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
(常州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江苏 常州 213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最富有创新力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群体。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实践证明,身边榜样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大事、难事、急事面前,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2]。也正如习近平于2014年的“五四”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总书记从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四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给予赞誉与鞭策。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在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基于各自不同的主观感受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市场经济首先是物质活动,同时也是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文化活动,内部包含诸多矛盾或价值冲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提高物质水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乘机涌入,不断侵蚀着我国社会的共同利益基础,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当代一些大学生对非主流思想表现出盲目的跟风和崇拜,误入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泥潭。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长辈的百般溺爱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没有品尝过贫苦的滋味,对“勤俭节约”没有概念,刷微博、炫富裕、晒幸福等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贪图享受,缺乏锻炼,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缺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关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员腐败时有发生等的“富二代”“垄二代”“官二代”社会舆论不绝于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有少数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自己的人生目标毫无关系,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逆反心理和质疑。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拥有6亿多网民的中国互联网社会正加速形成。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社会,网络是个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很强的虚拟社会,瞬间让世界变得触手可及,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互联网全方位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学校、家庭以及日常的社会生活都已经离不开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主流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西方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了价值观在经济、道德、消费、文化和政治等方面“软力量”的渗透,当代大学生是深受其影响的重要群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即使你的国家已经有了对付平坦世界的通盘战略,它还是会在新的方面形成挑战。”[3]互联网上90%的信息出自西方国家的英语信息,西方一些舆论强势国家正通过互联网来传播文化信息和控制舆论导向,他们往往打着“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旗号,以价值标杆自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指手画脚、横加指责。西方价值观的超强影响与其无孔不入的渗透密不可分,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一例外地在宣扬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环境下,少数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极易受西方价值观的误导与蛊惑,从而直接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和践行。
高校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把师生的关系视为“主—客”二元关系,把价值观教育过程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把教育者奉为主体,视其为真理的化身,是社会的代言人,具有先在的话语权,而受教育者则直接沦为被动、顺从、受支配的客体,师生关系俨然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毫无平等可言。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主—客”模式不仅吞噬了大学生的主体性,还把价值观教育推置于生活断裂的困境中。从根本上来看,这一模式把价值观教育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教育,仅仅注重知识传授,把大学生价值观知识的获得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这样的价值观教育向人提供的只是一个科学世界,而完全忘却了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在高校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中,教育者的职责往往注重对大学生价值观中的不足或不正确的方面加以矫治和引导。因此,教育者的工作,习惯于从传统经验视阈的问题入手,把大学生作为要改造的对象,往往把个别学生的极少数问题放大而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高校价值观教育注重对大学生“问题”的外在“矫治”,而促进大学生内在发展的核心功能则被边缘化,无视大学生是“发展中的面向未来的人”。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榜样教育历来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榜样教育是以优秀的品质内化受教育者的品质,以求受教育者与榜样体现出一样高尚的精神境界。高校通过选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生榜样,充分利用身边榜样特有的真实性、平民性、直观性与亲和力,为广大学生形象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主流文化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活跃性日趋增强。同时,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有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免出现了一些倾斜和摇摆。高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既能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能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对榜样的培育、宣传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纠正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负面影响,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守“高大上”的立场,明辨是非曲直,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构建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
身边榜样通常以鲜活、真实的形象和行为,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活生生地表现出来,生动具体而鼓舞人心。对大学生而言,身边榜样鲜活而真实的状态往往就是“未来的自我”。看到身边榜样,大学生就似乎能够看到未来自我的真实模样,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朝着榜样的方向努力。榜样教育正是利用榜样这种具体化、形象化的特征所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质是运用真实人物、真实事件或行为向大众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告诉他们什么是主流价值所倡导的,应该怎么去做,发挥化解价值冲突的教育引导功能。作为同龄人的身边榜样,往往在年龄、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与大学生都很接近,大学生自然容易产生模仿的倾向。身边榜样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够展现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更在于能够促使身边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行动上的选择。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青年学生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其高度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这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价值目标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高校身边榜样教育要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先进典型,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作用。
身边榜样教育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内化榜样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标准,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高校发掘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引领社会新风尚、弘扬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先进典型,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价值目标。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党团组织的激励作用,发挥优秀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的榜样激励作用。同时,注意发挥班集体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作用,优秀的班集体是最好的老师,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同化效应。广大学生往往能从身边那些可亲可敬的同学以及老师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格中受到启迪,见贤思齐,从而树立更加科学而明确的价值目标。
一种思想或精神若要得到广泛认同并有效实现行为导向功能,关键要看这种思想或精神是否关注人们的价值诉求,是否反映人们内在的愿望与价值。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最重要、最根本、最能集中反映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从根本意义上讲,世界上没有超越一切利益的价值观。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利益是思想认同的基础,利益关系对价值认同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精神成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只有当榜样契合了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或价值诉求时,才能有效引发教育对象的关注和学习意愿。
正如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所言,“道德感动人,即心之优胜由此以感发乎彼。彼此相感召而提高焉”[6]。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意志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实现身边榜样关注价值诉求的行为强化功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接纳和实践体验,激发他们内在的意志力。身边榜样鲜活生动、真实丰满,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关注个体内在成长进步的价值诉求,摆脱了以往榜样“高大全”的误区,回归到了具体的、平凡的个体,使大学生感到这样的典型可信、可敬、可亲、可学,使大学生在亲切和生动的感受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将“小我”融入“大我”,不断实现其理论成熟、政治坚定和价值自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1]。因此,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教育的一条红线,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全过程。高校可努力探索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等诸多教育环节用身边榜样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高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实现榜样教育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与榜样的社会形象,还取决于榜样的发掘培育与宣传推广。开展榜样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广泛宣传、推广榜样,使先进事迹和榜样精神深入人心,发挥其最大的育人效益。归根到底,榜样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把身边榜样高尚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追求。因此,基于身边榜样,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抓好一个点牵动一个面,树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效果,扩大身边榜样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力。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身边榜样教育。
因此,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高校要有意识挖掘、选树、培育各种类型的榜样,定期组织评选学习之星、服务之星、创新之星和“大学生年度人物”等活动,组建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巡回演讲,开展弘扬本校师生优秀道德品质的“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讲堂活动,群星灿烂,百花争艳。高校还可以邀请“校友之星”回母校与学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展板制作、学习资料编印、橱窗展示、网络平台等方式宣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和舆论环境。高校应建立合理完善的榜样激励机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典型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给予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双重肯定。高校每学年要隆重举行学生表彰大会,表彰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表彰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示范寝室等各类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表彰大会是身边榜样发挥教育引导和鼓舞激励作用的良好契机,遴选优秀学生代表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畅谈他们的获奖感言,分享他们成长的喜悦、经验、体会,让他们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植根于实践,贵在每一位社会成员践行的自觉性,要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关键要在实践上下功夫。高校开展身边榜样教育不仅是道德教化,更主要的还是一种实践教育,是要求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知行统一的养成教育。这就要求在组织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时,要避免把对榜样的学习简单等同于对榜样行为的外在模仿,而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并学习榜样身上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实践锻炼、行为养成方面。在经过行为强化、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学生把对榜样言行的学习模仿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掘身边榜样的核心价值观辐射力。
高校可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杰出校友寻访活动,组织大学生走访在各行各业中为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校友之星,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梦在心中,路在脚下,鼓励大学生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调研,积极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等,通过可感、可触的校友之星的成就与贡献,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实践证明,青年的成长,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真正需要统一起来,才能谱写永恒而不朽的青春诗篇。身边榜样有血有肉,于平凡中见伟大。身边榜样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能够引发大学生的崇敬心理,使其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其产生向往和追求,进而激发他们内在发展的道德需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将学到的优秀精神品质运用于实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高校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理性对待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在平等民主的交往对话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高校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精神,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修订大学生管理手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日常生活世界中,特别是宿舍生活和班集体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生活氛围,形成健康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氛围。
高校可通过建设先进班集体、示范寝室、“寻找身边的好舍友”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用心观察,用文字、视频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点滴,将价值观教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日常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身边榜样,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迹,让大学生亲近、信赖、接受、模仿,逐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自觉的选择。高校教育者应及时澄清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低俗、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大学生摒弃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认知水平。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构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专题校园网站,通过文字、图片、微电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身边榜样,也可以让榜样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充分交流,产生共鸣,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世界的身边榜样教育,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7]。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4(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2009-07- 0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0907/49456.html.
[3]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9.
[4]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6] 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41.
[7]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