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国际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2015-03-20 13: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可读性新闻报道受众

刘 霞

如何增强国际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刘 霞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国际科技新闻的兴趣和需求量与日俱增,但因其内容上与生俱来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复杂性为其可读性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本文以几篇国际科技新闻为例,从形式和表达两方面,对如何提升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提出自己的意见。

国际科技新闻;可读性;报道内容;表现形式。

[作 者]刘霞,科技日报社国际部。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变革日新月异,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欧美等国在多个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可谓是引领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国际科技新闻也“咸鱼翻身”,成为为广大读者热烈追捧的“香饽饽”。但科技新闻常常存在新而无味、枯燥晦涩、深奥难懂的先天属性,国际科技新闻更是由于其内容前沿深奥、专业术语繁多,且报道形式单调范围,因此可读性不高,很难激起读者尤其是非专业读者的兴趣,大大降低了国际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怎样把国际科技新闻写好、写活,以增强其可读性、趣味性,是每个国际科技报道新闻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笔者在充分考虑读者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进行了探讨。

一、借鉴国外媒体在科技新闻传播中的采编经验

西方媒体的科技新闻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积累的采编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生活化的报道视角

同样的新闻传播内容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呈现出来的传播效果完全不同。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科技对生活的渗透和影响也日益广泛,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基础研究,无论是新材料的诞生还是生物医学的重大突破,几乎任何科技新闻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采取生活化视角,以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角度来报道科技发现、科研成果。

西方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适应受众的需要,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可读信息,国外科技新闻报道采取了新的报道方式:将科技新闻以商业化的视角输出,通过诠释科技带给受众的影响和便利,让公众能够更为直观和快速地了解相关信息。这也是《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财经和商业板块中会出现科技新闻的原因。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内记者而言,西方媒体的科技传播队伍,可谓经验丰富、身经百战,很多科技新闻记者都拥有一定的专业背景,都从事了多年的科技新闻报道,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可谓是“个中高手”。另外,有些科技新闻记者对其报道领域的认知和理解甚至能与专业科研人员相媲美,可谓真正的“专家型”记者。

因此,他们在处理与人们生活相距甚远的科技报道时,能从受众的基本需求出发,找到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视角,将生硬枯燥、晦涩难懂的科学内容“翻译”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内容呈现给受众,尽力做到“受众想要知道什么,我就告诉他什么”,“受众应该知道什么,我就告诉他什么”。如此做受众的贴心人,大大增强了科技新闻的可读性,从而也强化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西方媒体已经跨越了科普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科学服务阶段。

(二)全面客观的报道手法

更重要的一点是,西方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时,会尽力做到客观全面和公正,也就是说,不仅报道这项科学发现和科学突破给社会带来的重大意义,也会报道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让读者对其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真正坚持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客观原则。比如,2015年8月3日,Nature网站刊登的《科学家宣布发现石墨烯的“小鲜肉表亲”锡烯》的文章,除了介绍科学家可能研制出这种新材料之外,也引入了其他科学家的反驳意见。科学需要也欢迎讨论,这种不偏不倚的报道风格也值得我们学习。

二、精品意识

其实,并不是科技新闻本身没有趣味,从某个角度讲,科技新闻所蕴含的新奇性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本性,如此说来,科技新闻包含着的趣味要比其他种类的新闻更多。

科技新闻不讨喜,传播效果差强人意,归根结底,还是科技新闻写得不够生动有趣。事实上,那些表现手法好、趣味性强的国际科技新闻,也会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记者在撰写新闻时,树立精品意识,从标题的制作,到文章的谋篇布局,再到行文表达,都精雕细琢,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愉悦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精心设置导语

美国一位著名新闻学者说:“导语是记者展示自己杰作的‘橱窗’。”一个好的导语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报道事件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看下去。比如《科技日报》2014年7月23日的一篇报道《太阳突然安静下来,黑子去哪了?——太阳黑子神秘消失令物理学家感到迷惑》,这个标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标题一方面搭载了目前火遍全国的《爸爸去哪儿?》电视真人秀的“去哪儿”顺风车,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以疑问的形式提出,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产生共鸣与思考,引导读者从正文中去寻找答案。由于人们都具有好奇心,因此,这类标题非常抓眼球,可以获得较高的点击率。

另外,《科技日报》2014年4月18日2版头条《精子和卵子如何“认出”对方——英发现卵子用以识别精子的受体》、2014年5月13日2版头条《太阳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有助于寻找地外生命并阐释太阳最初形成时的奥秘》、7月15日2版头条《银河系有了“自拍照”——最大规模银河系星际尘埃3D图出炉》、2013年9月26日1版“总编辑圈点”《美国“人造太阳”正在地平线升起 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等标题都诙谐有趣,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二)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好的标题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但仅有标题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丰满立体的报道手法来继续抓住读者的心,让他们产生继续阅读的意愿。独具匠心的故事化策略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这样定义故事化策略:“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客观实践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

还是以《太阳突然安静下来,黑子去哪了?》这篇文章为例,在叙事策略上,作者也顺着读者的思路,大打悬念牌,在文中使用了很多疑问句,比如,“要出大事了?还是闲着没事?”“不知今年的平静期是同样短暂,还是会持续更长时间?”等,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尽管本文并没有最终解释“太阳黑子”究竟去哪儿了,因为科学家自己也不清楚,但却用具体的科学事实,向大家阐述了一个现象,启发读者的思考,也算不辱这篇科技新闻报道的使命。

同样采用这种策略的还有《科技日报》2014年4月3日2版文章《研究称宇宙或是一个“液态超流体”》,在文章开篇作者写道:“我们常说‘宇宙空间’,但它究竟是什么?空空如也,还是塞满了可供光子、电磁波及其他所有一切移动的介质?”用几个疑问句,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继续阅读下去、一探究竟的愿望。

(三)通俗生动的报道语言

科技新闻的报道讲究专业性和准确性,而对于公众来说,过于专业的术语又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因此,科技新闻也需要通过简单明了地表达。在科技新闻的报道过程中,编辑者应当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传达出科技新闻中所包含的原理、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使公众能够在不借助于其他工具的情况下了解科技新闻事实。同时,描述性、形象化的语言能让枯燥的科技新闻事实变得鲜活有趣,文章活泼耐读。

比如2014年6月13日《科技日报》2版文章《地球真实年龄比原先推算的要“老”6千万岁》,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当我们不断把眼光扫向深空时,却意外发现身处的地球家园年龄被低估了。法国科学家通过对‘时间胶囊’——封闭在石英中的古老气体研究分析发现,地球的年龄比我们原先推算的要‘老’6000万年左右,而月球也是这样。”

后面“研究人员表示,当回首进入‘时间的深处’时,人们会发现早期地球上事件的发生时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刚刚形成的地球,几乎不按‘经典地质学’的常理出牌,譬如说那个时代岩层就是缺失的”,等等,文学化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给这篇文章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大大加强了其可读性。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时代正在呼唤着国际科技好新闻,把国际科技报道写得生动有趣,已成为我们科技记者亟待攻克的课题。要想写出鲜活的、可读性强的国际科技新闻,记者就要在充分了解和熟悉科技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同时树立精品意识,制作一个鲜活有趣、引人入胜的标题,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和注意力,然后再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写出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对读者最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科技新闻传播前沿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功用。

[1]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J].科学中国人,2004(1):10-11.

[2]高辉.浅析新闻故事化的表现手法[J].记者摇篮,2015(6):18-19.

猜你喜欢
可读性新闻报道受众
可读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