠纷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4(02):83-87.
〔2〕杨宇辰.全民体育背景下老年群体运动健身及相关问题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93-94.
〔3〕余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借鉴及对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01):110-112.
〔4〕张华君.城市居住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24):99-102.
〔5〕许月云.泉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2):112-116.
〔6〕郑柏武,罗丹.城市绿化带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