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阖枢论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

2015-03-20 02:26李明珠方剑锋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厥阴太阴少阴

李明珠 方剑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1级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班,广东 广州 510006)

《伤寒论》中“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首创了“辛开苦降”法,“辛开苦降”法是指将辛温(辛热)与苦寒(苦凉)2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种方法。后世多从药物的性味及功用角度阐述“辛开苦降”法具散结消痞、调畅气机、分解湿热、制约偏性、反佐从治等作用。如在药物性味的配伍方面,柯琴《伤寒来苏集》载“干姜协半夏之辛,黄芩协黄连之苦,痞硬自散”,指出此法具散结消痞、调畅气机的作用。在湿热病治疗方面,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苦辛合用则“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认为此法具分解湿热的作用;吴鞠通《温病条辨》载“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者热愈炽”,言及此法具有相互制约偏性的作用。在寒热论治用药方面,何梦瑶《医碥》载“亦因纯热证,虽宜用纯寒,然虑火因寒郁,则不得不于寒剂中,少加辛热之品,以引散之,庶免凝闭郁遏之患”,提及此法具反佐从治作用。

而探讨经方的病机和运用的治法,是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笔者试从开阖枢角度探讨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认为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阳明失阖,太阴失开,在治疗上是通过苦降阳明、辛开太阴来恢复中焦的功能。

1 开阖枢理论

1.1 起源和含义 开阖枢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当中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六经的功用比喻为门户的运动—打开(开)、闭合(阖)、转动(枢)。《说文解字》注“枢,户枢也,户所以转动开闭之枢机也”,实际指门户的开、阖状态靠的是枢的转动,而开、阖、枢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相互为用[1]。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概括:“舍枢不能开阖,舍开阖不能转枢,是以三经者,不得相失也。”

1.2 开阖枢理论的实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告诫人们要顺应大自然养生。万物沉浮,实际上是指阴阳的沉浮[2],诚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朱济公对此释云:“阴阳出入,故谓之门。”而万物的正常发展规律为生长化收藏,存在生长之门,就存在收藏之门。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等,可以看出,阴阳的关系是阳主阴从。故生长之门是指阳气的升发、释放,收藏之门指的是阳气的收藏蓄积。这两扇门要协调工作,才能阴平阳秘,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故开阖枢理论实质论述的是阳气的升降出入。

1.3 六经的生理特点体现了开阖枢的属性 生理上,太阳居六经之首,主表,宣发卫气,卫外,藏津液,司气化,故有“六经藩篱”之称;阳明主里,主降主燥,化水谷;少阳主半表半里,能转枢气液,疏泄胃肠,通调水道;太阴居阴分之表,主运化水谷、水湿,升清阳;少阴为水火之藏,调控一身之阴阳,主宰脏腑之气血;厥阴为两阴交尽,受纳阴气,具阴尽阳生、交通阴阳的特性。开阖枢理论就是以门户的运动比喻六经的功用—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为开,阳气释放到一定程度就需阳明的阖,在阳明主阖的作用下,敛降阳气,由出转入;转入收藏的阳气需太阴的开,在太阴主开的作用下,阳气入里,收藏到一定程度,收藏之门需关闭,此时需厥阴主阖的功用,厥阴为阖也。而少阳和少阴分别为阳门和阴门的枢纽,靠这2个枢纽转动,即一“开”、一“阖”的调节有赖于“枢”的作用。

由此可见,六经的生理特点体现了开阖枢的属性。太阳的宣发和太阴的升清特点体现了“开”,阳明的主降、主燥化和厥阴的两阴交尽、受纳阴气特点体现了“阖”,少阳的转枢气液和少阴的调控一身之阴阳特点体现了“枢”。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中言:“太阳在表,敷畅阳气,谓之开;阳明在里,受纳阳气,谓之阖;少阳在表里之间,转输阳气,犹如轴焉,故谓之枢……太阴居中,敷布阴气,谓之开;厥阴谓之尽阴,受纳厥阴之气,谓之阖;少阴为肾,精气充满,则脾职其开,肝职其阖,肾气不充,则开阖失常,是少阴为枢轴也。”

2 从开阖枢论半夏泻心汤证病机

《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上文论述,太阳的阳气释放到一定程度就需阳明的阖,阳明主阖,主阳气内敛,内行下达,敛降阳气,由出转入,太阴为开,阳气得以入里,阳明之阖和太阴之开互相配合。太阴之开承接着阳明之阖,阳明收降的阳气被太阴所接收,则太阴才有能量去运化寒湿。从条文可知,半夏泻心汤证是由于少阳病误下伤中,外邪内陷,阳明主阖功能发生障碍,则阳气不得内行下达,则阳明气分热,诚如刘力红所言:“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2]上逆则呕吐,外扬郁在舌,表现为舌红。太阴在三阴中主阴液,由于转入收藏的阳气减少,失去阳气充养,则阳虚不运化寒湿,寒湿困脾,脾土郁而不运,寒湿进一步生成,终至土崩水泛,寒湿下注,则肠鸣泄泻,正如《灵枢·根结》载:“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脾土被遏,升清无力,疲乏困重,心中痞闷不舒,胀而不痛。寒湿郁而化热,蒸于舌面,可见舌苔厚腻而黄。从脏腑角度分析,病位在脾、胃。简而言之,病机为阳明失阖,太阴失开。

3 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体现了开阖枢的属性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大枣组成,体现了“辛开苦降”法。辛,能发散,体现了开阖枢的“开”;苦,能降泄,体现了开阖枢的“阖”。故从组方用药分析,《日华子本草》言黄芩能“下气”,《脾胃论》言黄连药性“沉也”,说明二药能苦降;《本草思辨录》言干姜“温太阴之阴”,言半夏“辛则开结,平则降逆”,提示这二药能温开太阴,故用黄芩、黄连之苦寒来降阳明,干姜、半夏之辛温化寒湿,破其桎梏而温开太阴,则阳明所降之阳气能进入太阴,太阴得健,阳明气分热得清,太阴寒湿得化,实起将壮火转为少火之效。再用甘草、人参、大枣甘以补土实脾,兼以运化水湿。张秉成《成方便读》明确指出“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黄连与干姜”的配伍体现了“一开一降,一苦一辛”的治法。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痞闷为气分之郁,宜苦泻辛散,辛开苦降,开达上下升降之路。”由此可见,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治法体现了开阖枢的属性,切合“阳明失阖,太阴失开”的病机。

综上所述,从开阖枢理论角度理解,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阳明失阖,太阴失开,通过“辛开苦降”法来苦寒降阳明,辛温开太阴,从而恢复枢机的运转,气机的顺畅,为研读张仲景学术思想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1] 胡显宜,汪世平.《内经》开阖枢考辨[J].四川中医,2002,20(8):15-17.

[2] 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

猜你喜欢
厥阴太阴少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论少阴“三急下”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