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张睦楚/北京师范大学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国家联合培养博士生
课程与教学一个都不能少
汪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张睦楚/北京师范大学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国家联合培养博士生
“教什么”和“怎么教”,前者是课程问题,而后者则是教学问题。理想的模式应该是“课程改进—教学跟进”。
学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技术上的优化,也需要制度上的重构,然而其根本还在于学校教育,学校要以其责任担当与功能彰显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我们要切实抓好课程与教学工作以推进学校发展。我们基于时间维度审视了学校发展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演变,在批判之际有所建构,权作一家之言,愿就教于方家。
我们知道,学校发展涉及面广、影响因子众多,任何一方的改进与提升都会引发、带动学校发展,然而学校发展的根本还在于学校教育,我们要狠抓落实好学校的教育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呢?学校教育,可以说集中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前者是课程问题,而后者则是教学问题。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课程与教学工作以促进学校发展。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十多年间),课程决策与管理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决策权过分集中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甚至是唯一的决定力量。在五次课程改革中,不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如何更改,国家课程总是占绝对主导地位,不论地区、学校差异,同类型的学校都要使用同一教材,教师必须按照大纲、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难以研制出适合于地方、本校实际状况的课程或教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为适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需要,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逐步演变为以国家决策与管理为主,地方决策与管理为辅的“二级课程管理体制”。二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与实施使地方有机会去研制课程或教材,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课程决策与管理仍以国家管理为主,地方的权限很小,学校层面仍然没有课程决策与管理权。也即是说,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之前,尽管我们也知道要抓好课程与教学工作,但实际上我们能做的只有从教学着手,课程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教学”一个人在战斗的身影。为了办更好的教育,我们在教学上下功夫,“教什么”是固定的,但“怎么教”却可以改进与提升。由此,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在各学科设置教研组,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些学校为了把教学工作做好,甚至想方设法引进优秀教师,花重金聘请特级教师。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课程改不了,教育工作者都将目光投向教学,在那段时间内,“教学”一个人在战斗。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集权制课程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虽然早在1981年,教育部业已在高中教学计划中增设了选修课,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文件的颁发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政策体系已经开始逐步向“中央—地方—学校”分散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而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则标志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学校层面拥有了课程决策与管理权。可以说,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与实行解放了学校的“手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开发热潮。而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要想办好教育、培养好学生,“怎么教”的教学虽然重要,但作为源头的“教什么”的课程更为关键。于是在现实中,教育工作者将目光转向课程,希冀通过课程建设来引领学校发展,尤其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融入到课程中,以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课程成了学校发展的阿基米德点,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成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开始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流学校抓课程,二流学校抓教学。”于是,不少学校开始更多地关注课程,在学校内部组建、成立课程改革委员会,还邀请高校课程专家莅临学校指导学校课程改革,甚至请专门的课程公司为学校量身定制课程,进行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相对而言,学校对教学的关注与投入则有所弱化。
公允地说,当前学校关注与重视课程建设是好事,值得倡导与落实,毕竟要办好学校教育,仅仅抓“怎么教”的教学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与重视“教什么”的课程问题。并且,在如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家课程权力下放也为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与便利。但问题在于,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目前不少学校只注重课程建设,无暇甚至是无视教学问题。
学校发展不能仅凭感觉、情感,更多地还需要理性。首先,课程虽然重要,但仅仅是学校发展、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正如有学者所说,“教什么”还需要“怎么教”来支持。“课程改革是在‘教什么’方面进行的改革,教学改革是在‘怎么教’方面进行的改革。‘教什么’的改革要对‘怎么教’提出新的要求,而‘怎么教’的状况制约着‘教什么’的改革成效。课程从来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与基础地位,因为课程改革也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孤立的课程改革,它总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其他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教学改革的配套与支持,课程改革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课程与教学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厚此薄彼,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在严格意义上二者要完全一致看待,但至少在总体上缺一不可。在具体情况下,程度上可以有主次之分。理想的模式应该是“课程改进—教学跟进”。学校在抓课程的同时切记不要落下教学,教学跟不上课程的步伐会影响课程建设,课程再好也会受到制约。为此,我们呼吁学校在进行课程改进的同时,亦要关注与重视教学工作的跟进,我们期盼学校能走上一条“课程改进—教学跟进”式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