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派”花鼓灯艺术探论

2015-03-20 02:22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承

汤 虹

(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安徽 蚌埠233030)

“冯派”花鼓灯艺术探论

汤虹

(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不仅整合了歌、舞、戏等多种艺术形式,还揉合了武术与杂技等特殊的技巧性肢体动作。从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上集聚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特色。花鼓灯的起源、发展、流传以淮河流域为主,由于地区性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以冯国佩为代表的“冯派”花鼓灯艺术是花鼓灯舞蹈中的一枝奇葩,其形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冯派”;花鼓灯艺术;形成与发展;传承

花鼓灯产生于淮河流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形式。由于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区域的民间习俗及不同艺人的风格特征,花鼓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追溯花鼓灯的起源,其最早出现于安徽省的淮北一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此为中心分别辐射到淮河流域其它地区,成为民间流传极广的一种艺术形式。[1]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技术及外来艺术的影响,传统的花鼓灯艺术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这种状态下寻求艺术的传承将会是未来花鼓灯艺术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地域性舞蹈文化现象,探寻“冯派”花鼓灯艺术的源头,梳理其发展脉络,对民间舞蹈的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冯派”花鼓灯研究的现实意义

1、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代表性舞种

“冯派”花鼓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丰富的舞蹈表现形式及系统化的艺术表现内容。在我国不同地区形成的民间舞蹈形式中,“冯派”花鼓灯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舞种,对研究我国民间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冯派”花鼓灯的舞蹈表现,其不仅有超过五十种常见的基本舞步,还有许多诸如“斜塔”、“野鸡溜”等代表性动作,及一些高难度的舞蹈技巧[2]。“冯派”花鼓灯内容丰富且变化多样的舞蹈动作,体现了其自身极强的艺术特色,使它当之无愧成为汉民族优秀的代表性舞种之一。

2、有效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会选择一些西方艺术形式或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兴艺术作为经常接触和欣赏的艺术内容,而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欣赏与推崇越来越匮乏,当今时代环境已经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在人类历史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被遗忘的现状下,已经有许多国际性组织和我国的文化部门重视到因传统文化消失,而对国家文化发展及历史文化研究造成的影响。因此,保护民间文化成为当今重要的文化发展任务。

“冯派”花鼓灯对我国历史文化艺术而言,不仅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更包含着许多地域文化内容,这对我国当今舞蹈的未来发展及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只有将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下去,才能不断实现人类文化更高水平的发展,而也只有将“冯派”花鼓灯保留和传承下去,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能够更为完整、丰富。

3、对民间舞蹈艺术研究的典型现实意义

在当今我国舞蹈领域中,“冯派”花鼓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地域性的文化现象。究其源头来说,其最先起源于宋代的花鼓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安徽蚌埠、淮南和阜阳等为中心的,辐射多个省市的舞蹈种类。因此,探究“冯派”花鼓灯的历史脉络,不仅能够将安徽等省市的民间舞蹈艺术抽丝剥茧梳理清楚,更能促进花鼓灯这一民间传统歌舞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而且,通过对“冯派”花鼓灯艺术探源还能进一步对花鼓灯舞蹈艺术进行研究,发掘其新成果和新认识,推进民间舞蹈的艺术传承。

二、“冯派”花鼓灯的形成

1、花鼓灯的起源

关于花鼓灯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许多都是由神话故事引出的,并且基本上都是由民间口耳相传至今所形成的说法。其中对研究花鼓灯艺术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禹王说、惊蛟说、唐王说、朱元璋说。

前两种说法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禹王说是当地农民为了感恩大禹治水的功劳,为其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表演,逐渐发展演变成为如今的花鼓灯;惊蛟说是指古代人民为了庆祝打败祸害人们牲畜的怪兽,针对其害怕鼓声的特点,利用器物打击的声音赶走怪兽;唐王说是根据唐王孝心为母寻求逃离病患的途径,规定以花鼓灯形式来为母亲驱赶病魔并最终如愿;起源于明朝是最普遍的说法,这种版本的起源学说认为花鼓灯是根据朱元璋当年头顶荷叶顺利躲避元兵盘查,最终才有可能建立明朝。虽然不同的版本都没有充分的史实依据,但是对于研究花鼓灯艺术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能够根据起源说法探寻其艺术表现中的蛛丝马迹。真正具有文献可考的,则见于是在《凤台县志》中记载的。

2、“冯派”花鼓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冯派”花鼓灯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点,它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展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并体现出淮河地区农民的乐观生活态度。同时花鼓灯舞蹈表演中还有许多随机性表演因素和即兴表演内容,最终形成了目前较为复杂和系统的艺术体系,在淮河中下游地区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3]。

在20世纪30年代,花鼓灯艺术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冯派”花鼓灯创始人冯国佩正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他的从艺经历有着明显的家族式特征,其祖上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爷爷、叔叔等都是花鼓灯表演的高手,加之那时出现的众多具有高超技艺的花鼓灯玩灯人,使得他得以博采所长,在花鼓灯表演艺术行业崭露头角,“冯派”花鼓灯的最初风格形成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阶段,而这也恰恰是花鼓灯发展相对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花鼓灯活动在民间极为普遍,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时期,冯国佩凭借高超的表演技巧,灵活流畅的“衬子”绝活,“兰花”动作惟妙惟肖在圈内得以“小金莲”的美名。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推进,安徽、淮河一带人们生活困难,自然灾害频发,当地人民生活困苦,这种情况下人们依然常以花鼓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着淮河人乐观的精神追求。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稳定生活环境的到来,花鼓灯艺术又在民间开始活跃,“冯派”花鼓灯也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契机,这个阶段冯国佩从众多的姐妹艺术中吸收养份,融汇贯通,巧妙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他大胆改革,摈弃了模仿小脚女人形态的“衬子”,赋予“兰花”角色新的生命,也使“兰花”的步伐更加富于流动感和表现力。1953年的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冯国佩代表的花鼓灯艺人带来的花鼓灯表演,对当时舞蹈艺术界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使花鼓灯艺术不断被推广和宣扬开来。他独创的“斜塔”动作独具特色,表现力极为丰富 ,其表演的花鼓灯舞蹈具有极强的歌唱性,一颦一笑,抑扬顿挫,极富节奏感 。他把舞蹈从花鼓灯的程式中抽离出来,创新出了花鼓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表演形式,“冯派”花鼓灯在冯国佩的带领下不断被推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自有风格,在许多地区广泛流传,知名度与广泛性也逐渐凸显。20世纪60年代,他又与其他文艺工作者一同,将花鼓灯表演加入故事情节,创作了首部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开创了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的先河。当时由于其舞蹈特有的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使花鼓灯舞蹈的表演不再局限于广场,也走向了舞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冯国佩由于其对花鼓灯的坚持受到严重的打击,直到文革结束,国家恢复了对花鼓灯等民间艺术的支持,专门请冯国佩等一些花鼓灯的艺术家带领成立花鼓灯艺术研究工作室,他才有精力来专注于研究花鼓灯艺术形式与舞蹈特点并使之不断完善,在探索与研究中自成一家,形成了具有“冯派”风格的花鼓灯艺术形式。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就是文革之后,冯国佩亲自参与创作的花鼓灯又一力作,这个舞剧以花鼓灯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表达出了汉文化中另一种民族精神。随着冯国佩对花鼓灯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多次将花鼓灯艺术带出安徽,走向全国,推进了“冯派”花鼓灯传播和发展的步伐。

三“冯派”花鼓灯的发展现状和传承

1、“冯派”花鼓灯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冯派”花鼓灯无论是舞蹈的形式,还是表演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互联网和各种新鲜文化的影响下,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冯派”花鼓灯舞蹈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首先,人们通过电视、网路、广播等传播方式,接收到了更多的文化信息,现在的人们更乐于关注一些新鲜的文化事物,传统文化艺术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其次,愿意从事“冯派”花鼓灯舞蹈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发展的条件受到了一定限制,无论是舞蹈的传承还是发展都面临相当大的危机。尤其是随着花鼓灯艺术家的逐渐离开,更是导致“冯派”花鼓灯舞蹈很难得以延续与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强调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冯派”花鼓灯舞蹈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因此,“冯派”花鼓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外部机遇,同时也要积极挖掘人才,培育传承梯队,充盈内部持续发展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其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继续流传下去,展示“冯派”花鼓灯的艺术魅力[4]。

2、“冯派”花鼓灯的传承

“冯派”花鼓灯作为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枝奇葩,其传承对于艺术源头的发展和艺术本质的巩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冯派”花鼓灯最为首要的一种传承方式便是口传身授。这是因为口传身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传承方式,口传身授也能充分展现出“冯派”花鼓灯的舞蹈特点以及细节动作,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很多传统艺术文化都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冲击,作为一种口传身授的艺术遇到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故而,近年来相关部门正在构建一种“冯派”花鼓灯的传承环境和氛围,建立能够和“冯派”花鼓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生态保护村,将花鼓灯引入校园形成特色课程,恢复正月十五抵灯大会等形式,以确保“冯派”花鼓灯能够完整、原汁原味地保持其活态传承。

结语

花鼓灯在我国的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区域性和历史性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特有的风格及流派。作为一枝独秀的“冯派”花鼓灯凭借着舞蹈姿态的复杂多变和肢体语言的多样变化实现了花鼓灯舞蹈的高度发展。在新事物不断出现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民间舞蹈技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传承弱势群体,而这种传统的舞蹈形式如果一旦遗失,其在人类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应积极寻求“冯派”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传承方式,最大限度地完整保留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探寻其传承和发展的最优路径,这对于花鼓灯舞蹈的现代发展和审美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宁· 安徽花鼓灯运行形态及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9.

[2]陈琳琳· 安徽花鼓灯“冯派”舞蹈艺术考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7.

[3]王军,马彩娣· 花鼓灯艺术探源[J].大众文艺(理论),2007(10):16-17.

[4]张婧·安徽蚌埠花鼓灯存在形态与传承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

(责任编辑:颜建华)

收稿日期:2015-03-2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3B294)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汤虹(1970.06~ ),女,浙江诸暨人,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区域舞蹈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3-0026-03

On the Art of “Feng faction” Flower-drum Lantern

Tang Hong

(Department of Music and Dance, Bengbu College,Bengbu 233030, Anhui,China)

Abstract:Flower-drum lantern is a comprehensive performing arts, it is not only the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forms of song, dance, theater and other arts, but also a blend of martial arts and acrobatics and other special skills limb movements. Ga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folk art from the art form and performance style. flower-drum lantern origin,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Huaihe River Basin mainly due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enre with a different style. In Feng Guopei represented “Feng faction” Art is flower-drum lantern flower-drum lantern dance in a wonderful,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ypical.

Key words:“Feng faction”, the arts of flower-drum lanter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