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新闻编辑模式探究

2015-03-20 13:19李阳冉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可视化受众

李阳冉

大数据环境下新闻编辑模式探究

李阳冉

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数据渗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新闻业态也悄然发生改变,一种新兴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基于这种新兴的数据新闻运作模式,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只是对稿件进行后期选择、加工,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独立编发新闻、将新闻可视化,为受众提供科学阐释。

数据新闻;编辑模式;新闻可视化

[作 者]李阳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大数据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新闻生产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以美国为例,2014年最令行业内外瞩目的标志性事件是上半年几大专业化数据新闻平台的相继建立。从《纽约时报》转投独立门户的Nate Silver在新东家ESPN的支持下建立了FiveThirtyEight.com,专注政治选举、体育赛事预测;前《华盛顿邮报》编辑在Vox Media旗下成立了vox.com,为公众提供简洁明了能看懂的新闻;《纽约时报》新栏目Upshot整合上线,意在满足时报读者对严肃准确的数据新闻的需求。“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对新闻未来发展方面做出设想:“新闻的未来,是分析数据。”综观近年来新闻业发展的现状,新闻的数据化、可视化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并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新闻事件做出预判。

一、什么是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又称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指的是对广泛庞杂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它涉及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交互可视化等多个领域。由欧洲新闻学中心(European Joumalism Centre)和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共同编写《数据新闻学手册》认为:“数据新闻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1]简单来说,数据新闻是在对数据集的收集、过滤、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掘数据关系,以此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主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医保解密”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所做的一系列数据驱动的调查报道,内容有关美国信息透明度极低的医保系统:6000亿美金的医保账单是如何被花出去的?这一系列报道最终使得美国政府被迫于2014年4月首次公开了自1979年以来一直保密的重要医保数据,《华尔街日报》还在数据公开后继续跟进一系列全面调查,分析和披露医保体系如何滥用纳税人的钱。《华尔街日报》利用这些新公布的数据,勾勒出医疗与贪婪在美国医保体系中的勾结,美国纳税人每年至少掏出600亿美金为伪造的医保款项买单。“医疗解密”系列并非简单呈现所获得的数据,而是由一个调查记者和数据专家所组成的团队分析和搞懂这些数字背后的联系,并制作了一系列互动图和表格,条理清晰,有大量细节呈现。

《华尔街日报》的整套数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公开的数据表格,总共包含大概1000万条记录;另一部分则是政府公开信息前,由《华尔街日报》向CMS花钱申请的数据,多达几十亿条记录,其中有过去六年多里大量记账人每一条账目的细节。为了确保工作内容的可重复性,数据记者们通常用R写代码来进行分析。他们利用了大量分析工具研究这些数据,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主成分分析、K均值算法和多种期望最大化算法。《华尔街日报》的交互图表团队在数据被公开当天也同时发布了一个可供搜索的医保供应商数据库。随后的几周乃至几个月时间里,团队不断在该数据库上添加新的功能和深度,并最终将这个项目叫作“医保解密:数字背后”。这个交互现在是“医保解密”系列报道的封面,它呈现了88万医保系统中的医生和供应商的信息,让任何人都能很容易查到每一地理位置和专业科室中的最大受益人。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运作模式可归纳出数据新闻具有以服务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运用专业的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宏观抽象的数据背后隐藏的新闻信息进行挖掘,以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的特点,而这对于传统新闻报道是一种全新的颠覆,也为数字化浪潮冲击下的新闻业带来了活力。

二、传统新闻报道与数据新闻编辑模式比较

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相比,数据新闻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方式,而且对编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编辑角色发生改变,由被动选择加工到主动独立编发新闻

传统的新闻编辑是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的出发点,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原则,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评价、传播,协作组织版面并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新闻工作。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陡增且信源广泛多样,面对这种态势,如何对信息进行采集、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开发,对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对新闻事件做出准确科学的预判,是新闻编辑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数据新闻的出现使得新闻编辑的角色地位发生改变。“在数据新闻运作模式中,编辑工作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编辑在数据搜集和加工的基础上可以独立编发新闻,可以为受众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科学洞见和内容阐释。”[2]

(二)用数据讲述新闻事实,将新闻可视化呈现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数据只是作为文本的辅助,为报道文章提供理论支撑。但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大数据”的概念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运用“大数据”分析社会现象,利用数据信息预测事态发展趋向的受众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受众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更多且更为复杂的要求,这种要求最终带来了新闻业对海量复杂数据深入挖掘并对数据可视化叙述的大爆发。

数据可视化是指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更为生动、易为理解的方式来展现数据的大小,诠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使用数据分析的结果。[3]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数据新闻报道不仅需要新闻编辑具备娴熟的新闻写作、多媒体技术运用、数据信息甄别等几项基本能力,还需要编辑熟练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可视化图像进一步激发新闻受众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吸引、帮助受众洞察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和规律。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编辑只有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信息,最终赢得数据新闻报道的主动权。

数据新闻通常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数据可视化也能将新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数据可视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7年,由布鲁斯·麦考梅克、托马斯·德房蒂和玛克辛·布朗所编写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意为“科学计算之中的可视化”)中提出,是指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4]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数据可视化就一定因为要实现其功能用途而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或者是为了看上去绚丽多彩而显得极端复杂。正如涂子沛先生在《大数据》一书中所说:“一幅好的数据图像不仅能有效地传达数据背后的知识和思想,而且华美精致,如一只只振动翅膀的彩蝶,刺激视觉神经,调动美学意识,令人过目不忘,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3]

一部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创作设计了它的视觉艺术家。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数据展示的只不过是一些数字的罗列或一张简单的Excel表格。但数据新闻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拥有专业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报表类如JReport、Excel、水晶报表、FineReport等;BI分析工具如Style Intelligence、BO、BIEE、Yonghong Z-Suite等。更为专业的新闻报道与编辑模式,加上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得受众易于理解,给予其充分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受众深入阅读,从而将新闻价值最大化凸显。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如何做好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报道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兴起的一种跨领域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用数据代替文字讲述事实,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也使得抽象的事实更加直观形象,这是新闻业面对数字新媒体技术冲击做出的努力转型,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格局,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数据新闻的发展也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新闻生产,数据新闻生产更加需要编辑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数据本身无意义,但如何在数据之间探索新闻价值,明晰隐藏在抽象信息背后的新闻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提升对数据的搜集、加工与整合能力,用数据创造价值

新闻编辑进行数据新闻报道首先必须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由于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一方面意味着人类的记录范围、测量范围和分析范围在不断扩大,知识的边界在不断延伸;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变得匮乏,一不留神就会迷失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因此,如何从各个独立的信息系统中提取、整合有价值的数据,从而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利润的转化以及如何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新闻信息是编辑所面临的难题。目前,数据搜集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利用搜索引擎,如谷歌使用PageRank技术对网页进行超文本匹配分析,最终将最为可靠的搜索结果放在首位,其他类似的还有雅虎、百度等;二是通过专业数据库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提取,再进行多维度分析;三是新闻编辑通过网络论坛及其他数据站点将分散隐匿的数据加工处理,最终将零散的数据整合起来。整合是在筛选和整理基础上的组合,不是将单个的新闻信息简单相加或随意拼凑,而是根据优化原则,将有用信息从庞杂的数据中分析提炼出来,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配置,这样就能够为用户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彰显和发掘它们各自的内涵,形成“量变效应”,使数据新闻报道总体升值并得以最大化发挥。

(二)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将数据团队纳入新闻编辑新格局

一则优秀的数据新闻与其数据团队挖掘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密不可分。他们既懂得数据分析,又精通构图艺术,既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又独具审美眼光,他们集故事讲述和艺术家的特质于一身,将会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导航员,同时也是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由于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因此一个优秀的数据新闻团队应是跨领域的,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人们通过头脑风暴产生创意,团队中的相互协作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卫报》数据博客编辑西蒙·罗杰斯强调了这一观点:“新闻编辑部的布局很有讲究,如果你越靠近新闻编辑部,就更方便对报道进行交流,成为新闻策划进程中的一部分;反之则两者距离越来越远。”[5]

(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合力挖掘数据新闻人性化元素

传播学领域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是编辑做好数据新闻的根本策略。编辑对数据的选择实际上代表着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一种文化,具有选择性、科学性、时代性。这就要求数据新闻团队需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阐明数据新闻的价值所在,在设计可视化呈现方式时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元素,帮助受众通过有效互动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最终使数据新闻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四)把握全媒体、立体化的编辑理念

当前,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愈加多元化和复合化,编辑出版活动与移动终端、社交媒体平台等多个领域联系更为密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新闻编辑的思维方式也应从平面走向立体,坚持全媒体开发、立体化运作的全新理念。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平台上数据的声音也变得丰富起来,留下的海量数据与痕迹,显示出不同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数据新闻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则可以丰富、扩展新闻报道范围,使新闻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关注。

[1]郭钦.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模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炯.基于数据新闻学的编辑理念与编辑能力的创新研究[J].中国编辑,2015(1).

[3]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陈书悦.数据可视化:一图胜前言[D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

[5]徐锐.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可视化受众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