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中的心理探析

2015-03-20 13:19严舒一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极化网民舆论

严舒一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中的心理探析

严舒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重要场所,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和自由的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愈演愈烈,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便是最突出最明显的一点。本文从新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舆论中的形成,探析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希望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更有效地帮助政府和媒体进行舆论监测,更好地引导舆论。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个体心理;群体心理

[作 者]严舒一,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便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标志,作为信息传输最重要的渠道和舆论场所,互联网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拓宽了人们的感知渠道,实现了信息跨时空的传播,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以最快的方式凝聚起来。保罗·莱文森曾说“因特网完成了麦克卢汉的比喻,使地球村成为现实”。[1]根据CNNIC发布的《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7.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互联网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普及,预示着网络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愈加深远,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开发和普及,网络成为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二世界。然而,互联网并不能独立于现实生活存在和发展,他们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在以往,只有权势阶级和知识精英才拥有话语权,而网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便捷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网络颠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意见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交给了普通大众。现实生活中素不相识的人群聚集在网络的各个地方,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这些冲突在近几年间迅速折射在网络上,由于信息把关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的缺失,以及网络群体的复杂心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开始在网络中愈演愈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大多都站在舆论传播的视角下进行的,而本文则从新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经行探析。

二、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的理论概述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是提出来的。[2]之后,凯斯·桑坦斯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总结了群体极化的概念: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影响,群体极化现象从现实生活中蔓延到了网络世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极端化倾向,“无限过滤与个人定制技术,使得人们更容易听到他们意见的回音并同持不同见解的人隔绝开来,这将导致群体极化”。[3]笔者在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概述中有相似的看法:(1)发生在网络这个公共场所,都由某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焦点事件所引起。(2)在事件出现后,被大量媒体报道,在网络上引起全民大讨论。(3)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非理性的、明显倾向性的评价,出现舆论“一边倒”的事态。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群体极化拥有以下特点:(1)及时性。能够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事件大部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人们把意见表达的平台和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到更为开放的网络环境,是现实生活中群体极化的延伸,而网络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传播模式,以其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中的极化现象迅速传播。(2)倾向性。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一个量变发生质变的过程,而舆论的倾向性就是量变的起始点。来自不同知识阶层的人们在网络上聚集起来经行大谈论,使得原有的倾向性在网民态度中不断得到强化,在某一刻发生极化。(3)极端性。当网络舆论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后,伴随而来的都是网民极端化的态度、情绪、语言,甚至还出现一些像“人肉搜索”等一系列过激的行为表现。(4)反复性。在一些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常常以某一种观点极化为主导,但是在近几年发生的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舆论出现了反复性的特征,即舆论极化随着事件的发展从一个方面转化到另一个极化的方面,甚至多次反复。

综上所述,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互联网领域内网民群体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热点事件经行谈论,网络心理群体迅速生成,群体互动不断加剧,从而出现观点激化,并不断得到强化,最后走向极化的现象。[4]

(二)网络舆论的定义

网络舆论属于社会舆论的一个部分,但是学界对于网络舆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琼瑶认为:“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5]杜俊飞认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6]邓新民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众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7]对此,笔者更认同谢梅、刘皓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舆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形成和传播的公众关于各种社会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影响力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网络舆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网络媒体作为平台传播,二是,传播的内容是公众意见的集合”[8]。

(三)网络心理群体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对“心理群体”做出界定:“1000个人可以偶然在公共场合聚集,但他们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在心理学意义上,这根本就称不上群体。”他指出:“一个心理群体呈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组成群体的个体是什么人,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等是否相同,在他们组成为一个群体时,他们就会获得一种集体心理。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与他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时截然不同。在心理学意义上,群体只是暂时的,当作为集体成分的异质因素和在一起时,就像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一样,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单个细胞完全不同。”[9]

相对于勒庞提出的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群体”,网络世界中的心理群体即“网络心理群体”是在互联网聚集下的群体,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环境中,网民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相互感染作用更强,群体极化的效果也更为明显。

三、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心理成因

网络舆论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往往是通过网络舆论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它有两种心理类型:一个是个体心理,即单个网民在面对热点事件所产生的心理;一个是群体心理,即众多网情绪、态度、观点相似的网民共同产生的心理。

(一)个体心理

1.个体心理失衡。

传播学先驱勒温把日常生活中与人相连的事件都看成是为人所知觉的心理事件,认为通常人的心理各区域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紧张状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心理就会失衡,并由于紧张而产生张力,为了消除张力恢复平衡,人们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及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的。[10]

在网络舆论行为中,大多数的群体事件和众多的网民并没有产生直接的联系,但是在事件出现的时候,很多人的心理还是会有失衡现象产生,比如:

a.网络舆论事件本身与网民的自身价值观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矛盾,当事件发生时,网民会通过移情和联想把网络舆论事件联系到自己曾经或现在正面临的处境,从而产生心理失衡,在网络上通过宣泄情绪,表达极端观点来寻求心理平衡。

b.某种自我需要未得到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需要从低到高,人们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要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网民通过移情或者共情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转移到了网络上,通过网络舆论评价来彰显自己的需要,但是一旦网络舆论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他们就会觉得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水污染、毒奶粉事件、明星相互攻击等事件都会使网民觉得自身需要受到威胁。

c.网民自身的认知有偏差。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提出了“知沟理论”,他认为:人们接收信息是有差别的,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11]不同的网民之间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知识阶层等都不一样,当发生网络舆论事件时由于自身的原因对事件的认知就会有偏差,而往往这些偏差认识会被网民当作自身意见发表到网络上。

2.个体心理表现。

在个体心理方面,除了心理失衡会造成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还有一些心理表现也是产生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因素。

a.网民的注意。在刘京林的《新闻心理学概论》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受众的注意,她认为:注意是一种十分特殊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它贯穿人的心理活动的始终,注意有三种类型: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2]网民们每天在网上接触媒体浏览信息时,会无意注意到最近发生的事件,也有一些是网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有意注意发生的热点事件,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注意都会引起网民的好奇心理,从而更多的探求更多的事件信息,当网民的注意量达到一个高峰的时候,事件被“炒热”,随着网民意见态度的表达,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就极容易发生。

b.焦虑心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焦虑就是由于人的存在感及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所致,它体现了人的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13]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了焦虑压力,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如果这些压力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解决,人们便通过网络寻求释放,通过交流慢慢形成舆论,众所周知,很多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性事件的发源地往往是像天涯社区、猫扑论坛等这样网民意见容易汇合的交流区,当意见的倾向性得到强化,网络舆论就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c.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辞典》把逆反心理定义为: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14]刘京林教授在《新闻心理学》一书中把逆反心理分成三种:一是强化原有的态度,二是做逆向选择,三是贬损宣传者。[12]当热点事件所呈现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观点相抵触时,人们会强化自己的原有观点;还有一种是当人们对一件事件还不了解,突然引起关注时,人们会选择与事件所要表达意愿的相反观点;再有就是对事件主人公的贬损。在2009年发生的绿坝事件中,国家工信部可能是出于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许多网民反向解读为国家控制言论自由、侵犯个人隐私,那些被政府和媒体聘请的舆论引导员被网民们成为“五毛党”,一经发现往往会造成逆反心理,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朝着群体极化的态势发展。

(二)群体心理

我们研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群体的心理特征,任何的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展示自我、表达观点,通过交流组成不同的舆论群体,而这样的群体在观点强化后就会出现极化现象,这些群体极化现象往往都具有以下心理过程。

1.去个性化。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说道:“自觉地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9]群体的作用就是讲单独的个人融入其中,模糊个体的差异和智力水平,当个性消失,融入群体不被识别之后,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15]匿名性和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的主要特征。网络舆论中的极化现象通过这两个方面发生作用:一是网络的匿名性会使得网民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有一种不被他人发现的“安全感”,他们在尽情表达对任何事件的看法的同时也可以肆意地攻击他人,他可以是任何一个舆论极化的中心因子。二是“去个体化”导致网民责任感缺失。网民在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事件中不再是以个人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群体成员的形式存在,当发生大规模的网络舆论中,减少了自己被单独处罚的“风险”,这种法不责众的思想使得网民降低自己的责任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极端行为。

2.受到心理暗示。

网络舆论群体形成之后,会形成网络舆论的群体情境,群体中的个体在无形之中都会受到这种情境的影响,群体情境会对群体中的个体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对个体的影响和压力主要是通过心理暗示进行的。塞奇·莫斯科维奇在《流氓的时代》中认为:“在群体的暗示下,个体急切的臣服于群体或者领袖的权威,顺从于他们的言行与指点。期间,个体在心理上会有挣扎与抗争,但是在群体情境的巨大魔力下,个体大多会成为群体观点暗示的羔羊。”在最近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中,视频刚刚出现的时候,网络一边倒地支持女司机,觉得男司机打人不对;但当男司机爆出行车记录仪画面时,网络舆论极端的转向了另一边,很多网友觉得女司机有错在先,被打活该,而在这之中也有网民认为女司机固然有错但打人是不对的。就当事件快要平息的时候,女司机拒不认错,并且觉得网民不支持她,一时间在网络引起震荡,网络舆论一边倒地支持男司机。在众多的网络舆论群体中,虽然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在相同的群体情境中受到暗示都是一样的:女司机拒不认错。所以发生了后面人肉女司机的“开房信息”“违章记录”等一系列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3.产生从众心理。

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中的从众心理,是网民在群体情境中受心理暗示影响所表现出的特征。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一文,认为舆论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主要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转向“沉默”。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11]这个理论虽然是传播学的理论,但是是研究从众心理机制出发。在网络舆论中,网民在网络群体成员的舆论气氛和压力下,会在认知判断和行为上,自觉地改变自觉原来的态度和观点,力求与网络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从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4.情绪激化。

在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中,情绪是很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情绪激化实质上是在前几种心理机制发生作用后产生的情绪的传递交流,其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也是无意识地屈从。在参与网络舆论的网民中,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当网民具有相似的情境、态度、价值、社会地位时,情绪感染就容易发生,或者在暗示、从众心理产生以后,情绪激化把他们推到了极端行为上。在较早的一个事件中,北京一女白领跳楼身亡。她在“死亡博客”中将寻死原因归咎于丈夫的不忠,并在博客贴出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随后,有网站将该女子丈夫的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全部披露。部分网民不但在网络上发表暴力恐怖的言论,甚至到该女子丈夫和其父母住处骚扰,在墙壁上刷写“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这都是情绪激化导致的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

四、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互联网发展水平日益提升,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快乐的同时,也要警惕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不公平引起的社会戾气增加”“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成为舆论导火索”“虚假消息较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网络语言与行为暴力”等,我们在探析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心理机制的同时,政府和媒体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监管网络舆论,遏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网民在网络上阅读信息的同时,如何清晰地辨别信息,理智地发表言论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指导老师:黄健(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Stoner,J.A.F.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C].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mbridge:MA,1961.

[3]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贺坤.传播学视域下网络群体极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5]郭淑娟.网络传播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10(1).

[6]戴松,王小杨.论诱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观因素[J].科技传播,2010(3).

[7]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浙江社会科学,2003(5).

[8]刘昊,谢梅.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舆论传播分析[C]//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2006.

[9]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10]勒温:力场分析法[EB/OL].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E5%8A%9B%E5%9C%BA%E5%88%86% E6%9E%90%E6%B3%95.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3]杨韶刚.寻找存在的真谛——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4]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艾略特.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猜你喜欢
极化网民舆论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