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现状与对策

2015-03-20 18:45沈丽巍宋国庆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妇女情感农村

沈丽巍,宋国庆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论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现状与对策

沈丽巍,宋国庆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农村留守妇女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特殊女性群体。她们的情感因夫妻间的分离而发生倾覆,以致影响家庭、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格局、建立妇女互助组织、提高留守妇女道德水平、增强留守妇女法律意识与利用网络通讯方式等措施是使农村留守妇女走出情感困惑的有效对策。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问题的解决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新农村建设

社会需要发展,人类更要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党和国家秉持这种自然的客观规律而推出的一项治国方针。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男性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农村的人口状况和人群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留守妇女就是在这种变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留守妇女数量更是逐年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一、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界定

情感需求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主要指人在某一时期对某种情感有所期盼,并强烈地希望从某个特定对象身上获得情感满足的精神状态。情感需求得到及时关注和满足,可以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情感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孤独、无望、自卑和寂寞,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心理崩溃、心理扭曲等心理障碍,后果不堪设想。留守妇女在中国农村生活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她们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对安全感、幸福感、尊重感等情感极度渴望,却又得不到及时满足,其精神负担和身心状况长期被忽视。

二、农村留守妇女情感现状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1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人数约5000万人[1]。留守妇女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人经常感到孤独、烦躁、焦虑,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承受着巨大压力

农业生产、家务劳动、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日常开支、处理邻里关系等因素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压力的源泉。中国农业大学的《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的家务劳动、农业生产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5%以上[1]。农村的经济收入有别于固定工资收入,且留守妇女的丈夫们的工作一般不稳定,工资多是年结性的,所以日常生活开销的压力只能落到留守妇女的身上。丈夫外出期间,留守妇女必须独自承担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重担。尤其在农忙时节,留守妇女要独立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

(二)农村留守妇女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繁重的生产劳动、与丈夫长期分居等种种因素导致留守妇女生理、心理健康受损,大部分留守妇女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经济原因,她们往往采取小病拖、大病挺的办法;即使如今农村已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也很难让她们主动到医院进行体检。甘肃省妇联于2009年对甘肃省留守妇女展开的调研显示,高达 72.2%的留守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和关节疾病[2]。在家庭与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妇女演绎各种各样的角色,更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此外,长期的性压抑也使女性身体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生理健康。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69.8%的留守妇女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感到焦虑[3],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农村留守妇女与丈夫长期分居,婚姻关系弱化

据甘肃省妇联2009年的调查,留守妇女的丈夫平均每年回家 2.6次,夫妻沟通方式主要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2]。从法律上讲,婚姻是配偶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长期的两地分居,导致留守妇女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实现,从而影响婚姻生活的稳定、和谐。同时,外出务工往往会使丈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婚外情和家外有家的现象,不仅伤害了留守妇女,也弱化了原有的婚姻关系。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和单元,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必要条件。以分居为主的婚姻模式不利于夫妻双方的感情交流和沟通,甚至造成家庭的残缺不全,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四)农村留守妇女安全感普遍降低,精神负担重

当前,农村正处于因社会的急剧转型而发生深刻变化的状态中,以乡土性、稳定性为特征的传统静态社会、熟人社会,正逐步被以流动性、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动态社会、陌生社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传统静态社会中以人情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也正逐步被以物质利益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代替。人际关系的变化,使深谙传统静态社会的留守妇女在生活中失去更多的社会人际支持,对她们的本体性安全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使其精神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显示,留守妇女的“孤独”情绪最为显著,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1]。此外,丈夫远行造成的长期“不完整”的家,也使留守妇女在生活中的安全感远远低于非留守妇女。

三、农村留守妇女情感危机对策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危及农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今年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4]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打破城乡二元格局,避免夫妻两地分居

在2013年,我国有大约2.69亿青年和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5]。他们离开了老人、孩子与妻子,造成了农村中的“三留守”问题。追根溯源,农村“三留守”问题正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所以,要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问题,就必须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模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认为,“留守妇女产生的根源是中国长期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模式决定的,是广大的农村家庭为了家庭更好地获得经济收入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和牺牲。”[1]只有实现具有大、中、小层级特点的城镇化目标,才能让农村的绝大多数夫妻以完整的家庭形式进入城镇生活,避免牛郎织女式的生活悲剧重演。

(二)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转移情感压力

当地政府或妇联可以组织和领导留守妇女,以自愿互助、方便就近为原则,积极探索和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协会与合作社,转移留守妇女的情感压力。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在全国妇联十一届二次执委会上表示,深化妇女议事会、留守妇女互助组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妇女群众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6]。各种形式的留守妇女合作组织能够把农村闲置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经济收入,提升留守妇女的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同时也能够转移留守妇女的生活重点,降低其孤独与苦闷感。

(三)实施文化健康工程,提高留守妇女道德水平

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全国妇联万名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妇女中,18岁至64岁的女性中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仅占18.2%[7]。偏低的文化水平缩小了留守妇女看待问题的视野,使其不能理性处理情感问题。因此,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层次,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通过建立农村文化站或开办农家书屋等活动,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尤其是年轻留守妇女多看书看报,消除消极情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留守妇女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婚姻伦理观念,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防止婚姻、家庭的破裂。

(四)增强法律意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留守妇女普遍缺乏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内心中常伴有恐惧情绪。近些年,农村留守妇女遭强暴事件屡有发生,但法律意识淡薄、旧有观念束缚、怕报复心理等因素使她们大多选择忍气吞声。增强留守妇女法律意识,能够使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消除恐惧心理。另外,留守妇女面对生活中的经济、劳动、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常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所以,加强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够减少她们的内心疾苦,使其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利用网络通讯方式,弥补留守妇女情感需求

留守妇女与丈夫长期天各一方,缺乏夫妻间的情感沟通与抚慰。电话通讯方式虽然给夫妻间的沟通带来便利,但其作用毕竟有限。如今,网络通讯已经走进农村的生活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相比2012年略有提升[8]。农村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留守妇女与丈夫的“见面”带来了便利。夫妻间的“相互见面”,使双方都会有对方就在眼前的感觉,能缓解因久未谋面而带来的相思之苦,有效弥补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

总之,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问题是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留守妇女情感问题不仅是单个家庭的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农村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因此,全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求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与办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1]王笛.中国致力于破解农村留守妇女困境[DB/OL].(2013-03-07)[2015-01-23].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3/07/22852623_0.shtml.

[2]吴晓燕,李夏.甘肃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调研表明: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堪忧[DB/OL].(2009-12-22)[2015-01-23]. http://www.farmer.com.cn/wlb/nmrb/nb2/200912220026.htm.

[3]张尚初.调查称超六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DB/OL].(2012-03-16)[2015-01-23].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2/03-16/3748101.shtml.

[4]王莹.农村改革发展,让“空了心”的亲情重新归位[DB/OL].(2014-03-11)[2015-01-2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1/c_126251617.htm.

[5]徐恒杰.农村“三留守”:难题如何求解?[DB/OL].(2014-03-11)[2015-01-23]. 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403/t20140311_945471.htm.

[6]黄小希.全国妇联:2014年全国新增3.3万多个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DB/OL].(2015-01-12)[2015-01-23].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1/12/c_1113962608.htm.

[7]许雪毅.来自“386199部队”的你——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问题备受代表关注[DB/OL].(2014-03-04)[2015-01-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04/c_119596839.htm.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17)[2015-01-23].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7/17/c_125023329.htm.

2015-02-02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2E100)。

沈丽巍(1975- ),女,吉林农安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新农村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913.68

A

2095-7602(2015)05-0041-03

猜你喜欢
妇女情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