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2015-03-20 13:28陈育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心理健康心理

陈育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理工科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与一般大学生具有相同的一面,但由于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专业知识结构、校园文化氛围和发展方向,因此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压力大;校园文化相对单调;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较大;人际交往的困难;存在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等.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项服务工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绝大多数理工科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各高校间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问题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系统的机制,无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未来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1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定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1].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智能、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工作目标上的一致性[2,3],工作内容上的相关性和功能上的互动性,即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从本质上而言,二者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者是相互渗透的,所以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而有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逐步化解.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点[4].首先,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为基础的,要求从意向活动、认知活动、综合的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把握人的精神状态.其次,工作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专业与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的调整、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青春期心理卫生、认知障碍、心理危机的调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民主法制与纪律、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再次,方式方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心理测量、个别晤谈、团体咨询、心理暗示、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具有保密性,教育者倾听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往往要求旗帜鲜明,对于个体行为反映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导向的要公开肯定、奖励,不符合条件的要予以公开否定、批评,价值导向是“显性”的,有社会本位的倾向性.主要有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的特点.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代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仅仅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向性,道德教育具有规范性,法制教育具有强制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所不能达到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能人为割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也不能把二者简单合二为一,只有把二者准确定位,才能把工作开展好.

2 规范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必须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评价两方面加以规范.

2.1 规范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新领域,在管理方面目前还存在许多混乱的现象.一是管理归属比较混乱,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团委,有的在校医院,有的在设置心理学专业的系院;二是管理人员不确定,有行政管理人员,有教师,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有高年级的学生等等;三是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四是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评价系统,无法科学地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上述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流于形式,或演变成简单的学生活动,丧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长期性、规范性.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规范管理已迫在眉睫.

要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管理就必须做到:第一,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之中,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二,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界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能与责任,制定严谨、详尽、科学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第三,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的一体化系统,做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加强对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基本素材的管理,如问卷调查的记录与统计、对学生进行咨询的谈话记录、心理实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等.第五,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完善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加强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预警的研究,编制群发性心理危机处理预案,以利于整合资源,同时为决策提供参考性依据.

2.2 规范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系统

规范管理是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主观方面,与此相对应的评价系统应是客观方面.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对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应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起点和评价标准,整个评价活动是对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判断.同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规划是所确定的目标,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起点,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即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整个评价的基础;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相同的投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率问题.效率的高低通过同一高校在不同时期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比较可以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在同一时期不同的高校之间进行比较体现出来.效率的高低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它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同,在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情感体验和认知内化的行为,因此,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能够适应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是我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个完整的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系统应包括确定评价的目标、确定评价指标和项目、选择评价方法、培训评价人员、实施评价计划、分析评价材料、做出评价报告[5].

3 为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条件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障条件的优劣.保障条件的建立,既是一次新的投入,也是一次资源整合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氛围是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理工科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遇到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特别是理工科课程任课教师,都负有关心和主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随着这种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观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将成为追求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全面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心理健康教育“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为理工科学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一种自上而下的良好氛围.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3.2 加强整体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需要有一支数量足够、自身心理素质高、心理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这是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必然会影响人格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状况,甚至比他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对此,理工科高校应通过邀请专门的教育、心理学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为教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提高理工科课程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很强,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只有经过专业培养和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所以,要保证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极为重要.当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首先,应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者的专业训练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继续教育更加经常化和制度化,有更多的地区将制订执教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其次,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理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的培训工作、职称评审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等应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计划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能够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确认目标——内容——策略三者适当的结合点;具备营造和谐的、富有情趣的、良好的教育氛围的能力;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适宜的性格、准确的表达能力.

3.3 为理工科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潜在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理工科高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排除心理障碍、顺利成才的目的.

3.4 大力推进理论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理工科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区域间、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推进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开展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必须尊重大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立运转、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旨在使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方式、评价体系、设备配置、资源整合等方面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整体推进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5 提高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水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为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广泛应用,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学生的心理测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心理档案资料的储存、管理和运用不再是人工处理,计算机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增加心理辅导的广泛性和适应性;可通过建立全国甚至更大范围的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家系统、模拟系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直接寻求某些专家的援助和指导.总之,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为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技术保障.

4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4.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学校各方齐心协力,但是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保持和强化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作用[6].家庭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个别教育,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形象性、丰富性和独立性,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在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学校应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并形成合力.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家长学校及社区学校等各种渠道,对家长进行有序列、分层次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使家长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予以支持和协助.同时,还要依靠社区有关部门和机构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区心理氛围,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

4.2 建立以网络为核心的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体系

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大学都要对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筛查,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从而使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加强.

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渴望安宁又普遍缺乏安全感,加上中学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忽视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使其社会发展能力滞后,这又与他们渴望交往、害怕孤独的心理特征相冲突,而虚拟的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使他们敞开心扉.由于网络交往的模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8].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抑郁与苦闷在这里可以尽情倾诉,种种扭曲与病态心理可以尽情展现.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而对网络的敏感性和接受程度则较高.在实践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构筑了一个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的大学生心理网络预警系统,建设了一支被称为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反应部队”的工作梯队,学生工作部、各系党总支的老师们与各班班主任是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中科大专门成立了心理教育中心,在校园网上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微笑在线”心理教育网站[9].几年来,浏览该网站并参加网上心理测试的大学生逾5万人次.在线的测试、咨询和现实中的交流、辅导相结合,构建了网络心理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中科大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认为[10],大学生所碰到的一些心理困扰是自身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和面对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过程,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但作为一个大学的教育者来说,及时、适当和正确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要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包括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以及周围其他人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有心理困惑,能及时地得到他人广泛而有效的帮助.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有效地把容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作为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窗口,“学生心理预警系统”在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及时解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经济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对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报道,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网络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中科大不仅利用“微笑在线”等网络手段积极主动掌握学生心理状况,还利用校园BBS电子公告系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网上与学生直接沟通,形成网络交流机制.网络交流机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主要表现为:(1)首先,网络交流成为校领导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的窗口.校领导经常看学校网站的BBS.他们通过校园网络能够及时了解校情动态、师生所思所想.“我们学校的BBS作用很大.师生在上面的一些合理建议,经常很快就会被学校领导采纳”.(2)其次,网络交流促成思想交锋的“辩论会”.通过网络,中科大取消了污染环境的一次性饭盒,三次改动校园减速路障,优化设置了选修课程,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还开辟了“走进十八大”、“三个代表”、“网上团校”等一大批红色网站,使之成为学生乐于主动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3)再次,网络交流成为帮贫助困的“安全网”.来自湖北的数学系女生,爷爷患白内障,生活不能自理,弟弟正在读高中,家中仅靠几亩地糊口.出于自尊,她从不透露自己的窘境,但前不久她却意外地收到了学校给她的800元临时困难补助.同时感到意外的还有和她一样生活困难的19名学生.学校通过“校园一卡通”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及时实施相应的补助.网络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校园网络交流实质上是一种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和做出反应的机制,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预防性,为新时期的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开辟了新的渠道.

5 结语

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发挥自己的潜能,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地学习生活.构建一个遵循规律、体现时代精神、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陈小涛,涂建平,黄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85-88.

〔2〕袁雅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3(8):72.

〔3〕廖琳.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63-64.

〔4〕王海龙.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兵团党校学报,2003(5):56.

〔5〕史永安,王东莉,裴学进.科学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6〕柳杨.社会转型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模式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78-80.

〔7〕闻吾森,王义强,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2,9-12.

〔8〕(美)Patricia Wallace 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4-48.

〔9〕胡胜友.春雨润物细无声——中国科大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J].科学时报,2004(11).

〔10〕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理工科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