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科学精神 国家利器
——写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之时
●本刊编辑部
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举世瞩目,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在国人常常感叹自然科学的诺奖离我们还有多远时,这朵“金花”不期而至,落在“青蒿素”上。曾几何时,“诺奖情结”某种程度上困扰着中国科研工作者,舆论也反复猜想谁能够获得“首金”。然而,屠呦呦获奖后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体现了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求实精神,就是要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要认识到古代科学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是可行的,中国传统科学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库。也要认识到屠呦呦科学研究证实,青蒿素和中医药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与传统的“煎煮熬”完全不同。参照古今医书的记载和民间用方,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对数千份植物提取物通过动物筛选,再从中分离、鉴定其中抗疟有效成分,最后找到近十种抗疟有效单体,将它们的抗疟活性、毒性、化合物稳定性和资源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青蒿素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它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临床试验中也全部使用了双盲法,这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完全采用了现代药学科学的萃取方法。
探索精神,就是要在研究过程中孜孜不倦地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对其进行多方搜查的行为,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青蒿素被发现的困难程度无异于大海捞针。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疟疾抗药性问题,我国确立了由多部门参加,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代号为“523”的项目。在“523”项目实行的10多年中,全国共收集抗疟中草药和验方上万个,广筛提取物5000多种,屠呦呦他们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但进展并不顺利。还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找到了青蒿素这一唯一有效的品种。
创新精神,就是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青篙素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国继麻黄素之后的第二大医学贡献,其突出的创新贡献是突破了60多年来“抗疟药化学结构不含氮(原子)就无效”的传统医学观念,发现了迥异于以前的新型化学结构,其快速、高效、无抗药性、低毒的特征令全球医学界为之震惊和欢呼。而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篙素,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是关键的创新。
屠呦呦获诺奖对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就是要以创新思维引领媒体的创新发展之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要推动媒体创新,首先是媒体的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要积极培育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的核心是突破传统,重在超越;它的本质在于求异性;它的最大特点是突破思维定势,即跨越从众型思维定势,避免权威型思维定势,跳出经验型思维定势,打破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才能实现创新发展。有言道,成功有道常无道,创新无法胜有法,靠的就是创新思维。总之,创新一定属于那些思想解放、思维创新的领导者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