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圈养山羊技术
(贵州省思南县畜牧兽医局 565100)
杨芳
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林牧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就多年从事圈养山羊的经验总结如下。
1圈养山羊的好处
圈养,即不放牧,将饲草饲料定时、定量地放在羊圈的饲槽或栏内饲喂,让其在圈内完成生长、发育、繁殖、育肥等全过程的一种方式。圈养的饲料为人工种植的牧草、野草、灌木枝叶、秸秆类等。同时必须给予清洁、充足的饮水,加喂适量的食盐、尿素(尿)、维生素、矿物质饲料或舔砖等。
1.1山羊生长发育快
由于限制了活动范围,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羊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周转快,效益高。
1.2积肥多
放养一只羊年平均积肥500 kg,而圈养时为1 000 kg。这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有机肥,为养殖场增加了收入。
1.3疾病少,产羔成活率高
放养山羊由于风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病羊,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圈养山羊可以进行精细管理,不喝脏水,染病机会少,因而母肥仔壮,成活率几乎可达100%。
1.4减少林牧矛盾
圈养,减少林地破坏,促进植被恢复,保护生态,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圈养山羊技术
2.1羊舍建设
羊圈是山羊长期生活的地方,所以,羊圈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形地势。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流畅,干燥,通风,平坦向阳,或略有坡度。2)水源土质。羊圈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羊的正常生活、生产用水,以井水等地下水为好,对河、溪、湖、塘等水应经净化处理后再饮用。土壤以砂壤为佳,其透水性、保水性好,可防止病原菌、寄生虫卵等生存和繁殖。3)交通电力、网络通讯。羊圈应交通便利,但要与公路、铁路、机场、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工厂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疾病传播、噪音等;电力、网络通讯供应有保证。4)各功能区建设设计合理、经济适用。一是有足够的圈舍面积,使山羊在舍内不太拥挤,可自由活动。每只山羊平均占有面积是:种公羊为1.2~1.5 m2,成年母羊为0.8~1.0 m2,哺乳母羊为2.0~2.5 m2,幼龄公、母山羊为0.5~0.6 m2,育肥羊为0.6~0.8 m2。二是要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羊圈面积的2~5倍。运动场围墙的高度,小山羊为1.5 m,母山羊为2 m,公山羊为2.2 m。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三是要有兽医卫生室、隔离观察室、办公室、饲料加工储藏室、饲养员生活区等,且各功能区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2.2饲养管理
分圈饲养,定期消毒。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带羔羊要隔离于小单间饲养(2 m2/间),以防拥挤造成母羊流产和压死羔羊。每天清洁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围要定期消毒,每半个月清除一次羊粪,并将其远离羊舍堆积发酵。
适时配种。母羊适宜的初配期为8月龄。母羊发情表现:不安心食草,鸣叫摇尾,有的爬跨它羊,初期阴部流出透明黏液,末期黏液成胶状稠样(黏稠)。从发情开始到结束,一般1~2 d,发情周期18~21 d。
合理搭配饲料。羊属食草动物,饲料应以牧草为主,精料为辅。在夏秋季节,应多喂些草料、树叶或牧草,适当补充精料。冬春季节饲草比较缺乏,有条件的地方,应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作补充,也可通过多喂些混合饲料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
供足饮水。山羊每天必须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消化食入的粗饲料,同时体内循环、养分输送也离不开水分。山羊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容易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应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
3疫病防治
3.1计划免疫
搞好疫病防控工作是提高养羊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应根据当地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储备相应的疫苗。对于一些没有的疫苗或不宜用疫苗的疾病,可有计划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药物进行预防。如在冬春季节羔羊大肠杆菌病高发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可有效减少和预防羔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3.2定期驱虫
根据羊群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驱虫药,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各驱虫一次。一般情况下,预防肠道线虫常用盐酸左旋咪唑口服8~10 mg/kg体重;或肌肉注射7.5 mg/kg体重,驱除肝片吸虫常用硝氯酚,口服3~4 mg/kg体重;或皮下注射1~2 mg/kg体重。
作者简介:杨芳(1974-),女,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01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39(2015)03-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