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华
对大学生道德观问题的思考
杨永华
大学生道德观建立在目前的发展中面临了巨大的困境,其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困境必须追问深层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找到合理路径,以实现重构,从而促进大学生道德观的发展。
大学生;道德观;多元思考
1.理想信念不明确、个人主义色彩浓厚。大学生在面对民族利益和个人价值关系时,往往忽略了前者;对国家和民族缺乏信心,忽视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大学生面对着多重的文化、价值观冲击,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代大学生成长路途平坦,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这是当代大学生的标签之一,在遇到挫折后信心不足,对他人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2.社会公德缺位。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道德观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存在着风险,但是新道德观念又尚未正式形成,这使大学生充满着矛盾和困惑,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思想偏激。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敏锐地察觉资产阶级的所谓道德的虚伪性,发现其价值观、道德观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方文化如潮水般的涌入,资本主义国家千百年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给当代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当代大学生向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自由、平等和民主,认为中国应该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拢,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走西方式道路,觉得当前中国社会制度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要求更大的自由空间,认为应该放弃对他们的管理,不断寻求着打破制约的方式,企图冲破这种约束。
4.责任意识不强。责任意识实际指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自己所肩负责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是大学生的道德观的重要支撑点。在大学生的意识里所谓的责任就是对事物的道德判断和选择都应该以自我为标准,这类对责任涵义理解的失准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反映出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失真和道德观是存在问题的。
1.社会环境因素。第一,经济体制原因。一方面,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特点之一,是加快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心、竞争观念等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大学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也造成了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现象的兴起,被很大一部分人当作衡量人生的重要标杆,这导致了大学生把重心放在对物质的追求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原因。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虽然促进了大学生道德观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思想特别是来自西方的思想在当下与我国传统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对多元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观出现质疑;互联网兴起,但网络上充满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这成了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的障碍,新媒体对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使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出现偏差。第三,官场因素,目前官场存在的贪污腐败对大学生在消费层面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给大学生荣辱观造成的消极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2.教育因素。一方面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道德观的影响要早于学校教育,很多情况下,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未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在成长阶段道德观的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从高校的方面而言,高校有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责任,也具备这个能力和水平,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可替代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是大学生增进道德修养的主要平台,国内外的形势越来越复杂,高校关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高校的道德观教育课程效果非常有限,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教材陈旧,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及时有效地修订教材;从教育模式来看,依然还是传统的手段占主导地位,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也非常有限;从师资来看,当前高校德育师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高校还存在师资队伍人员缩减的问题。
3.大学生自身因素。这里说的大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指的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当代大学生出生在中国刚刚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年代,成长在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阶段,面对着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大学生受到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影响,加上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时间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发展直接与成绩、分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只重视智力水平的开发,而忽略了道德素养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道德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4.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因素。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道德观是符合的,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多元道德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出现片面性等多重因素的夹击下,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诸多的社会现实问题致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产生怀疑,相关道德教育者由于自身的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足,生搬硬套,以致无法指导大学生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当代大学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缺乏全面、有深度的理解,这直接致使在面对不良道德观冲击时难以坚定自己的原则,难免在思想和心理上对道德观存在着诸多的疑问。
1.与时俱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具有务实、注重自我价值、强调竞争等思想,然而大学生也存在盲目感,这就需适当的引导,利用多重手段,规避市场经济的不利因素,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的树立,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培养高水平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大学生;第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即是挑战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开放,丰富了大学生道德观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依靠信息技术,迎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紧密的联系现实,引导大学生道德观健康发展,将培养出具备优良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重视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重视家庭教育。加快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型,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的道德观教育方式应与时俱进;父母应起到模范作用,树立榜样;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强化高校道德观教育。重新定位道德教育;及时修订教材,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速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进而为实现教学模式质的飞跃奠定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3.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主要任务,这包括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心理素质是衡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必须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信息时代,对信息辨别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才能避免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提高道德修养,这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关于道德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自学来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特别是加强道德实践活动,以弥补之前的不足,培养优良的道德观。
4.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学生道德观的培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反对一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悖的思想和学说,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武装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经典著作入手,扎实理论功底;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而马克思主义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内核,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融入日常生活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开辟新的路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4-5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70.
责任编辑:何岩
G63
A
1671-6531(2015)19-0013-02
杨永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