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存
试论王蒙小说对“理想”的阐释
——从《青春万岁》到《蝴蝶》
房存
本文通过对《青春万岁》和《蝴蝶》两部经典作品的解读,从时代、爱情、青春三个方面理解王蒙作品对“理想”的阐释,感悟王蒙笔下的“理想”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和深刻思想内涵。
王蒙;理想;爱情;青春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其小说中的“理想”进行深层挖掘可以分析整理作品的思想意蕴,进一步把握王蒙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流变。
在王蒙的创作中,文学与革命是息息相关的。他曾说过:“我始终认为文学与革命天生地是一致的和不可分割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文学是革命的脉搏,革命的讯号,革命的良心;而革命是文学的主导,文学的灵魂,文学的源泉。”[1]20世纪50年代的王蒙充满信心地召唤“新时代”,颂扬为革命理想献身的无私精神。经历了30年的坎坷路,80年代的现实与50年代的理想产生了巨大差异。王蒙一方面无法割舍50年代初期那种单纯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又流露出那一代人基于历史进程的复杂现实而产生的迷惘心理。
《青春万岁》是王蒙写于50年代的一部长篇,这部作品恰恰是王蒙年轻时投身革命政治运动的一段记录,呈现了王蒙充满政治激情的一段记忆。任何理想都是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换言之,理想就是一定时代民族或人类的理想,它总是具有时代性。所以《青春万岁》不仅是王蒙个人的政治体验,更是50年代初期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是共和国刚刚诞生时期一代青年人的理想的凝结。王蒙称“革命是诗,是歌,是恋爱”,在《青春万岁》中,共和国的成立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革命的种子注入了青年的血液,与他们生命的意义发生联系。在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光中,他们满怀憧憬地向往着共产主义的大热潮。杨蔷云、袁新枝、郑波都是“少年布尔什维克”情结的外化,他们加入学生自治会,参加集体游行,爱国爱党爱人民……她们作为党、团的青年学生干部,关心轻视政治的落后分子,鼓励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学生揭露家庭罪恶,清除受外国教会荼毒的“反革命”分子,谱写着五十年代的青春之歌。
80年代的王蒙开始冷静反思文革这一坎坷期,展示理想在政治的浮沉中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革命者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迷惘与痛苦。但这时的作品不是一味消极的,依然保持着乐观坚定的革命信仰,展示革命者对新时代的期待。
《蝴蝶》中的主人公张思远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经历了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平反”回京后重新投入革命事业。他一直秉承着坚定的革命理想,甚至为了理想放弃了更多个人幸福,把这种革命精神当作他生活的全部。然而中国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失误,在那场风暴中,张思远被打倒下放到农村,他才恍然大悟:革命与生活是可以分开的,没有革命的世俗生活同样是美好的。张思远从世俗的观念出发,对自己当初的狂热悔恨不已,继而产生了自身的分裂:“张副部长”和“老张头”两种身份。这两种身份互相缠绕,使他对革命产生怀疑和迷惘的情绪,推动着整个文本的叙述节奏,进而表现出了革命和理想的不同侧面。张思远经历的自我迷失和寻找自我的过程,即是他寻找革命信念的过程。历史的失误和人生的坎坷使他清醒,使他从权力地位的自满中回归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普通人生活。主人公的革命信仰一度遗失,正是在找拾信念的过程中将理想升华为更加理性的概念。
可以说,王蒙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爱情”只是王蒙小说中的点缀,而不是描绘的主体。然而,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条爱情线索,这种线索往往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爱情在王蒙的作品中伴随着青年人的梦想、奋斗、追求之路,是王蒙刻画时代人物、表现人物理想的重要方面。其爱情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与主人公的理想紧密相连的,以崇高理想为基础。
王蒙小说中的恋人往往先是同志,再走向爱情。他们的爱情不是为了追求低级的官能享受,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幸福,爱情能够唤起他们的革命理想,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为理想奋斗。《青春万岁》中田林唤起了郑波内心朦胧的情愫,也激发了她的理想。郑波的青春活力亦使沉静的田林变得活泼,充满力量地追求其理想。80年代作品中的爱情延续了这一特征。《蝴蝶》中年轻的海云使张思远仿佛看到了刘胡兰、卓娅,看到了革命的青春。海云为这位革命者的理想世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使他重又变得青春、热情,也使他陷入了对这个小女孩的深深迷恋中。年幼单纯的海云将张思远视为党的化身,对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这份崇敬随着两人的相处自然地转为爱恋。张思远对秋文的依恋亦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上的。张思远下放到乡村时,是秋文给了他勇气和镇静,使他度过了那段最艰难也最恬淡的日子。与其说张思远追求的是秋文的爱情,不如说他努力想抓住的,是在残酷现实中挣扎过的革命理想。
虽然王蒙小说中主人公的爱情能够与理想有机地融为一体,但是他们也常常面临爱情与现实的冲突。面对这种冲突,他们以理智制约爱情的冲动,爱情服从并服务于理想。《青春万岁》中,情窦初开的男孩赵尘向郑波示爱,郑波不但没有感动,反而以革命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教导赵尘认清学生的本职,规劝他早日入团。即使是对自己早已钟情的田林,郑波也是“无情”地扼杀了他们之间爱情的萌芽。“爱,这是大自然对生存的一种赐予,它会燃烧起少男少女们对富丽的人生的真诚向往。但是郑波最终还是平息了自己心灵的波澜。这里也许有时代的理性主义的制约。有需要宁静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的自觉律令。”[2]郑波本可以像其他青年一样接受追求者的求爱,从而体会到少女该享受到的美好,但是她摒弃了“小我”,投身到时代的“大我”中去,时刻为祖国的建设准备着。《蝴蝶》中,海云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被揪了出来。连妻子与男同学的亲密关系都能容忍的张思远,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海云在“理想”道路上的“堕落”,革命理想逼迫着他们决裂,一对幸福人就这样永远地分道扬镳。
失去爱情,他们不是不失落。拒绝田林以后,郑波的心情长久的难以平复;秋文不肯放弃自己的工作岗位去做部长夫人时,张思远是无比孤寂和失望的。然而他们不会因“失恋”而颓废,他们有着健康、理性的理想信念做支撑,爱情的空缺能够在理想信念中得到补偿,使他们很快恢复心灵的宁静与幸福。崇高的革命理想足以充实郑波、杨蔷云没有爱情的年轻人生。张副部长的“个人问题”虽然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但是人民在新形势、新政策下的生活现状和希望,人民对他的信任和委托,使他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弥补了其爱情的缺失。
“青春”是王蒙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王蒙作品中人物的理想与青春是紧密相连的,就像两团火焰,相互助燃。
在青春洋溢的50年代,青年王蒙发出了“青春万岁”的口号,为那个时代谱写了一曲至真至美的青春赞歌。《青春万岁》里,王蒙一边叙述中学生的革命活动,一边插入革命诗歌、歌谣和苏联小说中的情节来歌唱学生们的青春热情。青春是多彩的、热情的,正像序诗中写道:“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冷漠/眼泪,欢笑,沉思,全是第一次。”[3]青年们能真实地、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迸发的青春活力,这种充盈的激情促使他们召唤青春、赞美青春,将稚嫩的青春升华为厚重意义的生命的眷顾。而宣泄青春的最佳途径便是理想——对理想的无限赞美和不懈追求。奔腾的青春召唤她们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将祖国的伟大建设视为最高理想。对伟大壮丽事业的追求,使她们的青春洋溢着阳光和欢笑,细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理想重燃青春”也是王蒙作品极力表现的思想内容。青春不仅仅是生理年龄的年轻,更是心理上、理想上的永葆年轻状态。《青春万岁》中的校长和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浓浓的青春热情,不自觉地被感染,加入了他们追求理想的行列。当袁先生读着学生们爱读的革命书籍而热情澎湃时,当校长与郑波这位年轻的、未来的同事因共同的憧憬拥抱在一起时,中年的他们还拥有青春。
如果说《青春万岁》是作者作为“亲历者”对自己经历的青春岁月的记录,主旋律是对青春的单纯的召唤和赞美。那么《蝴蝶》则是王蒙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对青春极富理性与反思意味的审视。此时期,其笔下的人物对青春的逝去极为敏感,他们对青春时代的追忆本质上是对理想的深厚依恋。张思远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理想者。但是,作品的基调依然是乐观积极的,不是低迷的伤怀。理想的鼓励和催促使老张头重又找回了青春的激情,他感到自己还不老,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满怀希望。
半个多世纪以来,“理想”主题贯穿王蒙小说的始终,王蒙为我们绘制了一幅鲜明的理想主义的历史画卷。其实,理想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人类存在,理想就必然存在。王蒙几十年的创作共同地昭示着这一主题,以饱满的力量鼓励代代中国人为理想而不懈追求。
[1]王蒙.我在寻找什么[A].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争鸣·王蒙小说创新资料[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出版,1981.
[2]曾镇南.王蒙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王蒙.青春万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贺春健
I207
A
1671-6531(2015)11-0043-02
房存/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陕西西安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