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搭连和界限

2015-03-20 13: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

源 贞

试析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搭连和界限

源 贞

政治、经济、文化是人们进行社会研究常用的三个维度,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政治经济学、公共外交、软权力、政治文化、文化经济等概念,正是对这种关联地带进行研究的产物。一度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Ⅱ》,可以说是文化与政治之间撇不开的暧昧关系的具体体现。一个文化传播事件出人意料地与政治传播碰撞在了一起,并且还碰出了火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案例。本文避繁就简,以文化传播和政治传播的搭连为主、界限为辅,来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政治传播;政治认同;《舌尖上的中国》

[作 者]源贞,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华美食的纪录片。该片自第一部播出以来就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遥遥领先于同时段播出的各热播剧。《舌尖上的中国Ⅱ》同样收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与第一季不同,《舌尖上的中国Ⅱ》中美食不再是唯一主题,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人物成为主要内容。美国媒体的一篇报道评论称《舌尖上的中国Ⅱ》“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引发了很大争议。因为它宣扬了民族和谐的价值观念,包含“政治宣传”和“统战”的内容。本来一部展现中华美食文化,展现中国人家庭、亲情和乡情的文化片,为什么能被人当作政治宣传片了呢?这是因为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搭连,且二者之间的界限也很难把握。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及其中间地带

首先,从概念的厘定上来看,学者对文化的诸多定义不尽相同,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1]。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所有的物质和精神存在,那么政治也包含其中。“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2]文化传播的内容是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所谓政治传播,是指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活动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3]政治传播的内容为政治信息,目的是制造“同意”。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还把政治传播称作是“制造同意的艺术”。

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进行研究的需要,对一些要素进行取舍后形成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二者的概念都相对宽泛,难免会仁者见仁,出现很多交叉、融合的地方。并且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的理论不断被提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日渐丰富。关于公共外交、软权力、政治文化、民族问题等研究都是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学科领域。公共外交也被称作文化外交,其主要功能是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家利益。国际政治中关于“软权力”的研究也相当丰富,“文化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早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并且在西方形成了文化与权力相互建构的主流性看法”[4]。政治文化既属于文化范畴,又饱含政治内容和政治目的。同样,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中也会经常涉及文化与政治两个范畴。斯大林在其《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5]。”由此定义来看,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民族更多的是文化的共同体。但是民族问题又往往是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际政治活动的重要议程。

二、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搭连

“人”是文化传播和政治传播的基本主体,在二者之间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而一切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可以说,人的社会活动就是一个政治动物的文化活动,或者是一个文化动物的政治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文化传播和政治传播活动的属性,决定着文化传播中政治因素的不可避免,更决定着政治传播中文化手段的普遍应用。

(一)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社会功能存在重叠区域

稳定是一个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历史表明,革命式的社会突变虽然能够促进社会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造成的社会破坏也是空前的。中国的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推进改革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如何应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潮的冲击,维护国家内部团结,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化传播和政治传播能够凭借其自身的传播功能,从不同方面促进社会的有效整合。

首先,塑造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民族的产生和融合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实现和发展。国内学者对民族的认识倾向于从文化视角来定义。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历史风俗、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等成为划分民族的主要判断标准。钱穆先生对文化在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民族创造出文化,文化又融凝此民族”[6]。文化认同是民族发展的“黏合剂”。文化认同是根植于人内心的,是灵魂和精神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正是使我族类区别于他族类的文化心理。秦始皇统一六国,不仅是军事征服,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征服。他在全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的文化改革,从根本上实现文化统一。秦朝二世而亡,汉朝统一天下,继承了秦朝的文化制度,顺延帝祚四百多年,并最终形成以汉朝命名的民族——“汉族”。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汉族人口始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民族,这与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的融凝作用密不可分。生活在中国版图中的56个民族,又有一个共同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通过中华文化凝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前提。

其次,政治传播在调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作用。政治传播被称作是“制造同意的艺术”,其目的就是通过政治信息的传递,实现影响受众的态度与行为,进而推动政治进程。中国有句古语“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所向”意即指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政治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渠道。实现政治认同的过程,是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即人的政治化的过程。政治认同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国社会各种政治思潮涌动,如何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下,统合各种政治思潮,塑造政治认同,对实现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增强政权“合法性”意义重大。

(二)文化传播中的政治因素

文化传播具有政治因素,因为任何一种传播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控制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传播活动。“文化传播活动不可能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和参与政治。”[7]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媒介的控制,只是在对媒介控制的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国家(政府)通过制定传媒政策与法规,以及控制资金的投入来保障传播活动为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服务。例如,对媒介所有制形式的控制,对传播内容的审查等。文化传播中政治因素的强弱和政治价值的选择,取决于传播主体的政治属性,取决于传播内容的选择。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淡化国家控制媒介的形象,在这点上西方国家比中国做得好。虽然中国也在推进媒介组织的转型、改制,但是“央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角色功能却没有改变。《舌尖上的中国Ⅱ》被西方媒体称作是“政治宣传”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作并播出该纪录片媒体的“官方背景”。可见文化传播活动会因为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带给受众不同的印象和体验。文化传播的内容选择,往往也会体现出政治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样板戏”成为全国人民文艺活动的首要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同样是芭蕾舞,为什么《红色娘子军》是样板戏而《天鹅湖》却不是。电影《杨善洲》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很多电影节拿了奖,但是很难想象它能够在戛纳电影节、奥斯卡电影节拿奖。这里面可能就是政治的因素在起作用了。

(三)政治传播中的文化手段

人们一提到政治就会引起一系列负面的联想。“它一方面使人联想到麻烦、混乱甚至暴力,另一方面又与欺骗、操纵和谎言纠缠不清。”[8]提到政治宣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感。“心口不一”“言行不一”是政治人物的标签。事实也确实如此,政府和政党在追求其利益和目标时,表现往往是含蓄的。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要表现出“被逼”的无奈。以文化的名行政治之实,是政治家的偏好。历史上也不乏实例。

用文化的手段进行政治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文化控制,实现排除异见,这种方式较为直接。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明清两朝的“文字狱”以及清朝初期的“剃发异服”政策等。“文化大革命”则是以文化的名义进行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权力斗争。第二是在文化传播活动中植入政治元素,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即“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政治传播则是通过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有意识的创造和选择,植入当政者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实现政治信息的隐性传递。这符合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央视春晚”从1983年春节开办至今,越来越多地受到批判,一方面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和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其充满政治色彩的节目编选有极大的关系。有人甚至把“央视春晚”称作“政治晚会”。因为要照顾56个民族,照顾各个阶层的需要,这里面有很多自觉不自觉的政治因素。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对政治理念进行理论包装,形成一套具有最高权威的“科学理论”,然后通过在全社会进行传播推广形成一种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治文化。通过这种理论包装统治者统治权力的合法性得到了加强。

(四)文化传播对政治权力的建构

随着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软权力的概念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文化对权力的建构作用已经形成了学界的一般共识。软权力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以及议程设置和制定国际规则、制度的能力。“国家凝聚力、普世性文化、国际制度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9]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在塑造国际认同,提升国家软权力方面愈来愈显示着其特有的魅力。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一直面临着一个困惑,那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什么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宗族观念以及家国伦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美食勾起了国人的集体回忆,也向世界呈现了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使人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与此相反,《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于2011年1月17日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就笔者个人的感觉来说,这部宣传片并没有完整地展现中国的形象,哪怕是人物形象。宣传片中罗列堆砌的那些人物代表不了13亿中国人的整体形象,缺乏全体国人的共同特征,其宣传效果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形见绌。

三、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文化传播区别于政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它的文化属性。同样,政治传播区别于文化传播的根本特征是它的政治属性。如果文化传播中掺杂了过多的政治元素,那么必然会影响他的文化属性,一旦突破一定的界限势必会不伦不类,引起受众的反感,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一)文化传播活动与政治传播活动的本质属性不同

文化传播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它的文化特性。因此,人文特性是文化传播内容的本质特征。政治传播的内容是政治信息,政治特性和价值判断与追求是其本质特征。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这种界限可以有效感知,却很难清晰界定。政治传播把政治信息通过文化的手段进行包装,或者把政治信息渗透文化信息中进行传递。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文化层次、媒介素养以及政治敏感度的不同,他们对隐藏在文化传播中的政治信息的感知能力和接收能力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对《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有人从中看到的只是美食;有人从美食中勾起了乡情、家国情;也有人从中洞察到了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宣传。可能第二种人感知到的,才是《舌尖上的中国》意图传递给大家的真实信息。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谈到了《舌尖Ⅱ》的拍摄目的就是通过美食来展现隐藏在美食背后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家国情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等。因此,受众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决定着他们对接收到的信息的解码存在差别,也决定着他们对同一传播行为的不同属性的认知和把握。

(二)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的最终目标不尽一致

首先,文化传播追求的是通过人文信息的传递,达到心灵和精神的沟通和享受,塑造的是文化认同。政治传播则是要实现政治信息的有效传递、政治动员的有效实现和政治参与的充分表达,塑造的是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可以帮助实现政治认同,但是文化认同并不全都能转化为政治认同。比如,你可以喜欢美国大片,也认同其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并通过观赏电影满足了视觉刺激和精神享受,但是并不等于你就认同了美国的意识形态,认同了美国的内政、外交政策。

其次,在一般情况下,政治传播活动都具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功利性较强,对需要达到的传播效果有一定的预期。而文化传播活动的目的则略显泛化,着眼于长期目标。从对受众的传播效果方面来说,政治传播效果相对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在西方政治选举进程中,选民的政治选择往往容易受到竞选广告等政治宣传攻势的影响。领导人上台后,与民众都会有一个“蜜月期”,时间长短不一,过后支持率就会出现大幅下滑。而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或者文化艺术表演,能给人们带来一时的享受和体验,过一段时间可能都记不得看了什么,但会在心底留下一丝的记忆。这种记忆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对人的认知和态度乃至行为产生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建立,就会十分稳固。比如,人们对本民族文化推崇,对异文化的排斥和偏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传播与政治传播这两者都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搭连,界限则相对模糊,要想清晰界定二者之间的界限,有一定的难度。但有一点应准确把握,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决定其自身属性的本质特征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功能。文化传播活动应该主要承担其传递文明、教化大众、调控社会的功能,文化传播中渗透过多的政治因素,不仅会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也会削弱渗透其中的政治信息的权威性。政治传播活动可以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进行,但是需要较高的包装技巧。政治传播不应该过多地染指文化传播,就像郭德纲在其相声作品《我要反三俗》中所表述的那样,相声(演员)的本职工作就是逗人乐的,如果过多地承担起教育(政治宣传)的职责,那么损失的就是“十几亿的观众”。虽然有点偏激,但是说明了一定的道理。当文化传播过多地承担了与其本职不相符的责任的时候,难免就像十年前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没落一样,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文化传播事业,政治传播的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

[3]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25.

[4]张曙光.权力话语与文化自觉——关于文化与权力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8(5):88-90.

[5]斯大林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6]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7.

[7]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7

[8]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9]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5.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