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恩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根据文化多样性观点,每种文化都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正是由于文化种类的多种多样,才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因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糅合体,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意味着对民族的尊重,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民族平等的重要表征。少数民族文化是在不同民族环境和不同地域中形成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是民族民众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当前的民族教育采取了双语教育、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等多种民族文化教育举措。[1]虽然民族文化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被冷落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民族年轻人脱下民族服装,不会说母语,不了解民族习俗,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保护的形势总体上仍然十分严峻。学校教育是当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路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严峻从事实上说明了当前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还存在一定缺口,因此学校教育路径中的民族文化教育需要整体审视,在根源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不同,共存于中华文明这个整体观念的范畴内,形成了中华一体格局内的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局面。民族文化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来发展和完善,但是归根到底,民族民众需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跨文化学习和交流,民族文化意识是文化学习中的主导思想,不能喧宾夺主,用外来文化来取代民族文化在民族民众中的主导位置。只有民族民众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意识,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认知和了解,才有可能把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而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民族民众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意识的碰撞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建立在现代经济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形态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民众所接受。因此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民族民众的衣食住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服饰被大众化的衣服所取代,成为只有在庆典和节日期间才能展示的表演物品,部分民族建筑被地板砖和现代装饰所取代,民众对于传统民族习俗的参与兴趣越来越小。民族民众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变化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越来越多的民族年轻人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众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意无意的冷落,实际上就是民众民族文化意识淡薄的表现。民族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与社会环境机制有关,在现行的社会环境下,民众的审美取向也在发生转变,民族民众与外界的频繁交流,潜移默化中也形成了审美上的转变。另外,包括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的各种社会机制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及实际上的操作行为也使得民族民众无意识中逐渐远离了民族文化。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趋向,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但是民族民众的文化意识并不是不可改变,因此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加强对民族民众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2]
通过学校教育来加强民族学生民族文化的本位意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实现,最重要的是,要使民族学生能够建立起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此前提下,首先,需要在教育中建构民族学生的民族身份认知,使其对民族这一理解从抽象的概念认知到具体化的民族关注;其次,在教育中通过民族实践及民族文化的分析来使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所了解,了解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所在,最终使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在民族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清晰的认知。在民族学生对民族身份及民族文化各方面有所认知的基础上,民族文化意识的种子自然播撒于民族学生的心灵土壤中。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意识概念的建构和强化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打下良好的观念基础。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工艺、风俗、体育、服饰等各个领域都有民族文化存在,抽象的民族文化在民族生活中是具象化的存在,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的传承发展和保护,而是对于各种文化形式的传承学习和发展,要通过教育达成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目标,就必须使民族学生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素养,使民族学生认知理解和掌握各种物态化的民族文化形式,只有这样,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素养基础上,民族学生可以进入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语境中,理解其中的语言含义和目标指向。通过教育来提升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从内容上来讲,主要是有关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学、民族服饰、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艺术等方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涉猎到民族文化相关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其建立起整体的民族文化概念,形成相应领域的文化素养。[3]
就学校教育的具体操作而言,可以按照民族文化的表征特点,从形式、内涵、实践方式等方面来进行。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形式方面,民族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对各种表现形式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在意识思维中建构起基本的民族文化框架;其次是民族文化的内涵,相对于主流文化及其他西方文化,民族文化显得有些弱势,但是弱势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价值不必要肯定,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是民族先民在各种历史过程中总结的智慧结晶,民族文化之所以传承千百年而不衰,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人类最本真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时至今日支撑着民族民众历经岁月坎坷,因此民族文化的厚重和纯粹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4]在教育过程中对于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提升必须关注各种文化形式下的思想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诠释是培养民族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问题。最后是民族文化实践方式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民族文化形式的形成都是因民族民众生活的需求而产生,实践是民族文化产生的根源,因此要在教育过程中提升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就必须使教育回到民族实践中去,通过教育和民族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民族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并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现有民族教育中的民族体育、民族舞蹈等与民族实践相关的课程便是教育对民族文化实践方式的具体应用,只是这种文化实践方式的实施在现有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要提升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必须从广度上扩大这种文化实践方式的应用,使民族文化的各种具体形式都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关注,通过学校教育的路径,使得民族文化更多地为民族学生所掌握和理解。
民族民众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方式可以分为被动参与与自觉参与,被动参与是在外力作用下不得已而为之,借助外力来达成质变显然是不符合事物的逻辑发展规律,因此这样的被动参与行为缺乏持久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被动参与不同,自觉参与意识是民族民众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关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自觉主动参与行为,意识支配行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和保护意识将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形成一个长久的自觉调整机制,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归根结底依赖于民族民众的自觉参与。政府和相关社会机构的推动和引导只是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外力,民族民众的自觉参与才是民族文化发展保护的源动力。基于文化自觉意识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的源动力作用,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要把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作为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对于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民族文化教育系统机制的建立,民族文化涉及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要建立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不但要使民族学生认知民族文化,还必须对民族文化的各种内涵进行挖掘,使得民族文化以整体的面貌出现,而不是局部的细节或零碎的片段。只有在对民族文化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文化的历史影响等有关文化的来龙去脉进行系统梳理,使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作用有充分的认知,才能使其在心目中形成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第二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长期性,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非一朝一日之功,而是在于日积月累的重复,这一点从民族文化的代代传承发展就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由于民族民众的需要而产生,民族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民族文化意识也就融入民族民众的血液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自觉而天然,而在当代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众生活的关系逐渐分离,民族文化不再是民族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成为装饰或者点缀,民族文化与民族生活形式上的分离,使得民族学生天然而来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不复存在,因此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基于学校教育来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要建立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弥补当前民族教育的目标缺口。
文化是民族的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基于不同的思维和价值观,因此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所在,有了共同的民族文化,才有共同的民众思想基础。在一致观念认可的基础上才有了族群和民族之分,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便是对民族的认同,建立在民族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认同才是真正的民族认同,没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认同便无从谈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就失去了可行性前提。文化认同的问题主要是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民族文化认同所回答的是谁和自己具有共同的祖先、宗教、语言等,民族文化的认同实质上是对民族基本价值观点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关乎着民族精神的延续。[5]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在于民族民众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坚守,这样的内涵和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一脉相承,因此基于教育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就必须把增进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一项基本的民族文化教育任务来完成。
学校教育过程中对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客观认知理解,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基础、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各有不同,因此每个民族文化所发育的程度也不同,文化的核心在本质上有所区别,因此对民族文化教育而言,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把文化的客观发展及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及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强调,使学生对自身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处境和位置有清晰的认知,并对文化的意义有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生成真正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其次是对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的观念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其他文化成分吸纳的过程,每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是文化的自生自长,总是要或多或少地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才能使文化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和充实现有的文化状态。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大多有自然屏障,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对而言更需要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才能形成新的生机,现实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交流融合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增加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必须使民族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民族文化交流观念。[6]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是民族民众对民族文化认可最直接的情感反应,只有在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基础上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举措才能得以坚持下去。
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教育路径下的民族文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目标的达成方面还存在一定调整空间,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关系着民族文化未来,以民族学生为切入点,加强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升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推进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增加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将有效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1]董建稳.文化多样性下的民族教育探索与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5).
[2]董 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郭凤鸣.迷失与抉择——民族教育中的文化选择[J].前沿,2010,(24).
[4]滕 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卿 臻.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J].前沿.2010,(7).
[6]林 庆,李 旭.多元文化共存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