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我们调研发现,农村党员意识淡薄,群众看党员无荣誉感、书记看党员无责任感、党员看支部无归属感的“三无”问题十分突出。要增强党员意识,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注重思想上入党,把好党员“质量关”。坚持“三为主三倾斜”,即以35岁以下农村青年为主、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以在职年轻村干部为主,向农村经营大户、致富能人倾斜、向妇女倾斜、向非公企业一线工人倾斜。对入党动机不纯的,坚决不纳入党组织。去年,团风县通过政审把关,暂缓了36名群众反映一般、想“捞党票”的同志纳新。
突出“服务”主题,深化党组织活动。去年以来,淋山河镇孙家山村开展了“无职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该村17名无职党员,按照“政策法规宣传组”、“社会稳定维护组”、“村级发展致富组”、“文明新风管理组”领岗履责,开展志愿服务,群众反响很好。
重视党员教育管理,纯洁党员队伍。在教育方面,开展了“五培养、五当好”活动,即培养干部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培养离退休老党员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培养技能型党员勇于创新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培养务农党员全局和长远的观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培养流动党员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先进信息的传递者,让各类党员都能增强责任感。
健全激励关怀机制,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七一”增设了“优秀无职老党员”表彰项目,对党龄在50年以上的680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荣誉证书,集中表彰了50名农村无职党员。同时,坚持将重大节日看望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制度化。
(作者系团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