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君,花俊国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国奶业如何抵御“寒冬”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王利君,花俊国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编者按:2015年初,我国北方部分省市又出现了继2005年倒奶事件之后的又一次“倒奶事件”,使中国乳业再次遭受重创。本文约请相关专家,通过对此次倒奶事件进行分析,系统总结了本次“倒奶事件”的主要特征,然后基于经济学视角从8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和根源,最后提出了解决“倒奶事件”发生和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2000年以来,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剧增。奶业作为基础薄弱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更快,使乳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乳品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乳业丰厚的利润吸引众多的民营资本进入,乳品行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拉动了我国乳业进入了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期,乳制品销量“跳跃式”剧增。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既有供给与需求失衡带来的争抢奶源问题,也有倒奶杀牛等问题的出现。2015年初,我国北方部分省市又出现了继2005年倒奶事件之后的又一次“倒奶事件”,并且迅速在整个奶产品行业蔓延,企业牛奶收购价狂跌,许多奶农含泪“倒奶杀牛”,使中国乳业再次遭受重创,奶农利益受到巨大损失。这也又一次暴露了中国乳业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中国乳业发展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奶业危急之时,找准问题的症结,对我国乳业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事件爆发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由于我国的地域广阔,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不同类型的地区各具优势,因此此次“倒奶事件”对原料奶生产的波动必会存在区域性差异。就此次倒奶来看,在北方主要出现在华北东北地区,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其次是山东、河南、青海等;而素来坚挺的南方市场广东、江苏等地也受到不同程度冲击,总体看,区域性特征比较显著。此外,在同一区域又呈现出不同景象,像内蒙古、青海省市的一些养殖企业,由于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与奶农签订长期合同,制定价格保护,在空间布局上形成集聚效应,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倒奶事件”鲜有发生。
1.2原料奶价格下跌幅度大
从国内市场看,自2014年2月开始,生鲜乳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014年12月第5周(采集日为12月31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75元/kg,同比下跌9.9%。根据农业部对482个生奶固定观测点1至9月份的价格调查,奶价已从4.26元/kg降至3.84元/kg。从国际市场看,自2014年初起,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牛奶产能的增加,俄罗斯实行进口禁令,国际市场牛奶供大于求,奶价大幅下行,新西兰、欧盟等一些主要供应地的原奶价格跌幅达40%,年初新西兰进口奶粉完税价格在每吨5.5万左右,现在价格则在1.8万~1.9万之间。无论从国内或国际看,原料奶价格下降的幅度都是比较大的。
1.3事件爆发与消费季节存在关联性
原料奶的生产和消费与其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一样,都呈现季节性的特征。生鲜乳供需也存在着季节性不平衡,一方面冬春气候凉爽,是奶牛的生产旺季,奶牛产奶量提高,且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天气、疫情比较稳定,奶牛日产量同比提高,各乳品企业的奶量十分充足,再加上近几年来迅速增加的牧场进入盛产期,生鲜乳供应充足;而同时冬季天气寒冷,是乳品行业的需求淡季,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对生鲜乳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两相矛盾,以致出现生鲜乳市场供大于求。
1.4事件爆发与进口奶粉量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伴随国内乳业与国际接轨程度越来越深,国际市场价格对本土企业影响越来越大。今年以来进口奶粉大幅降价,全球乳制品企业的采购数据显示,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达30%~4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至9月,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达24.64万吨,同比增长70.8%。而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kg,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同时,2015年1月,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相继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由此看来,此次事件的爆发,与进口奶粉的量与价高度相关。
“奶农倒奶事件”折射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奶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低,传统小农生产散户养殖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二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奶价的冲击。由于国内牛奶质量与发达国家的牛奶质量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竞争力不强;三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片面追求政绩,忽视需求增长和外部因素影响,只重视数量增长,忽视发展的质量提高,等等。除此之外,本次“奶农倒奶事件”的发生原因,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2.1国内市场消费乏力,出现供求失衡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主要表现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和交换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在市场化比较充分的奶业,价格指挥棒是奶业生产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推手,鲜奶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上下波动,奶业需求主导的模式决定了奶农的成本可能会面临与价格倒挂的情况。这一轮的杀牛倒奶风波,一方面是上游奶源供应量持续增长,主要表现为一是奶荒之后,国内养牛跟风势头强劲,积极引进国外良种奶牛,奶源供不应求的情况逐步扭转为供大于求;二是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进口奶粉激增。2014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奶粉88.4万t,同比增长20.2%,再加上2014年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长5.2%,造成近期奶源相对过剩;三是乳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生了新产品的出现,突破了乳制品保质期短、销售范围小的瓶颈。另一方面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相对疲软,近期我国乳制品市场低迷,增长缓慢。2014年1月至10月乳制品总产量2198.8万t,同比下降0.04%。消费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导致原料奶出路不畅,乳品企业不愿意敞开收购;供大于求,乳企处于买方市场背景下,奶农的议价能力被大大削弱,在收不抵支的形势下,奶农基于理性选择,只有“倒奶杀牛”。
2.2进口奶粉质优价廉,冲击逐年增强
我国加入WTO之后,乳品行业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显著特征。我国乳制品供应与国际关联度较高,国内生产受国际乳制品价格和进口数量影响较大。2008年至2013年,我国进口乳制品从35万t增至159万t,年均增长35%,特别是进口奶粉从10.1万t增至85.4万t,年均增长53%,奶源自给率从95%降至78%。价格方面,国际原奶价格从2014年3月开始下跌,至今跌幅近40%,由于我国现在对奶业的标准制定较低,对复原奶太宽容,刺激了乳企扩展海外奶源,进口奶粉、鲜奶进入中国市场,必然会给中国奶业产生冲击。此外,国际奶价持续下跌,乳企间的竞争比较激烈,有的企业的产品是用进口奶或奶粉,有的企业则用国产鲜奶加工,在进口奶粉和常温奶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下,对使用国内鲜奶的企业来说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不少企业纷纷采用进口奶粉还原巴氏奶、酸奶等;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条件、养殖环境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欧盟国家对乳品增加补贴,国产牛奶的质量确实比不上新西兰等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在市场整体过剩环境下,进口产品一向具有良好的质量和信誉,国内分散的奶农自然敌不过奶业生产巨头,企业出于降低成本、扩大竞争优势方面考虑,必然会选择质高价低的国外奶粉,这也是基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2.3奶农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倒奶事件”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奶农家庭式、分散养殖方式与市场需求信息脱节的矛盾,奶农分散性、自发性、盲目性、缺乏市场意识,受小农生产经营观念影响,往往是奶价高时,一哄而上,难以有效对接市场供求信息,存在盲目跟风缺陷。据中国奶业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1500多家乳品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日处理鲜奶能力低于50t的小企业,平均年加工奶量只有7000t左右,产品单一,成本较高,竞争能力弱。[1]而国外普遍实行的是“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新西兰为例,乳业高度纵向一体化,最低一级是农场主,上面一级是奶农合作社,最上面一级是乳业委员会。农场主拥有合作社的股份,合作社又拥有乳业委员会的股份,养殖、生产、加工是利益共同体,这正是新西兰奶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安全监控和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我国奶业先天不足,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只管加工,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只养牛,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处于弱势地位,乳企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且这种分散经营模式无法保证奶源质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奶农利益得不到保护。
2.4“奶牛福利”不被重视,奶源质量相对差
奶牛是高等经济动物,在舒适环境中奶牛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奶牛福利指的是出于人道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养牛人很早就意识到要给奶牛提供尽可能舒适的环境,主要包括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心理福利。此次出现“倒奶现象”,也不仅仅是进口单一影响,前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增幅,2013年增幅曾高达37%,但这期间国内仍出现奶源紧张、企业抢奶现象。这说明国内原料奶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合格乳制品需要,但与国外原料奶质量相比还存在差距。牛奶是一种天然食品,其质量好坏与牧场环境、牧草质量、奶牛品种、养殖方法息息相关,牛奶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企业选择的十分重要因素。国外一些国家,如荷兰、新西兰等建立健全配种、饲料、防疫、治病、收奶等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奶农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并针对奶牛、牧场制定标准化法令保证奶牛的利益,使奶牛产奶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能得到保障。目前,虽然国内一些大型现代化牧场在奶牛繁育、养殖、挤奶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是在奶牛福利方面远远不及国外这些牧场,国内奶牛产奶质量不如国外,优胜劣汰是必然选择。
2.5产业链价格分配机制没有形成,乳品企业欺弱逞强
奶业专家王丁棉在2007年曾对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品销售、奶品加工、奶牛养殖生产3个环节利润比进行过计算,发现当时这一数据是5.5∶3.5∶1,但从今天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数据趋向分化,利润分配比例大约为6.2∶3∶0.8,与此相反,奶品销售、奶品加工、奶牛养殖生产3个环节的成本比例恰好相反,为1∶3∶6。[2]钱贵霞(2010)有关研究指出:我国奶业产业链中的奶牛养殖、奶站收购、企业加工和超市零售4个环节的成本利润情况极不平衡,其中,零售环节成本利润率高达2400%;加工企业成本利润率为112.82%;奶站环节为88.89%;养殖环节成本利润率最低,3种养殖方式平均只有19.66%。[3]养殖环节却是整个产业链中经营风险最高的,高风险低收益,这种分配模式被业内专家比喻为“倒金字塔形”,说明整个乳业产业链早已处于畸形状态,没有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奶牛养殖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前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牛奶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后乳品企业开展价格大战、过度促销,并将成本后移,出现了“双向挤压”的局面,我国奶业发展呈现出以乳品企业为轴,由奶农补贴消费者的局面,这也是此次“倒奶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2.6乳品质量事件的阴影仍然存在,消费者信心不足
目前,国内“奶农倒奶杀牛”,供大于求,市场上的国产牛奶琳琅满目,而顾客却把目光投向国外品牌,这主要还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社会信任危机至今未能完全修复。据2014年4月初广州民意调查中心一份调查结果表明:有71%的受调查者认为国产奶不够安全。而《南方都市报》同样在4月份的民意问卷调查显示:有81%的人不愿意购买国产奶粉。可见,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尚未完全恢复,行业信任危机依然存在。随着中国消费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对国内奶粉的挑剔与海外代购奶粉行业的兴起,购买国外奶粉越来越方便,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而国内对奶粉的检验标准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奶粉的成本,在价格上并不比国外优惠多少。在液态奶市场上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国外品牌的拥护,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使牛奶的价格弹性下降,此时国外品牌适时进入,让中国液态奶也遭遇了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奶农再一次被间接影响。
2.7成本消化能力差
成本方面,饲料价格是原料奶价格的主要推手,推力的大小受传导机制的影响,根据花俊国2014采用H-P滤波法分析,原料乳价格与饲料的相关系数为0.269,说明我国奶业链的价格纵向传导不畅,存在阻滞效应,奶牛养殖者处于弱势地位,完全是价格的接受者,上下游对养殖的“挤压”作用显著。[5]饲料市场的集中度比较低,产品差异化小,原料可储备,供给弹性比较大,决定了养殖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近年来受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上涨指数高达20%至30%之间,全国已有40%以上的奶农已处在亏本经营状态,价格方面,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国际原料奶质优价廉,使国内养殖业受到冲击,价格提不上去。而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由于生鲜乳的自然特性是不可储存,必然是即产即销,使得供求关系不稳定,奶牛养殖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乳品加工企业则处于主动地位,使奶牛养殖业处于“双向挤压”地位。
2.8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追逐政绩,重数量轻质量
此次倒奶事件凸显出某些政府部门违背奶业发展规律,片面追求GDP增长,追求奶牛养殖发展扩大,主动干预市场、人为导致奶农养殖规模过大,生产结构不合理,脱离市场实际需求,造成供需失衡。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奶农养牛,或为追求政绩完成上级下达的养牛考核指标,积极为奶农贷款,给予奶农政策支持,恰恰向奶农传递了一种错误信息,导致奶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在生产过剩时因为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奶农走出困境,收购价格保护机制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价格平抑机制,使奶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此次“倒奶事件”是我国乳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力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既有旧的生产关系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的原因,也有政策调控、法规缺失、抗御外部市场影响能力等方面原因,要想切实跳出“奶业发展怪圈”,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办法,从调整生产关系入手,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着力从以下5个方面努力:
3.1调整政策支持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级政府把奶业作为调整农业、畜牧业结构的重点,政策上给予了极大支持。但是政策支持的重点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对发展质量的提高还不够或者说效果不明显,应该调整支持方向。一是尽快建立奶业保险制度,建立疫病保险和奶价保险,引导奶农参加各类保险、减少风险损失;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奶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为奶农提供准确的市场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确保奶农生产养殖与市场需求相平衡,跳出奶价暴涨暴跌的周期性怪圈;三是加强政府、乳品企业、行业协会、养殖户联动机制,积极协调乳企和奶农关系,鼓励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保护奶农养殖积极性,稳定奶业生产;四是国家应该提高外国奶粉的进入标准,大力发展鲜奶行业,利用法律手段采用反倾销手段来推动针对乳业的相关标准制度,减少国外低价奶粉对中国的冲击。
3.2鼓励奶农奶企相互参股,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我国奶业产业链中的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是相互分离的,农民只管种草,饲料加工企业只管饲料加工,奶农只管养殖,乳品企业只负责牛奶加工,这种各自分离的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出现奶价周期性波动和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发达国家的饲料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是合作社创办的,奶农是合作社成员,奶农拥有企业的股份,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易于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目前,根据我国的国情,只有适度规模牧场,让奶农奶企互相参股或者合作社参股加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才是有效解决我国乳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从乳品加工业来看,乳业属于资源约束型企业,掌握优良的奶源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正常发展。鼓励乳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规模牧场的股份制改造,以农户经营为主,农户持股50%~60%,加工企业持股40%~50%,以股权互换的方式让奶农持有乳品加工企业的股份,这种方式既有利于企业稳定原料奶供给,保证奶源质量,又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作为奶业管理部门从政策上要给予支持、积极引导、鼓励探索;相应的法规、标准和辅导、评估等中介服务要跟上,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3.3加快推进合作社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
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奶农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奶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外发达国家在奶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采取合作经营方式,通过建立奶业合作社,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形成高效率、规范化的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奶业发展应遵循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原则,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合作社建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实现供、产、销有机结合,完善一体化链条,打破不均衡的奶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改善奶农地位,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通过推进合作社建设,做好产前技术指导、饲料供应、良种引进、牛场设计、设备引进;产中做好配种改良、疾病防疫、福利引导、技术培训;产后储存保鲜、牛奶销售、牛奶运输等,依托合作社做好全方位服务,减少奶农生产经营风险,维护产业发展安全健康。
3.4发展家庭牧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牧场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从事养殖或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牧草和青贮的种植,降低养牛成本,提高粗饲料的质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家庭牧场产权清晰,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组织成本低,生产效率很高。奶业发达国家几乎全是家庭牧场。根据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牛场技术装备的状况,家庭牧场的饲养规模一般为50~200头,比较符合现代管理水平、防疫水平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农牧资源特点、饲料供应、粪污消纳等多种因素,推进家庭牧场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同时,要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为家庭牧场的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与引导,使其朝着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逐步走向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道路,实现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3.5推进“奶牛福利”立法,确保奶源质量升级
改善奶牛的居住与环境舒适度,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福利待遇,不但能够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而且令奶牛更健康,寿命更长,服役期更长。随着奶牛业的蓬勃发展,改善奶牛福利待遇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与追随。国内知名乳制品企业伊利已开始尝试。奶业管理部门要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制定“奶牛福利”法规,从牛场建设规模标准、设施配套标准、冬夏季温湿度标准、通风采光标准、环境噪音控制、修蹄按摩、音乐视听、饮水饲喂标准和从小牛到成母牛的饲养规程、疾病防治标准、饲养人员守则等方面,制定强制性规范,此外,还要建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奶源质量升级,以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奶源的国际竞争力,降低进口依赖。
3.6实施第三方检测制度,维持鲜奶交易公平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鲜奶检测没有真正实行统一的以质论价制度,检测工作由乳品企业实施,收购标准也是由乳品企业制定,企业往往在奶源供应紧张时降低质量要求,争抢奶源,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而在奶源充足时压级压价,肆意拒收,造成奶农倒奶,没有一个主持公道的第三方,一切是企业说了算,这样鲜奶的质量既得不到保障,奶农利益也得不到真正保护,奶企纠纷不断。而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按质论价的第三方检测制度,并对此做出详细的立法规定。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乳品安全事故发生,使奶农积极主动改善鲜奶质量;另一方面,维护了奶农和企业之间鲜奶交易的公平,提高了奶农的话语权。我国奶业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抓紧实施第三方检测制度,公正、公平确定检测结果,推动原料奶收购以质论价制度落到实处,保护奶农合法权益。
[1]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奶制品涨价产业链条调整时机凸显.北京:中国联合商报,http://www.cubn.com.cn/News3/news_detail.asp?id=7975.
[3]钱贵霞,郭晓川,邬建国,郭建军中国奶业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4]于海龙,李秉龙.基于产业链的我国奶业利益分配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5]花俊国.我国奶业生产的波动性及区域特征——基于H—P滤波法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4,(2).
[6]张永根,王君伟.适度规模的经营是中国未来奶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中国畜牧杂志,2009,(8).
[7]花俊枝,朱香荣,宴玲.中国乳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9,(12).
[8]石奇,产业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S81
B
1004-5090(2015)04-0003-04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