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教授凉燥治验初探

2015-03-20 17:02于晓彤郭允
环球中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乌头桂枝病因

于晓彤 郭允

导师仝小林教授临证三十载,在借鉴古人治疗燥病经验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燥病分类方法,用凉燥、温燥概念归类具有干燥特征的内科杂症,审因论治,临床疗效大大提高。现将其治疗凉燥经验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1 传统燥病概念

传统中医学认为,燥病是由外感燥邪或津伤化燥所引起的具有口鼻干燥、眼干口渴、干咳少痰、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特征的一类疾病,有内燥、外燥之分。外燥由外感六淫燥邪所发,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多发于秋季,从口、鼻入于人体,根据发病与夏末之余热或近冬之寒气的结合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内燥为内生“五邪”之一,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的干燥枯涸的病理状态[1]。

燥证首见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但此言只论及燥之表象,未及燥之缘由。刘完素研习《素问》,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补充了燥证津亏的病机。清代喻嘉言创立秋燥论,着重强调燥邪与秋燥肺金的关系。叶天士首提燥有内外之分,其《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内伤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然叶天士认为燥属阳邪,有“燥气化火”之说。凉燥之论,始于清代吴塘,他认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并提出“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噫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的凉燥主症主方。

现代医家对燥病,尤其是凉燥证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凉燥并不存在[2],也有学者认为凉燥客观存在,并从临床及实验角度加以验证,但大多指秋季所发之外感凉燥[3-6],即内伤凉燥证无论古代医家,还是现代学者都较少论及。

2 凉燥概念解析

2.1 取类比象

仝小林教授形象地以气象状态解释燥病理论:理想状态下,气温和地表水分是影响空气燥湿度的两大要素,气温的高与低,地表水分的多与少,四者两两结合,共形成四种不同的气象状态。若气温高,地表水分多,空气中水蒸气大量形成,空气湿度大,则形成湿热气候;若地表水分少,即使气温高,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汽亦很少,则形成燥热气候;若温度低,地表水分又少,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就更少,则形成缺水冷燥气候;若温度低,即使地表水分较多,也不能蒸腾水汽入空中,则形成多水冷燥气候。四种气候对应于人体则分别形成湿热、温燥、津亏凉燥、津充凉燥四种疾病状态。其中尤以津充凉燥最难辨识,此证患者并不缺水,而是体内阳气不足,水已结冰导致的身冷皮燥,多见于老年患者,病发四肢,临证若不问燥从何来,一概养阴,则致其证愈发加重,头绪难寻。

2.2 病因分析

中医学以往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症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7]。这种朴素的病因认识方法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辨证,为一些机理未明病症的治疗提供思路。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辨证求因”的病因认识方法再也不能满足中医临床的需求,中医若想在临床疗效上取得突破,对疾病病因的认识上必须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实现对传统病因的再认识,进而指导临床。

仝小林教授在临证中观察到,很多老年患者,尤其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常出现四肢冰凉、甚至疼痛、周身皮肤干燥、皲裂等燥邪偏盛症状,按传统燥病治法,滋阴生津,病人症状非但不改善,反愈发加重。于是在辨证求因,明确为凉燥致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参照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上述症状的出现多与肢体微血管的病变相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该病的发病率尤高,在活检中发现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者占53%,而非糖尿病对照组仅占7%。病变的微血管壁中多数无平滑肌细胞增值,且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导致微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血管腔不光滑、狭窄、甚至阻塞,血流瘀滞,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血流对组织细胞灌注量减少,肢端缺血、温度降低[8],四肢皮肤也因此出现干燥、皲裂的表现。

3 凉燥治疗法则

此类内生凉燥因患者并无伤津耗液之处,证当为冰伏热少、阳气不足所致,治疗当用通阳化气、辛行温通、活血化瘀之品,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乌头桂枝汤等为基本方,概不可不问燥由何来,一律养阴。其实以辛温之法治燥,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以及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可益元气,温分肉,《长沙药解》言黄芪“善达皮腠,专通肌表”;桂枝调和营卫,温筋通痹,白芍则养血和营。大枣味甘,生姜味辛,“辛甘发散为阳”,诸药合用,可蒸发阳气,化冰润燥。乌头桂枝汤亦源自《金匮要略》,原治“寒疝腹中痛”,其中乌头辛热、有毒,《本经》载其可“除寒湿痹”,《药类法象》言其“治风痹血痹,为行经药也”。

若患者体质大寒,则可配合真武汤、二仙汤治疗。真武汤以附子温肾阳,通行十二经脉;二仙为人体之“阳光”,能益精气,治真阳不足者。

4 验案举隅

4.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女,50 岁,2013年4月初诊。主诉患2 型糖尿病4年,现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及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5%,肌电图示双胫、右腓深、双腓浅、双腓肠神经呈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刻下:自觉双足麻木发凉、皮肤干裂,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弱。现代医学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凉燥。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黄芪30 g、白芍15 g、桂枝15 g、鸡血藤30 g、首乌藤30 g、炙甘草15 g、黄连15 g、知母45 g、生姜3 大片,上方加减治疗半年,双足皮肤干裂减轻70%,麻木发凉感减轻90%,随访至今未反复。

按 寒凝经脉,血滞为瘀,络脉失养则见四肢麻木冰凉;阳气不足,气不化水,阴液不得滋养皮肤,则见皮肤干裂。患者无津亏之象,当属冰伏热少所致津充凉燥,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法方可。所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宣痹;鸡血藤、首乌藤可增强活血通络之力;炙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药性;因患者血糖较高故佐以降糖药对黄连、知母;生姜辛温宣散,既可增强温煦宣发之力,又可去黄连苦寒之性。全方虽不养阴,但可使水津四布而燥症皆除。

4.2 干燥综合征

患者,女,61 岁,2012年9月初诊。主诉确诊干燥综合征1年。实验室检查:抗SSA 抗体(+),抗SSB 抗体(+),C反应蛋白27.2 mg/L,血红细胞沉降率83.5 mm/h,白细胞计数3.05 ×109/L,强直性脊柱炎病史30 余年。刻下:眼鼻口唇干燥难忍,自觉舌头干涩疼痛,阴道干燥瘙痒,情绪急躁,心烦易怒,全身关节疼痛,背部发凉,如躺在冰石板上,平素怕冷,胃寒,腿凉怕风,纳少眠差,大便干结,每周排便2 ~3次。苔黄厚干,脉沉弱。现代医学诊断: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断:凉燥。治法: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方以乌头桂枝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制川乌30 g(先煎2 小时)、桂枝30 g、白芍30 g、鸡血藤30 g、首乌藤30 g、生黄芪45 g、生姜3 大片、黄连6 g、火麻仁45 g,上方加减治疗半年,干燥诸症缓解60%,阴道干痒减轻70%,畏寒改善,全身疼痛减轻,现仅肩、髋、膝部稍痛,稍烦躁,眠差,大便干结减轻,1 ~2日一行。查:C 反应蛋白:13.8 mg/L,血沉:45 mm/h。

按 干燥综合征为内生燥病,必须区分凉燥、温燥。患者平素怕冷,胃寒腿凉,尤其自述背凉如卧石板,此为寒凝冰伏,机体失于温煦,气血凝滞,故以乌头桂枝汤温阳散寒,加黄芪以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以益气活血,两方加减,未遵“燥者润之”,然患者凉燥症状得以缓解,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血沉、C 反应蛋白亦有所下降。

4.3 雷诺氏症

患者,女,36 岁,2010年1月初诊。患者2006年因情志诱因,出现面肿、肢末雷诺现象,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刻下:手足末端冰冷,皮肤干燥,畏寒怕风,头痛心悸,肢端皮肤潮红发绀,左侧肢体麻木,纳眠可,大便溏,小便调。舌淡苔白,舌下脉络瘀闭,脉细弱。现代医学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中医诊断:凉燥。治法:温阳散寒、化瘀止痛。方以乌头汤加减:制川乌60 g(先煎8 小时)、黄芪60 g、白芍45 g、炙甘草15 g、川桂枝45 g、鸡血藤60 g、羌活30 g、生姜5 大片。分早、中、晚、睡前4 次分服。后据病情变化加当归15 g,制川乌加至120 g,加减服用3 个月,皮肤干燥好转80%,头痛心悸、左侧肢麻改善70%,二便正常,余症皆有缓解。

按 雷诺氏症至今病因未明,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寒冷刺激、情志不遂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而温,失阳气而寒。患者因寒而瘀,因寒而燥。阳虚寒凝则四末逆冷,血脉瘀阻则见肢端发绀,头痛心悸,阳虚不能蒸腾津液外达则见皮肤干燥。故仝小林教授以乌头汤加减温阳散寒、化瘀止痛,痼疾日久,非重剂不足以撼动,故重用乌头以温阳除陈寒。有毒药物的使用除配伍外,还应注意煎服法。制川乌虽用至120 g,但嘱患者一定先煎8 小时,且分4 次服用,以使其毒性降至最低,保证用药安全。患者服药3月寒除皮润,未见不良反应。

5 结语

燥病温凉之争,自古有之。仝小林教授从临床出发,发现凉燥不仅客观存在,且将其理论应用于现代内伤杂病、难病的诊疗中,通过明辨病因,发现燥之缘由,运用经方,直指病因,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应汲取此类经验,正如喻昌所言“凡治燥病,不深达治燥之旨,但用润剂润燥,虽不重伤,亦误时日,只名粗工,所当戒也”。

[1]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77-178.

[2]刘汉祥.说杏苏谈凉燥[J].中医杂志,1983,(11):77-78.

[3]谢光厚.关于温病凉燥的思考[J].世界中医药,2007,2(2):109.

[4]刘刚.凉燥辨治[J].四川中医,1999,17(2):6-7.

[5]刘玉娟.小青龙汤治疗凉燥型咳嗽51 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36-37.

[6]丁建中,张六通,龚权,等.凉燥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36-2638.

[7]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8]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6.

猜你喜欢
乌头桂枝病因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乌头属5种植物ITS2和psbA-trnH鉴别适用性研究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桂枝香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电视的病因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