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2015-03-20 13:18孙晶晶
文化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常州文物保护古城

孙晶晶

(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理念和实践要求,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也将之设立为主题和口号。对常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进行研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符合党中央对文化遗产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好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是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1]。

一、常州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状

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金坛薛埠和尚墩遗址、旧石器遗址距今40—20 万年,是江苏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常州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众多,金坛三星村遗址、薛埠西周土墩墓群曾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戚墅堰区圩墩遗址是马家浜文化前期的重要遗址,所出土的木橹被誉为“天下第一橹”;良渚文化重要遗址寺墩遗址面积约90 万平方米,3 号墓上百件玉器的出土曾轰动中国考古界;武进区与无锡市交界处的阖闾城遗址已被确认为吴王阖闾的都城;春秋淹城遗址“三城三河”建筑形制独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发掘出土的4 条独木舟均距今有28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舟”。

常州古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并且至今为止,现行的内外两圈整体格局基本被保留下来,即市河圈和运河圈,古城“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城河相依、水路并行”的整体格局依然存在。古城内有60 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控制单位及121 处不可移动文物点,除此之外,还有3 个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前后北岸、青果巷及天宁寺。

目前,常州市共有778 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控制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处,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5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控制单位488 处;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77 处;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3家,馆藏文物35000 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3 件套(127 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28 项,包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 项[2]。

常州城市化速度迅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成为一对不容忽视的矛盾。主城面临的任务是品质提升,文化遗产成为体现品质内涵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面临的难题和出现的问题也普遍存在,首先是老城区遭到过度开发。

2005 年《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4—2020)》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规划,常州古城5.51 平方公里内要加强空间格局的保护和历史风貌的保护。首先,由于城市框架未及时拉开,古城保护范围内大规模的“拆旧建新、弃旧建新”的建设活动,使历史风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大量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风格、色彩上对古城的历史风貌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一些重要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很多文保单位存在“盆景化”现象,布局凌乱分散。此外,损毁真文物、建设假古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古城风貌问题、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小、数量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都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其次,等待开发的郊县区域也存在大量代表农耕时代文明成就的遗产类型等待认知和保护。

二、常州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设想

常州的文化遗产数量多、类型复杂、空间分布广泛、文化价值显著。“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留给常州的文化财富,关系常州的城市特色、城市地位、城市形象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关系城市旅游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推进。但是,多年来,专家们都认为常州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并未转变为发展资源。为此,市委、市政府也出台过专门的文件或组织专家讨论,但效果并不乐观。按照总书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要求。常州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任,文化遗产事业在这些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中占有的位置和作用也值得深入思考。

(一)认知和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文化遗产价值

依托常州高校等研究机构,加强常州历史文化的深度研究,重点对常州历史、中吴文化、运河文化、齐梁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孟河中医文化等常州特有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精心打造常州的城市文化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常注重城市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该城市在中华文明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无锡市提出的“吴文化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现代乡镇工业的诞生地”,宜兴市提出的“中国陶都”,都成为城市品牌和“申名”成功的关键。

(二)加快现存文化遗产抢救保护

加快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步伐,2014 年常州市基本形成以彰显人文之都、江南名城为主线,以“三名二古”(名人、名居、名遗、古街区、古镇村)为重点,以常州地域文化(中吴文化、齐梁文化、名人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为特征,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力实施“12345”重点建设工程,即“一城”——古城;“二河”——古运河、明运河;“三镇(村)”——孟河古镇、焦溪古镇、南杨桥古村;“四馆”——恽代英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盛宣怀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新馆(中国青运史杰出人物纪念馆);“五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实际为青果巷西段,可包括市级文保单位中新桥,东下塘省级文保单位杨氏家庭戏楼和历史建筑张宅)、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风貌区、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市级文保单位锁桥周边到西直街、工业遗产“运河五号”、航仪厂周边、南河沿西岸到工业遗产梳篦厂,甚至可以扩展到拟建的三吴第一楼——大观楼)。

(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第一,处理好自然遗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注重对人文内涵丰厚的山水景观进行保护与打造,使其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作出贡献;第二,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修开放工作,让更多市民可以参观游览;第三,做好博物馆衍生创意产品的开发,加强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第四,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部分的开发与利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注重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凸显城市文化特质,保存城市文化基因;第五,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方面注入文化遗产的元素,构建具备常州特色的“符号系统”,用于对外宣传与推广。

[1]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J].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7,(3) :66.

[2]常州市文物局. 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 二) [M]. 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2011.12.

猜你喜欢
常州文物保护古城
常州的早晨
良渚古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名胜古迹
安居古城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