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立
(集宁师范学院 计算机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对于Internet来说,Java语言的出现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Java语言作为主流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其安全性、操作简单,对硬件要求不高等语言优势,成为信息集成、商业开发、WEB应用,甚至APP的设计与应用都有Java语言的参与,因此,Java语言作为计算机行业或者计算机专业基础内容,已为计算机业内所认可,并根据软件应用需求,其专业化程度表现地更为突出.对Java课程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商务与现实教学的需求,对课程本身现实发展理路与教学方式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Java课程现实需求,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入手,对“合作方式”教学进行探讨,意在突破Java课程传统教学实效性滞后的现实,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众所周知,对于新知识的探讨往往是基于对现有知识平衡点的突破.而这种知识点的突破与其他人的引导与帮助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作为知识的引导者,而其同学也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个体的学习在获得基础性知识外,组织中介则成为知识转移的关键所在,忽略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无疑是对知识迁移的内在规律的忽视.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指出:“学习中互惠,个体对组织的依赖是极其显著的,只是个体难于体察罢了.”复观计算机传统教学,对组织与个体对知识迁移作用的关注,是相对不足的.
从Java语言课程本身来看,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较强,强调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能力.对于计算机教学课程而言,Java语言与其课程相比较而言,更为突出表现在其基础知识应用的联动性和良好前期知识储备,诸如: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络基础等内容都是Java语言课程学习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学习的.从现实来看,现行Java语言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使得对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较强Java语言课程本身难以为学生所接受.同时,Java语言课程涉及基础性内容较为庞杂,加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概念多更新快,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兴趣较高,但成效相对较为匮乏.因此,深入对Java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审视传统Java语言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难以相长”的实效问题则是极为必要的.
考虑到教学时效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对教学人员与学生具体关系的梳理,则应该是教学过程中要教学关系的进一步探究.在关系理论中,社会互赖理论指出:“个体间行动效率、互动过程、心理动态甚至结果与组织的关系是极为相关的.”个体间合作与竞争总体上仅仅是结构上的差异,可以将其归结为合作方式.即合作属于合作方式结构中的“正结构”,而竞争属于合作方式中的“反结构”,换言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都存在于个体间合作方式的范畴内,尤其是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其竞争关系在在特定的空间,可控的范围进行的,而并非完全竞争阻抗性关系.即使是阻抗也属于阻抗性的互动关系,在个体间和情景下共同实现.
从个体间存在逻辑上来看,合作、竞争以及组织关系所衍生的个体化型作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表现方式.其中,合作与竞争作为两种极端性表述,常为学者们所关注.实际上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合作与竞争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托的教学关系,换言之,二者往往落实于学习主体,而促进个体型学习出现.
Java语言课程作为迅速普及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自1997年起,就渐进成为全球各知名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美国加州大学开设Java语言相关课程达25种之多.在我国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度的白皮书中,将Java语言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并提出探讨多元教学学习方式,来满足Java语言课程的学习需求.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则成为课程发展的前沿性问题.从课程本源与应用来看,Java技术在J2ME、4G、物联网及移动终端起到枢纽性作用.而这些技术的合成与研发取决于集体对Java语言的整合式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学生来说,在Java语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于适应当前的技术需求.合作方式的技术研发使合作方式的学习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转型的内在动因.
第一,合作协同组织的应用.教学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同时,教学方式也是在实践教学中适当考量的.Java语言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个体对项目设计、研讨、测试则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对协作能力的培养则在教学过程中为具体教学所要规定,以合作型团队意识型教学方式成为教学过程中所强调的主体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项目的具体主线,而将具体要求与细节操作交给学生个体间进行.美国学者杰佛逊研究表明:“个体成员间往往会自主性组建团队,即形成合作的学习关系.”在心理上接受的过程中,其合作的个体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能获得知识上的增殖.
Java语言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思维教学所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时间以教学人员对项目设计、经验与技能方面进行讲解,而在教学上的交流与互动则显得相对较少,对于学生研发与项目管理的能力培养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合作型教学强调学生专业素养、经验交流,在教学之初,教师进行案例示范后,大量操作性练习,交给学生个体自主来交流完成,从代码阅读、编写过程到规范检查形成项目操作式流程.通过对小项目的习练,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个体间合作能力的强化.形成拟“工学结合”式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在Java语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即形成了基础部分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了高级研发的主体性思维,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兴趣或喜爱,以项目学习方式为载体,以程序员开发式“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获得项目的认知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人员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个体间项目自主研发的能力.
第二,竞争型为主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Java语言课程来说,项目教学可以形成多个项目分组式教学,正如美国学者杰佛逊所强调:“个体间自由结合,往往构成合作关系,而在难于结合的个体,往往会构成竞争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Java语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项目的关注自教学起始就为师生所关注.对学生进行组别划分,依托自由结合后,进行组间项目“竞争式”分配则有利于团结组内个体的协作能力培养,同时,可以形成组间积极竞争式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定学习目标,进行需求分析,而后,便可以进行组间竞争型合作方式的结合,这种教学特征集中表现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而在项目结束后又转为合作式学习,尤其是在数据库设计和程序代码开发的过程中,在成果展示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探讨则成为教学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方式.
诚然,在以竞争型为主的合作教学中,教学人员的主导性地位极为重要.对项目或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式介绍、操作流程、项目成果形式与考核的具体标准,在竞争型合作学习前均要做细致的说明.同时,在具体内容组内研发的过程中,教学人员要进行不断的巡回指导,从整体到局部做到有效把握,以备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适当留出竞争性突破问题的前提下,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获得学习兴趣和自主权.以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进行竞争性学习,组间人员分工也是极为关键的.教学人员应加以引导,组内人数控制在5—6人,而具体分工以个体意愿和能力进行协调,突出个体管理能力、测试能力、编写能力等等.
Java语言的应用,对Java语言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个性化则是大数据化时代的主体要求,要求个体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化意识,而在具体的项目研发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个体研发能力,能够以基础性语言能力和高级语言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故此,停留在Java语言语法、控件、函数基本教学与应用的重复上,则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则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学生在能力与心理上难以获得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仅仅获得了简单或者说零碎化的知识片断,甚至只能获得部分模仿样本的能力,使学生难于感受到学生参与性的重要意义,团队合作研发的重要价值,在未来市场化商来需求的过程中,难于较快得适应商业化的需求.
显见,个体化人才的培养与合作学习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关系.在Java语言教学过程中,以案例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模拟地开发环境,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样本,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和介绍,使学生参与其中,或通过组间合作的方式,或通过组间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个体在具体案例或具体项目中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Java语言,由于其广阔的研发前景,尤其是WEB企事业单位和移动设备对语言开发的迅猛需求,引发了Java语言人才的庞大需求,因此,对Java人才能力的培养和实施为人们所关注.其中,合理化课程、合理化授课体系为成为高校Java课程改革的重点.然而,从总体上来讲,教学方式的研究占有绝对主体性的地位.本研究认为,合作方式应该说是现行Java语言课程中较为良好的教学方式,以项目结合入手的教学方式必将取代传统的理论偏重的教学方式,从实验对比和课程对照来看,其合作方式教学实效性是极为明显的,作为课程改革的外面动因之一,同时,软件工程方法近年来在课程中的应用也带来了课程教学主体理念的更新,或合作为主、或竞争为主的合作方式都可以有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从而更加有利的实现Java语言课程的教学.
〔1〕熊敏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8).
〔2〕郭辉,陈松乔.基于J2EE架构的Java语言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08(09).
〔3〕梁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4〕任玉梅,胡小伟.建构主义指导下计算机课教学实践分析及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