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郭永平)
循吏曹谨与曹公圳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郭永平)
编者按:一代循吏曹谨,清代河南沁阳人,仕宦30余年,解民忧、开渠圳、修水利、御外寇。他为官清廉、为民务实,被誉为“台湾第一循吏”,《清史稿·循吏》为他立传,道光皇帝嘉奖他“智勇兼施,大扬国威”,闽浙总督怡良感叹他为“真丈夫也!”他为民兴利,带头捐俸兴建的“曹公圳”除具有灌溉作用外,还具有防洪、治污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历时170余年后,至今仍在发挥效益,不仅使当地水旱从人,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曹谨也因此被尊为台湾水利鼻祖、宝岛禹王,赢得“两岸咸尊”的美誉。
曹谨 (1787—1849年),原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清河内 (今河南省沁阳市)人,自幼聪敏好学,才俊智睿,嘉庆十二年 (1807)中解元,曾任职于直隶省 (今河北省)的平山县、曲阳县、饶阳县、丰润县、宁津县、威县,福建省的将乐县、闽县,以及台湾省的凤山、淡水 (今新竹市)等地。
仕宦30余年,曹谨为官清廉,情系百姓,严谨务实,造福黎民,他所到之处,除暴安良,慈惠仁政,很得民心。在饶阳任职时,遭遇连年旱灾,饿殍遍地,他将情况上报朝廷申请救济,为了杜绝手下贪污,他根据群众受灾的程度,亲自发放救灾款。宁津地处河北和山东两省交界,既偏僻又贫穷,盗贼猖獗。曹谨在此任职时,首先抓治盗,采取“清庄法”和“联庄法”清查盗贼,社会秩序大为好转。调任丰润县不久,曹谨遭人诬陷,又被调往福建将乐县。道光十六年 (1836),调任闽县县令,当时旗军与县民相互械斗,僵持不下,曹谨亲自深入其间,对双方讲明利害,最终平息了事端。道光十七年 (1837)春,调任台湾凤山知县。道光二十年 (1840),因为政绩优异,被提拔为淡水同知。到任后不久,英军舰船进犯鸡笼口 (基隆港),曹谨一边要求渔民控制渔船不能给英军做向导,一边亲自率领军民顽强作战,由于他平时勤于练兵,将英军打得落花流水。道光皇帝嘉奖他“智勇兼施,大扬国威”。由于辖区海岸线长,难以设防,他就将鸡笼至大安沿线凡是敌船可以登陆的地段,都用麻袋装沙筑成防御工事,组织士兵轮流守望。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人意图报复,要求惩办曹谨。总督怡良调查后认为曹谨并没有罪,深表同情,问:“事将若何?”曹谨说:“但论国家事若何,某官无足重,罪所应任者,甘心当之,但百姓出死力杀贼,不宜有负。”总督感叹道:“真丈夫也!”但迫于外力,爱莫能助,不得已去掉了曹谨的顶戴花翎,注销所升官阶。之后因为曹谨抓捕海盗有功,还是获赏戴花翎,任海疆知府。道光二十九年 (1849),曹谨因积劳成疾病逝,享年63岁。
曹谨一生勤政爱民、功绩卓著,最辉煌、最突出的贡献在台湾。8年中,曹谨为保卫台湾、开发台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开渠圳 (圳为田间灌溉的水沟)、修水利,御外侮抗英军、解民冤止械斗、兴文教崇实学等,不仅被台湾人民称作“宝岛禹王”,而且堪称“开发台湾、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甚至有学者称誉他为“台湾第一循吏”。他的事迹被收入《清史稿·循吏传》中。
曹谨一生最大的贡献当属修建曹公圳。曹公圳,位于台湾高雄平原,由曹公旧圳、曹公新圳、凤山圳、大寮圳、林园圳等5个水圳灌溉系统构成。从高雄市大树区九曲堂引高屏溪水,经由这5个系统灌溉高雄市大树区、大寮区、凤山区、鸟松区、仁武区、大社区、林园区、楠梓区、左营区、三民区、苓雅区、新兴区、前金区、小港区、前镇区等地区。
当年,曹谨刚到凤山县任职时,遇到两大难题,一是盗贼多,社会秩序混乱;二是旱灾重,粮食颗粒无收,民众饥寒交迫。通过巡查曹谨了解到,当时适宜农业耕种的平地几乎已经开发殆尽,而当地习惯于小面积的个体户开垦,无法集约开挖大面积的新垦地。其直接后果是,农业耕作只能利用天然埤塘引水灌溉,水浇地少,望天收多,遇到大旱,民生首要的粮食问题就越发凸显,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曹谨认为,这里盗贼频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吃不饱才铤而走险,所以“弭盗莫如足食,足食首当兴水利”。于是他亲自勘察地形,查找水源,制订方案,丈量土地,聚集工匠,挖渠修圳。
曹公圳建设之初,没人懂得这种专业的技术,曹谨就带人参照前人修筑岭口圳的办法,设计出很多水圳路线。为了引高屏溪 (原为下淡水溪,是台湾的第二大河流)的水,在高屏溪畔的九曲塘(现大树区的九曲堂)筑堤坝拦溪水,然后建水闸,利用地势落差,让水从上游高处往下流。曹公圳共建了44条圳道,三条主干分布在高雄平原的北、中、南三区,灌溉用水自小竹里,顺观音里到凤山里,再由凤山下里而分支到赤山里、大竹里,并将圳道沿途的埤塘连结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水利灌溉网。在开圳引水的同时,曹谨也注重加强凤山县城的防御工事,在县城的六个大门上,各增建城楼一座,并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角落,筑六座炮台,城外开挖宽一丈二尺、深一丈一尺、周围一千一百二十丈的护城河,使县城更加牢固。
早期引高屏溪水必须在溪床上用刺竹、芦苇、砂筑成围水沙堤,才能使高屏溪水顺利引入曹公圳的取水口。但沙堤往往难挡雨季的洪流,只能每年修筑一次。为防沙堤一旦冲毁,农田就无水可以灌溉的窘况,圳道必须在适当的地点设置储水的埤塘。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有的埤塘,既可免除挖掘新埤塘的庞大物力,也可以适应地形环境。所以曹公圳建设时就将圳道引入埤塘,再从埤塘延伸出新的圳道,圳、埤 (潭)交错,既可以灌溉,又可以使埤塘容纳圳道余水和雨水,调节洪水减少迳流,发挥储水、滞洪的功能,缓和临近地区的内涝,灌溉、防洪,一举两得。
正当工程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民众中有信风水的,认为开挖沟渠,必然要迁坟,破坏地下灵气,从而对施工横加阻拦,造成工程一度停顿。曹谨便把一些有名望的乡绅请出来宣讲引导,说服了民众,工程又得以继续进行。
为了筹措建造资金,曹谨首先主动捐出自己的薪金,然后按照“开埤造圳人人有份”的原则,要求富绅出钱,乡民出工,发动群众捐钱出地。同时将埤塘和圳道的建造需要算股算份,大家依照股份的比例,分配灌溉时间和水量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凤山县开九曲塘,筑堤设闸,修成圳道44条,全长134.6公里,能灌能排,可浇地3万多亩,收旱稻15.66万石,使凤山平原由旱地变成了水田,稻米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三熟,灌溉地区经济富足,成为台湾的米仓。
曹公圳堪称岛内最大的水利工程,虽是官府主导所建,但收水租、筹资和施工、督工都是委托民办,分段分人督工;建成后也由民间经营,设有管理人员,官府立“曹公圳规约”作为经营依据,制定有一套启闭蓄汇制度。这种官导民办的做法既经济又有效率。从此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知府熊一本为了嘉勉曹谨的贤能、纪念他的功德,就把这条水圳命名为“曹公圳”,并亲自撰写《曹公圳记》勒石。
道光二十年 (1840)凤山又遭遇大旱,原有水圳灌溉不到的地方,庄稼全部旱死,百姓颗粒无收,再次陷入饥饿之中。曹谨当机立断,下定决心,又组织修筑了46条新圳,从而使1.24万亩田地得到灌溉,旱涝无虞。尽管曹谨已调任淡水同知,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筹创之功,仍把它命名为“曹公新圳”。这两项工程至今仍发挥效益,曹谨也被尊为台湾水利的鼻祖。
曹公圳的灌溉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高雄平原,使高雄平原附近的旱园“水田化”,再造了高雄平原农业的“第二春”。民国9年 (1920)7月引进先进的抽水设施,在九曲堂新建了抽水站,用2台各100马力的瓦斯抽水机抽取高屏溪水,取代了一年一筑的砂坝,农业用水更加稳定,稻米产量高居全台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屏溪床东移、下降,简单拦水坝不能满足用水需求,1951年又改为4台150马力的抽水机。1959年再次改为5台300马力的抽水机,号称东南亚马力最大的抽水站,曹公圳灌溉区域全面进入机器抽水的时代。灌溉面积增至21万亩,现高雄市除旗津离岛外,凤山市、大树、大寮、林园、小港、鸟松、仁武、大社等乡镇都是曹公圳灌区。之后虽然由于都市计划、工业区规划,以及机场、社区的设立,凤山的农田大多变成了高楼,但大高雄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有约9万亩的农作灌溉面积。
曹公圳除维持大高雄地区的农业成长之外,也提高了高雄平原的土地人口扶养力,聚落纷纷形成,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活络,使原本为高雄平原商业重心的下埤头街更加发展与繁荣。当年凤山新城的重要性,可从道光十七年 (1837)曹谨题写的《郡南第一关》 (镶于北门城墙上)石碑看出来。现在高屏溪水经曹公圳送到澄清湖水库,再经自来水厂处理后,保证了大高雄地区约200万人的生活之用。
曹公圳还具有防洪、治污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曹公旧圳未修建之前,凤山地区常因雨季来临而受水灾之苦,曹公旧圳的建成使雨水可以顺畅下泄,解决了内涝之痛。同时,曹公圳一直肩负着涵养水源、防止地下水位下降、防止海水入浸盐化、防止地层下陷等功能。由于没有完整开发下水道,大部分污水也都利用现成的曹公圳道排泄,曹公圳一直在高雄扮演着无名英雄的角色,日以继夜造福人民。
曹公圳沿用至今已经170余年,曹谨的治水政绩在凤山市民口中迄今歌诵不辍。有人说,曹谨之于台湾,犹如神话之于台湾。三战英军,全胜而归;居台8年,为台湾留下永远的纪念——曹公圳,让台湾老百姓永远受益,也为中原人立下了丰碑。
100多年来,凤山人对曹谨的爱戴、景仰和感谢依旧不变。1913年11月1日,凤山县为曹谨建立了曹公新祠,将11月1日定为曹谨诞辰纪念日,人们春秋拜谒,至今不止。1992年,高雄市农田水利会为曹谨塑了金身像,将曹公祠改建为曹公庙,并将曹公庙前的街道命名为曹公路,曹公庙对面的学校命名为曹公小学,曹公小学内有曹谨生前亲手栽植的茄冬树被命名为曹公巨树,曹公庙旁的一条街巷命名为曹公巷。除此之外,现今凤山地区以纪念曹谨为名的还有“曹公纪念亭”“曹公亭”“曹公国小”“曹公桥” “曹公里” “曹公圳纪念碑”,等等。凤山人民感念曹谨恩德,经常组织“台湾清代凤山知县曹谨公故里寻根之旅”参访团,到河南省沁阳市曹谨故里寻根拜谒。
如今,两岸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曹谨的研究,与曹谨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日渐增多:2000年8月,曹谨学术研讨会在其故里沁阳召开;同年11月,台湾凤山县举办了“曹公文化节”。2001年海峡两岸共同编撰出版了《曹谨公生平事迹》。2003年5月初,大陆版《曹公外传》排成公演,台湾“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与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还曾合作演出;2003年10月3日,《曹公外传》作为“豫剧入台五十年”纪念活动重头戏在台湾巡演。2011年5月,由郑州豫剧院倾力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斗笠县令》创作完成,通过对曹谨这个不同于一般“清官”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一种连结两岸、贯通古今的“亲民”情怀,呼唤一种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执政为民”一脉相承的民本思想和责任意识,自问世以来就连创佳绩。
曹谨的家乡沁阳市也保存着曹谨故里和墓冢,当地的人们也在用不同形式缅怀这位功德无量的先人。2013年10月26日,逾百名两岸人士在沁阳为曹谨的墓园开园,新落成的“怀朴园”,红墙黛瓦,古意盎然。作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当年投入800万元人民币,将园区建设为前后两个院落,分别用于曹谨生平事迹展示和曹谨墓冢祭拜。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星云大师分别题词“宝岛禹王”和“怀朴园”以示庆贺,来自宝岛的嘉宾还向曹公墓冢挥洒了台湾曹公庙的香灰和曹公圳水。
2014年6月15日,率领“中原情·一家亲”河南交流参访团在台湾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的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专程赶赴高雄市凤山区拜谒曹公庙,并与高雄市的台湾嘉宾共同为“两岸咸尊”匾牌揭牌。谢伏瞻在致辞时说,先贤曹谨不仅是河南人的骄傲,也是高雄、凤山人的骄傲,更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骄傲。有台湾府学教谕刘家谋咏《曹公圳》诗为证:“谁兴水利济瀛东,旱潦应资蓄泄功;溉遍陂田三万亩,至今遗圳说曹公。”
(——该文发表于2014年9月25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