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贵州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探寻西南古老的神话王国
——李子贤活形态神话研究述评
陈丹
(贵州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摘要:李子贤先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神话学复兴以来涌现出的成就卓越的职业神话学家之一。他长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的研究,以其严谨的学风、务实的精神和深厚的学养为中国的神话体系的建构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
关键词:活形态神话;研究;述评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神话理论传入我国后,活形态神话研究也随中国民族学的拓展而得以迅速兴起。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的30年中,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的神话学研究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神话研究被迫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神话学独立学科地位的恢复和大规模民间文学普查工作的开展,中国活形态神话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以李子贤、张振犁、富育光、孟慧英、刑莉、杨利慧等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神话学者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以锐意开拓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广泛学习借鉴西方神话学理论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丰富的中国活形态神话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形态神话研究范式,丰富和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活形态神话理论,把活形态神话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李子贤先生是这个浪潮中重要的领军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尤其是活形态神话的研究,为中国神话体系的构建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子贤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就开始致力于民族文学的研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辛勤探索中,他始终坚持田野考察,勤于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他又开始与钟敬文、袁珂、伊藤清司、君岛久子等中外神话学家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这使他对中国神话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79年8月,李子贤先生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活形态神话刍议》,标志着他的研究从此进入神话学领域。1987年8月,李子贤先生在《思想战线》第六期上发表了《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一文,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次年,李先生在《思想战线》第一期上发表了活形态神话研究的重要成果——《试论云南少数民族洪水神话》,赢得同行们的赞赏,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神话学研究中的地位[1]。此后,李先生成果不断,很多思想和见解对中国神话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观李先生活形态神话研究的学术实践活动,除了对具体的神话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外,他还对活形态神话基础理论研究及活形态神话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了卓有建树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极富成就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神话与文化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探索
将神话置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重视对神话与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的思考与探索一直是李先生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他自觉地学习和借鉴英国功能学派神话理论加以运用并最终实现了对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早在1987年发表的《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一文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萌芽。该文运用西方神话学理论,尤其是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神话学理论对佤族诸多神话与猎头习俗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对活形态神话的产生、保存、发展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信仰、历史文化的关系,活形态神话与民族节日、宗教仪式的紧密联系以及神话形态与心理机制的关系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不仅将神话置放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中来考察,而且突出了社会生产力在神话产生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又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神话理论的合理成分,在活形态神话研究方面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李子贤先生这一学术成就很快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为此,当时的日本神话学研究权威刊物就设专节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随着田野调查和研究的深入,李子贤先生对该问题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要想准确把握神话的本质特征,就必须从整体上,动态地把握各种神话形态之间的联系及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如果我们把神话视为一个处于变化状态中的‘活体’,那么,神话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母体’。‘活体’与‘母体’之间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处于某种平衡、协调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当‘母体’发生某种变化时,‘活体’总是及时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母体’的变化。一旦‘活体’赖以存活的‘母体’消失,‘活体’也就无安身立命之地了。然而,神话作为族群价值体系的表征,它又有维系乃至强化‘母体’存在的功能”[2]。他的这种认识既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神话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维系和强化功能的观点的合理成分,同时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神话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关系。为我们动态地分析和认识神话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流变规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借鉴。
(二)对神话存在形态的研究
神话形态的划分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泰勒把对神话的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文明社会中的“遗留物”和原始民族的心理状态——“万物有灵观”去探寻神话的内涵,而马林诺夫斯基则由于对神话所作的田野考察仅限于单一的、无文字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岛民社会,因而都没有对神话的形态进行必要的划分。李子贤先生从西南民族多元文化及各自发展状态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数十年田野考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对神话形态认识的突破。他认为,由于自然环境的立体性、经济形态的多样性、文化基因的丰富性、族群构成的复杂性等因素,导致西南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参差不齐和文化的多元性,也致使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存在状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征。他们传承的神话里不仅可以找到与克罗布里恩德岛民社会中存在的类似的那种“原始的”活形态神话,而且还能找到已步入文明社会的有文字民族才可能具有的文献神话,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口承神话。
李子贤教授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首次界定了活形态神话的基本概念并明确提出活形态神话是神话的典型形态的重要观点。他指出,活形态神话是“与特定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保持着紧密的有机联系,并被人们视为‘圣经’而具有神圣性、权威性的神话”。[3]83“如果将活形态神话视为神话的主体,那么其他各种存在形态的神话则是这一主体的变体。”[4]他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神话的基本结构,将神话的内在结构划分为外壳、中质和内核三大系统。认为“活形态神话从属并独特地表现着一定的文化这个大的系统。……上述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体现着这个大的文化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特征”[3]87。他将文献神话与活形态神话的内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活形态神话内在规律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于当时的中国神话学界来讲是十分了不起的突破。
近年来,李先生通过对各种生活形态的神话的考察,以及对各种文献神话的辨析,对这个划分标准进行了反思和进一步的补充、深化,将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划分为:“(1)与宗教祭仪紧密关联、与信仰系统完全重合而在祭仪中展演的神话……(2)在丧葬仪式上由祭司吟诵的神话……(3)在传统社会中,通过老人(歌手)讲述(吟唱)出来,指导人们规范思想、行为模式的神话……”等9个存在形态[2]。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从动态的眼光来认识神话的本质,弥补了过去划分标准的不足。他对神话9个生活形态的划分的归纳牢固地植根于第一手材料,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神话的形态划分问题上,李子贤先生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神话理论并实现了活形态神话理论的中国化,使得我们可以以更广阔的视野、动态的眼光去审视神话,探究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揭示其内部特征。此外,他还从神话结构的历时性变化和总体上的多向度发展演进两个维度对神话的动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深入的分析,纠正了马林诺夫斯基因过于注重对神话在现实中社会功能的考察,从而静态地、客观地、共时地观察、研究神话,却忽视其主观性和动态性所带来的形而上学的偏颇。
(三)活形态神话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神话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是探索神话文化内涵和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李先生将比较研究法运用于日本“记纪神话”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的比较研究,去复原和发掘神话的原初形态。他在《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日本“记纪神话”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之比较》一文中对中日神话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中国西南与日本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古文化要素及神话母题,西南少数民族至今仍存活着吟诵出来的神话史诗,与“记纪神话”有某些相似之处,二者不仅在内容上有许多共同特点,而且都具有若干活形态神话的特征。“云南与日本曾经有着相似的自然生态系统与文化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活形态神话还原日本‘记纪神话’写定前后的原始面貌和存活形态”[4]。这种根据后进地区活形态神话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活形态神话的关系,通过对照两个分属不同民族但有着大致相同内容的神话,来复原处于先进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在远古时代社会面貌的基本特征及活形态神话在写定前的基本形态的做法,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对古典进化论学派“以今证古”学术主张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李先生对研究材料的选取、运用和对结论的总结始终秉持了科学而谨慎的态度,坚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精神,在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观点独到,结论令人信服。
(四)活形态神话研究的新型多维视角的开启
神话是综合性极强的古老文化事象。神话的这种本质特征在西方很早就为人们所洞悉。数百年来,很多学者都曾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他们从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对神话进行文化内涵的诠释与探讨,取得了可喜成就。神话学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影响,中国神话研究获得了更多用于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这些研究方法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也是将来神话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方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神话的存在状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神话流传、变异的重要影响。因而神话学的研究一直缺乏一种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对神话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行行之有效的整合的学术视角。长达半个世纪的辛勤探索使李先生对该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田野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他提出:要把握神话的特质,就必须从整体上,动态地对神话进行考察。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神话的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以及二者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2]。他将活形态神话放在全部形态的整体背景下考察,既关注到了活形态神话与其他形态神话之间的联系,也考虑到了其自身的特质。尤其是对神话的存在形态也作了层次上的划分,为因过去总是只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固步自封地研究神话而一直被“神话何为”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的神话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此外,李先生通过对各种生活形态的神话的考察,以及对各种文献(书面)神话的辨析,总结了神话的9种形态,并分别从神话的载体与分类、神话的构成要素、神话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神话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外在制约因素等角度对神话,尤其是活形态神话的特质与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马林诺夫斯基因过分强调神话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变迁对神话发展的影响而带来的理论上的缺陷。
李先生在《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角》[2]一文中总结了神话的6大要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活形态神话的界定标准,“活形态神话相对于其他存在形态的神话而言,则具备了神话的各种要素及最基本的特征,如果将活形态神话视为神话的主体,那么,其他各种形态则是这一主体的变体”[2]。这个界定标准的提出体现了李子贤教授对活形态神话本质特征认识的深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文中突出了信仰体系和价值取向在神话黏和文化生态环境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些观点为我们在动态结构中把握神话的精神实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借鉴。在该文中李先生以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分析神话的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内外动因,尤其是神话的存在形态与文化生态的相互联系。文章资料详实、丰富且具有代表性。该文的面世标志着李子贤先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近年来神话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难得的上乘之作。
(一)始终坚持对神话典型形态的研究
李子贤长期从事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他对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他始终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坚持将“活形态神话”作为神话的典型形态来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还在“中国神话贫瘠论”的误导下埋头汉族文献神话资料的梳理、校刊和考证的工作时,他就明确提出了这一重要的观点。李先生独到而清醒的认识使他避免了其他非科学的神话研究思想对他的干扰,也让他的研究始终保持着青春与活力。这种认识是十分可贵的,在国内是十分少见的。李先生的这一科学认识已被30多年来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所证实。由此,李子贤先生被学术界誉为“西南活形态神话研究第一人”。
(二)深耕本土,视野广阔
在研究方法上李子贤先生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他始终坚持并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从宏观上把握西南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各个族系之间文化的交流、融汇,进而把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王国的探寻纳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史的总体格局中加以认识。
基于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热爱及其在东亚、东南亚古文化体系中特殊地位的深刻认识,使得李子贤的学术研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熟悉李先生学术著作或治学经历的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学术研究的这一重要特色。他常告诫学生:只有深耕本土,才能放眼世界。必须把认识本土的文化作为一个支撑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李先生近年的很多高水平的重要著作和论文,如《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1991年)、《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主编,2001年)、《东亚文化格局中的云南文化》(1999年)、《被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日本“记纪神话”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之比较》(2000年)、《冲绳神女组织探源——冲绳神女与云南少数民族祭司的比较》(2001年)、《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2006年)等等,都是来源于他长期立足本土文化的研究和对本土文化的珍爱、熟知、厚积薄发的结果。
(三)勤于田野调查,重视实践
对于神话学研究来讲,田野调查不仅是研究方法,更是方法论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基于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实际情况、活形态神话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深刻认识,他广泛运用了田野调查方法。从1962年起至今,除因政治原因被剥夺了学术研究的机会外,在其余的时间里,即使在十分艰苦的岁月中,只要条件允许,李先生就始终不渝地坚持对民族文学进行田野调查。李先生还曾经多次到国外进行田野考察:日本本岛及冲绳地区、美国印地安保留地及中南半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直到现在,虽年过70,仍不辞辛劳地奔走于祖国西南的山山水水。这充分体现了李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宝贵精神。李先生在田野调查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在国内同行中是极为罕见的。
(四)博采众长、独立思考又与时俱进
李先生对神话的研究不仅学习、继承了西方的神话学理论和方法,还继承、吸收了“五·四”以来中国神话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学习、借鉴了日本、韩国、港台及东南亚等地区同行们的治学经验,更自觉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附和他人的学术观点,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辨是非,汲取精华,弃其糟粕,走自己的路。这使得他的研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李子贤先生神话研究不仅具有宏观的学术视角,而且具有微观的精细周密的思辨。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善于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神话进行综合研究。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对西方人类学各学派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谙熟,也可以看到他对其他西方社会科学的深厚学养: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生态学、文化学、宗教学、文学……只要有利于促进神话研究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李先生总是以包容的胸襟,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使得他的研究立论新颖,视角独特,有较强的理论穿透力,体现了李先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从大学时代起,李先生就在著名学者张文勋先生的耐心指导下系统阅读民族文学的学术专著。后又在袁珂、钟敬文先生的认真指导和精心培养下主攻神话学。从1970年代中期起,李先生又开始了与日本、前苏联、韩国、港台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神话学家们(如李福清等)进行学术交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负笈日本,到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投伊藤清司先生门下进修,并与大林太良、御手洗圣、白鸟芳郎、君岛久子、宫藤隆、西胁隆夫、小岛樱里等著名学者进行频繁的学术交流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广阔的视野深化了李先生对神话研究的认识,也使得他在文化观上克服了本位主义的狭隘。此外,他还善于对具体问题作缜密而细致的思考。如上述对不同形态神话内在结构的比较、对神话9种生活形态的划分等等,都充满了精细、周密的思辨。
李先生在长达60年余的学术实践中融认识、实践和思辨三维为一体,身体力行,以战士的精神和激情将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全部投入到西南神话王国的探寻之中,为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构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敢于扬弃与时代发展不和谐的东西,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因此,李先生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开放的体系,是他为后辈学人留下的一宗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不断充实。
参考文献:
[1]刘锡城.新时期的民间文学(13)[EB/OL].[2007- 05- 30]. 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2890.
[2]李子贤.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3):58- 66.
[3]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李子贤.被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日本“记纪神话”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之比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0(1):74- 79.
(责任编辑娄自昌)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lm of Living Myth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eview of Mr. Li Zi-xian’s Academic Thoughts
CHEN D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550018, China)
Abstract:Mr. Li Zi-xian is one of the most professional and accomplished mythologists emerging in the 70’s of the last century since the Chinese mythology revitalized. He has committed to the study of living myths of southwest minorities for a long time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yth system with rigorous and realistic attitude in study and profound knowledge. It is worthwhile for us to study and summarize his academic thoughts and theory achievements.
Key words:living myth; study; review
作者简介:陈 丹,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师,博士。
收稿日期:2014 - 09 - 01
中图分类号:I207.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5)04 - 0030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