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松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01)
浅谈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与管理
胡雪松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01)
安徽省古生物资源丰富,重要古生物化石群数量众多,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自《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虽加大了化石保护与管理力度,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本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对策建议;安徽省
古生物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确定其相对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地层划分对比则是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它为人们了解地球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是研究生物与人类起源、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珍贵材料。
安徽省跨越华北、华南两个地层区,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地层剖面完整,古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从事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除了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保存完好、演化迅速的“标准化石”之外,还发育了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知名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群,例如:新元古代“淮南生物群”、“蓝田生物群”、早寒武世的“西递海绵动物群”、早三叠世的“巢湖鱼龙动物群”、侏罗-白垩纪的“皖南恐龙动物群”、古近纪的“潜山脊椎动物群”、第四纪的“淮河古菱齿象动物群”、距今约220万年前的“繁昌人字洞古人类遗址”及其伴生动物群、距今约30~4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及其伴生动物群等,这些化石群均是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和宝贵的自然遗产,值得保护。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在“蓝田生物群”、“巢湖鱼龙动物群”、“皖南恐龙动物群”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Yuan, et al.,2011;Yuan,et al.,2013;陈冠宝等,2014;Motani, et al.,2014;Jiang, et al.,2014;Motani, et al.,2015;黄建东等,2014)。
自国务院颁布《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安徽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了化石保护与管理的力度。
2.1 化石产地纳入地质公园管理,有效保护珍贵化石
到目前为止,“潜山古近纪脊椎动物群”、“淮南生物群”、皖南恐龙蛋和恐龙脚印等化石产地分别被列入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范畴。这些产地的化石得到了一定保护,避免了被进一步地破坏。2.2 实施化石保护工程建设,促进化石原址保护
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地质遗迹与古生物化石保护专项先后拨专款对“宁国胡乐奥陶纪笔石动物群”、“休宁蓝田生物群”、“潜山脊椎古近纪动物群”等化石产地进行化石保护工程建设,圈定了化石产地的范围,并设立界桩、界碑、解说牌和警示牌,对化石产地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3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建成,促进化石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
为保护和利用以古生物为主体的地质标本,安徽省财政投入巨资建成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全省唯一的省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承担省内古生物化石和地质标本收集、修复、保管、研究及展示等工作。馆总建筑面积26495m2,其中:基本陈列区建筑面积16902m2,库房和标本修复实验室建筑面积3787m2;现有馆藏古生物化石标本39615件。自2012年逐步投入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参观者络绎不绝。新馆丰富的展陈内容、现代化的库房、先进的化石修复及观察设备,为化石标本保存、研究与普及古生物科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成为加强化石标本管理、保护的重要平台。
虽然我省相关部门为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与管理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化石保护方式单一,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目前,安徽省内的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仅仅通过建立地质公园这种单一保护方式,且仅有3个化石产地纳入地质公园管理范畴。“巢湖鱼龙动物群”、“蓝田生物群”等在国际学术界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尚未得到有效保护,面临被进一步破坏的困境。
安徽省的古生物化石开发利用水平低,大部分古生物化石标本仅发挥了其收藏和展示功能,对古生物化石在地学旅游、科普图书、动漫、化石衍生品等方面开发利用较少。
3.2 科普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化石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也是提高公众科普素养的重要载体。尽管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由于科普宣传不到位,公众对古生物化石知识和科学价值了解不够,对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张红珍,粱永宁,2005)。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是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行政法规,但在我省,公众的认知度较低。
3.3 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条例》实施之前,古生物化石标本都被作为文物看待,由文物部门负责收藏与管理;《条例》实施以来(2011年),我省的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与管理采取以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主导,分级管理的方式,但大多数重要古生物化石标本都存放在文物部门管理的收藏单位手中,这就造成了由文物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管理重要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局面。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及有效的监管体制,管理上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标准不一样,反而无法落实保护和管理的责任。
此外,对于包含古生物类的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可能同时还是风景名胜区,又出现了既有旅游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甚至城建部门等多头管理局面。由此可见,我省的古生物化石无论是标本管理还是产地管理都不够完善。
3.4 尚未落实专项保护经费,专业人才匮乏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是我省各级财政本没有设置专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经费,使得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省内现有古生物类博物馆中除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及学科带头人外,其他古生物类地质公园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完全没有专业人员。经费保障不足,专业人员的匮乏,都使得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4.1 建全保护体系,提高开发利用水平
对于省内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除了地质公园这一保护利用体系外,可以通过建立化石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申报国家级重点化石产地等方式直接保护古生物化石产地;还可以通过建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原址博物馆,对化石标本进行收藏、保护、研究、教育,深入发掘古生物化石的科研价值;同时通过制作4D科普电影、出版科普图书、研发化石衍生产品等方式发掘古生物化石的经济社会价值,增强民众对古生物化石的了解,唤起人们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意识。
4.2 科学编制规划,指导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是国家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手段,是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保护,对古生物化石发掘、收藏和进出境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作为古生物化石资源大省,我省应依据国土资源部印发的《省级古生物保护规划编制指南》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地编制我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对全省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进行总体策划和系统安排,指导我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4.3 加大化石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工作,使民众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和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自觉性,是搞好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更应利用好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这个集收藏、研究和科普于一体的展示平台,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扩大科普宣传范围,加深民众对古生物化石珍贵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保护中。
4.4 完善管理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健全各级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组织机构,使各部门责权明确、标准统一,切实有效的做好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应加强对保存有重点化石的收藏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它们保护好重点化石,也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文物部门管理的收藏单位将重点化石转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的收藏单位中收藏和保护。同时,应加强对化石产地的管理,尤其是已建立地质公园的化石产地,应要求设置专人负责化石保护工作。
4.5 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合作研究
首先,应按照《条例》要求,县级以上财政,尤其是具有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应设置专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经费,用于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与科普宣传。其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此外,省内科研机构应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联合攻关,深入发掘我省古生物化石的重要科研价值;这是开展化石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有效方法。
[1]Jiang Dayong , Ryosuke Motani, Andrea Tintori, Olivier Rieppel, Chen Guanbao, Huang Jiandong, Zhang Rong, Sun Zuoyu, Ji Cheng.The Early Triassic eosauropterygian Majiashanosaurus discocoracoidis, gen.et sp.nov.(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Chaohu, Anhui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4, 34 (5): 1044~1052.
[2]Motani R., Jiang Dayong, Andrea Tintori, Olivier Rieppel, Chen Guanbao.Terrestrial origin of viviparity in Mesozoic marine reptiles indicated by Early Triassic embryonic fossils[J].PLos One, 2014, 9 (2): 1~6.
[3]Motani R., Jiang Dayong, Chen Guanbao, Andrea Tintori, Olivier Rieppel, Ji Cheng, Huang Jiandong.A basal ichthyosauriform with a short snout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China[J].Nature, 2015, 517:485~488.
[4]Yuan Xunlai, Chen Zhe, Xiao Shuhai, Zhou Chuanming, Hua Hong.An early Ediacaran assemblage of macroscopic and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iated eukaryotes[J].Nature, 2011, 470: 390~393.
[5]Yuan Xunlai, Chen Zhe, Xiao Shuhai,Wan Bin, Guan Chengguo, Wang Wei, Zhou Chuanming, Hua Hong.The Lantian biota: A new window onto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 58(7): 701~707.
[6]黄建东,尤海鲁,杨精涛,任鑫鑫.安徽黄山中侏罗世蜥脚类恐龙一新属种[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4,4(52):390~400.
[7]张红珍,粱永宁.中国重要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保护浅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增刊):70~73.
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LEOTOLOGICAL FOSSIL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HU Xue-song ( Geologica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 of Anhui Province (Institute of paleontogical fossile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Anhui 230001,China)
Anhui Province is abundant in paleotological resources having a great number of major fossil communities with high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values.Governments and land and resources authorities at all levels have strengthene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ssils since Paleotological Fossils Protection Rules was put into effect, but many deficiencies and issues remain unsolved.This paper gave tailor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carrying ou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leotological fossils in the province.
paleotological fossils; prote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hui Province
D912.6
:B
1005-6157(2015)04-0318-3
2015-10-29
胡雪松(1974-),男,安徽合肥人,现主要从事博物馆管理和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管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