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在中国
——写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

2015-03-20 07:16涂途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武陵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罗丹雕塑艺术家

涂途(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罗丹在中国
——写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

涂途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要:罗丹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他的作品代表着法国雕塑的最高水平。从20世纪初开始,他便被介绍到中国;中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美学家,如鲁迅、郭沫若、宗白华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他的影响,对他作过相当高的评价。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罗丹重新在中国受到关注,成为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象征。

关键词:罗丹;艺术家;雕塑;中法建交

法国是西方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中法两国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在法国众多的艺术家中,奥古斯特·罗丹是享誉世界并在中国有着广泛影响的19世纪雕塑巨匠,他的作品代表着法国艺术的最高水准。罗丹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现代艺术家之一;罗丹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许多中国文艺家都对他作过相当高的评价,并受过他不同程度的影响。《罗丹艺术论》在中国不同时期多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引起过热烈争议。罗丹的名言不仅在各种各样的美学论著中经常引用,而且为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和普通民众熟记背诵。

宗白华是较早专门研究西方美学的著名学者之一。1920年冬,他经过巴黎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学习美学,多次前往罗丹纪念馆参观,认为馆内“陈列罗丹遗作石刻及素描,极为丰富。他的作风奔放生动,与巴黎所藏的古典艺术正相对映,对我是一个重要启示。”随后,他写了一篇《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寄到国内的1921年《少年中国》月刊刊出。在这篇评论中,他认为罗丹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而不有所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罗丹真可谓能使物质而精神化了”。他还指出,罗丹雕刻与希腊雕刻的区别在于,希腊雕刻注重形式的美,罗丹雕刻注重内容的表达,讲求精神的活泼跃动。所以希腊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几何学”,罗丹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心理学”。他赞赏罗丹“是个真理的搜寻者”,“是个美乡的醉梦者”,“是个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1]。这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大地上对罗丹比较全面的介绍。1971年,他又翻译了德国海伦·娜丝蒂兹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扎中》,收入《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作家,1921年出版的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收入了一首著名的诗篇《匪徒颂》。在这首诗里,作者赞美了许许多多“革命的匪徒们”,从世界历史上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一直到“教育革命”中的一切向旧传统宣战的所谓“匪徒们”,都是他歌颂的对象。而罗丹和惠特曼、托尔斯泰一起,便是“文艺革命”的代表。诗中唱道:“反抗古典三昧的艺风,丑态百出的罗丹呀!/反抗王道堂皇的诗风,饕餮粗笨的惠特曼呀!/反抗贵族神圣的文风,不得善终的托尔斯泰呀!/西北南东去来今,/一切文艺革命的匪徒们呀!/万岁!万岁!万岁!”罗丹在郭沫若的眼中,已成为敢于打破旧有古典主义传统、勇于革新的“文艺革命”的偶像。

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和“中国雕塑界之泰斗”的李金发,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李金发在法国学习雕塑期间,曾经喜爱过不少西方艺术家,但是最后却转向了罗丹,这一转向也成为他艺术创作思想的一个转折点。他的第一本诗集《微雨》的封面装饰用的就是罗丹的雕塑作品《永远的偶像》。他在诗集的序言中说:“本欲以新的雕塑刻饰封面,因一时来不及,故把素爱之罗丹的《永远的偶像》去代替。”李金发的诗集《弃妇》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从人物表面的平静描绘,转化为内心残存的情感风暴的“动象”;这种从寂静的姿态到躁动的心灵的融通和交错,不难看出或多或少受到罗丹雕塑的启发和影响。

鲁迅于1928年翻译的日本板垣鹰穗的《近代美术思潮论》一书(1929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其中的《理想主义与新形式主义》,一开始介绍的便是罗丹。书中写道:“他的观念描写,决不离开他的技巧。但施行极大胆的象征的表现之际,一定更是随伴着绘画的技巧的高强。有时还令人觉得有炫其技巧之高强,弄其奇想之大胆之感。”并说:“‘巴尔扎克’恐怕便是表示这最幸运的成就,他一生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了。”[2]这本《近代美术思潮论》译稿,最初连载在鲁迅主编的《奔流》杂志上。

鲁迅对罗丹是很重视的,在《奔流》的第4期上,他又选载了日本的岛武郎撰写的论罗丹的译文《叛逆者》。他自己曾经试译过这本书,但因感到翻译很难,而“中国留心艺术史的人还很少,印出来也无用,于是没有完工,放下了”。鲁迅还强调:“要讲罗丹的艺术,必须看罗丹的作品,——至少,是作品的影片。”他表露遗憾地指出:“罗丹的雕刻,虽曾震动了一时,但和中国却并不发生什么关系地过去了。”在最早介绍和宣传罗丹上,鲁迅是具有特殊的贡献的。

《罗丹艺术论》早在1930年便有中文译本出版(书名译为《罗丹美术论》),译者为曾觉之,开明书店出版。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新的译本,由沈琪翻译、吴作人校,前有出版说明,后有沈鹏的“读后记”。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再次将傅雷译的《罗丹艺术论》同200余幅美术名作一起,作为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的插图本出版。这是傅雷1931年从法国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作为教材的翻译稿。团结出版社于同年又作为“励志与启蒙丛书”,以“英中文双语读本”出版。另外里尔克的《论奥古斯特罗丹》和戴维魏斯的《罗丹的故事》,也已被译成中文出版,并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对于中国的许多理论家、美学家、美术家来说,罗丹的思想和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受到几乎同等的重视。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艺术家王朝闻在《雕塑雕塑》一书中论述说:“《近代美术史思潮论》是我30年代初,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时的课外读物之一。像曾觉之译的《罗丹艺术论》一样,在认识方法上的比较研究,对我的启迪我至今还在感激的。”[3]25他还认为:“《罗丹艺术论》虽是50年前读过如今又读的书,当做如何欣赏雕塑的理论来阅读,我不认为是必须与它决裂的陈旧观念。即使西方出现了各种不同于这位无愧于大师尊称的艺术的新形式、新风格、新流派,我仍认为他那基于创作实践的欣赏与研究的言论不宜受到轻视。”[3]66在这本书中,作者至少有10余处提到和引用罗丹,足见对他的重视程度不同一般。

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程代熙,对罗丹也是情有独钟。他先后写过《罗丹和他的巴尔扎克塑像》《再说罗丹》等多篇文章。他说:“我第一次接触罗丹作品的复印件,是抗战时期我刚上高中的时候。许多年之后,罗丹成了我十分尊敬的外国名雕塑家之一,他的作品我渐渐地见得多了,也渐渐地熟悉起来了,也渐渐地摆脱了一些理解的稚气。就是说,我渐渐地积累起了我对罗丹作品的深一层的理解。”[4]在评论宗白华的关于书法的理论时,他又联系到罗丹的雕塑理论:“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从万千物象中发现了一条线,万物在这一条线里感到自由自在,就不会生出丑来。”[5]这里所说的“一条线”,是罗丹谈到希腊艺术时的感叹:“对于古人,线的应用,是细节的集成,是一总和;而学院派的单纯化,是贫乏,是空洞的浮肿。”

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引用罗丹的“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完全意识到他们做的是什么”,认为“这话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它证实了艺术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6]。美术理论家陈醉则认为:“将拥抱和亲吻的细节运用以表达内心感情,并且雕琢得既真切而又优美者,莫过于后世的罗丹。他的作品中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一般作为故事情节的图释而寄托了一定的人生寓意。”[7]美术评论家马凤林在《世纪末艺术》一书中,确认罗丹是“一位灵魂的写实主义者”,认为:“他的作品虽然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和超现实主义成份,但他执拗地声称他信仰现实主义。正因如此,他的艺术中闪烁着强烈的外在真实与内在真实,为世纪末社会留下了真实影像。”[8]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罗丹在艺术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当然,由于时代的风云变幻,罗丹的创作和美学艺术思想,在中国也引起过争议,而且有时是很激烈和对立的。例如,197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罗丹艺术论》,在《出版说明》中一方面肯定:“罗丹反对学院派,重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优良传统,强调艺术的形式从属于内容,提倡深入观察对象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更着重严厉地指出:“罗丹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决定了他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罗丹同许多资产阶级艺术家一样,以‘人道主义’、‘人性论’作为自己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罗丹主张尊重‘自然’,但‘不可知论’又给他的理论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罗丹艺术论》的某些章节中还宣扬了唯心主义的‘天才论’和艺术至上、自我奋斗等意识形态,这些都打上了深刻的阶级和时代的烙印。”[9]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样的评价和要求自然是过于苛刻和违背历史主义原则,可迎合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舆论导向和风潮。

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对罗丹的评价也得到“彻底平反”。例如,发表在1989年由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造型艺术美学》第2辑的一篇文章便针锋相对地认为:“《罗丹艺术论》内容丰富,头绪繁多,但中心却很明确。罗丹所有谈话都围绕一个中心,即怎样才能造成艺术之美或美的艺术。这是罗丹探讨问题的出发点,也是《罗丹艺术论》的基本特点。”该文接着又说:“罗丹一再强调的真实指什么?他所说的自然是否不可知?这是理解罗丹的两个关键问题。”作者非常明确回答说:“首先必须肯定,作为罗丹现实主义哲学基石的自然观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笼统冠之以神秘主义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许多在罗丹看来是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仍然客观存在。”[10]同书刊登的另一篇题为《罗丹的美论——〈罗丹艺术论〉断想》的文章也写道:“我想提醒大家,罗丹是雕塑家,不是理论家,所以对于他在理论上的表述不应吹毛求疵。在艺术上经验丰富的大师可能会说出理论家说不出的警句来,但又不能说大师每一句话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可是常有一些人把艺术大师的某一句说得并不确切,并不明确的话作为格言,当作教条,时常引用。在对《罗丹艺术论》的态度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吧。”[11]这看来是为罗丹的某些言论和思想辩护,但要求读者用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去看待和评价中外古今的一切人物及其思想言论,应当说还是合理的。

罗丹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各地多次展出,每次都人山人海、川流不息。1993年2月15—3月15日,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国罗丹艺术大展》,共展出包括《思想者》在内的罗丹的原作113件。《光明日报》曾发表《“罗丹来了!”》的文章,加以介绍。首都其它许多报刊,也纷纷发表消息,称它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空前盛事。”

2006年11月11日,罗丹雕塑名作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展出,纪念其开馆一周年。34件展品包括石膏像3座,铜像大件10座、中件8座、小件9座,另有多材质雕塑4座,包括了国内观众熟悉的《巴尔扎克》《吻》以及堪称其代表作的《青铜时代》等著名作品。此外还包括130多张艺术家各个时期的版画作品、手稿、原件塑钢模具、罗丹工作室以及罗丹美术馆照片。在展厅内部,还特意设立了视频区,滚动放映有关罗丹的纪录片。随同展览来到上海的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德查勒向观众介绍说,罗丹被誉为西方传统雕塑集大成者。自罗丹开始,雕塑才成为西方艺术的重要一脉。同时,罗丹也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工作室和雕塑工厂、能够成批生产复制作品的艺术家。

2014年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罗丹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通过“最初的岁月”“雕塑家的诞生”“渐臻成熟”“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主题,呈列了139件罗丹博物馆藏品,是在中国展出的最大规模的罗丹雕塑作品展。除了《思想者》再次在中国展出,还囊括了《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巴尔扎克》等罗丹的经典作品。展品题材丰富且材质各异,还有罗丹的许多石膏手稿,对于艺术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直观地、近距离地了解这位雕塑大师的创作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展览全方位展示和回顾了这位雕塑家的艺术人生,以及“他从最初并不被认可而最终成为一代大师的心路历程”。

法兰西共和国文化和新闻部长福勒尔·佩勒林在这次展览的贺词中说:“作为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举世闻名的《思想者》无疑是现代主义初期雕塑的最佳代表。自1993年罗丹雕塑艺术展,20多年之后,罗丹再次回到北京。值此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这个汇集139件罗丹博物馆藏品的重要回顾展来到北京,将使广大中国观众看到罗丹创作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如果说罗丹在中国享有盛誉,那是因为其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真实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无论你是何种文化背景,拥有何种传统,即将走向何方,都会被罗丹的作品所打动。”

2014年11月29日,法国著名学者埃莱娜·马洛登临中国国家博物馆讲堂,专门为中国观众解读罗丹名作。讲座从罗丹名作《巴尔扎克》像入手,深入探讨罗丹雕塑的美学观点和艺术手法,剖析《巴尔扎克》像为何被认为是罗丹雕塑研究的集大成者、罗丹的“艺术遗嘱”,并体现了“罗丹美学观点的精髓”。随后,《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16日用整整一版篇幅介绍了这次“不同寻常”的《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巴尔扎克像”绝不能错过——对话罗丹雕塑展策展人埃莱娜·马洛》一文中,马洛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的提问“罗丹雕塑作品众多,此次展览的特色是什么”时,再一次告诉读者说:“这次展览是一个大型回顾展,将展出罗丹所涉猎的所有艺术创作类型作品共计139件。其中61件石膏作品将会令观众仿佛置身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去探索作品的起源,去见证作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是专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量身设计的一场展览。”他又说:“罗丹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作品展现出的强烈的表现力。罗丹并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他更多的是追求表现力。有时候他会故意在雕塑上留下工具的痕迹,或是在制模的时候留下连接的痕迹,通过留下这些工作的痕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亲自参与了这次展览文物点交工作的艺术家诸葛英良在《罗丹的手让人战栗》的文章中写道:在罗丹的作品中,“手”成为他一再刻画的主题。展览中《加莱义民》小稿中有一只青铜材质的左手,同样保留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痕迹。“罗丹一生都处于对古典主义的眷恋和现实中自我的激情的矛盾中,时代的纠结,人性的抗争,恰是通过他的手刻画出万千的姿态。‘手’便是他与观众沟通的媒介。”

关于罗丹生平传记的一些影视片,如《罗丹的情人》等,曾在中国上演和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罗丹作品的复制品作为挂历,一度在中国各地风靡畅销。他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仅在各种各样的美学论著中经常引用,而且为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和普通民众熟记背诵。

可以说,从20世纪初开始,罗丹便是中国一直关注的西方重要的美术家之一。2000年12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思想者》,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引发出许多感慨:“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曾论及艺术的灵魂在于启悟人生,‘艺术向人们揭示人类所以存在的问题,它指出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应走的方向’。罗丹所以创作出不朽的《思想者》,也是向人们指明思想者在人类未来的精神守望作用。凝视这尊永远的《思想者》,也使我们体味到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发出的‘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的悲壮呐喊,犹如空谷足音,赓续绵远。”类似这样的文章,还有许多。

2015年1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0日晚与法国总理瓦尔斯在国家博物馆共同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式并发表讲话。闭幕式前,两国总理共同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罗丹雕塑展。法国总理瓦尔斯在讲话中表示,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一年来,双方举办了丰富的纪念活动,创造了不少新的第一,充分体现了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法中合作空间巨大,法方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中国人民的“美的眼睛”都没有忘记罗丹。罗丹永远是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象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8.

[2]鲁迅.鲁迅译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9:93.

[3]王朝闻.雕塑雕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程代熙.再说罗丹[N]人民日报,1992-08-10.

[5]程代熙.程代熙文集:第6卷[M].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148.

[6]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31.

[7]陈醉.裸体艺术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67:215-252.

[8]马风林.世纪末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9]罗丹.罗丹艺术论[M].沈琪,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10]李昆山.罗丹的美学思想[M]//造型艺术美学:第2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265-266.

[11]王启帆.罗丹的美论——《罗丹艺术论》断想[M]//造型艺术美学:第2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286.

(责任编辑:田皓)

中图分类号:I03;J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5)02-0109-04

收稿日期:2015-02-19

作者简介:涂途,男,湖北武穴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罗丹雕塑艺术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四居室平面图》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罗丹手稿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