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浅析
李小玲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直以来,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飞跃。“中国梦”的深刻价值内涵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添了新的理论支撑,在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之后的一年间,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中国梦”的重要论述,经典论述共146段。“中国梦”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形象地诠释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勾勒并昭示着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也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对当代大学生是一次普遍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当今的世界是价值观多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世界。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备受冲击。而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价值取向多元的趋势,使得理想信念的树立及坚定备受考验。当前,大学生们普遍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仍有少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发展前景存有疑虑,并在个人理想方面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绝大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端正,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缺乏强有力的信念支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存在模糊性与不坚定性,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某些极端的情绪。[2]这些现象为“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提供了机遇。
(二)“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性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长期缺钙会影响健康甚至生病;而一个民族长期在精神上缺钙就会踯躅不前,甚而影响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梦”的德育价值,以及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价值层面上的高度契合,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3]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崇高而坚定,是否和社会理想相吻合;都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关系到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在“中国梦”的视阈下,把“中国梦”的价值纬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探索如何将“中国梦”的相关理论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显然也是每个当代大学生个人应追求的理想。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揭示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4]
一方面,“中国梦”体现了包括每个大学生在内的13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整体利益。习近平曾说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祖国的强大昌盛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只有国家繁荣了,社会安定了,大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人成长成才的平台,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梦”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大学生个人理想也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个人的理想信念影响个人的行为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关乎着整个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寄予厚望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政治立场与观点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因而非常有必要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去,找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中国梦”能勃发当代大学生的梦想。习总书记曾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这说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的价值导向,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立德树人工作的角度来说,“中国梦”可谓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组合。“中国梦”清晰地指明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内容以及发展方向,为理想信念教育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和新的助推力。因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融合,充分理解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维度,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其次,“中国梦”能夯实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当前,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社会思潮千变万化,价值多元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所侵蚀。而“中国梦”正是针对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三大难点问题—理想信念多元性、理想信念功利性及理想信念不坚定性而提出的,可谓迎合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大学生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指明了方向。
再次,“中国梦”能磨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众所周知,“中国梦”的实现与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理应成为时代的主角和弄潮儿。个人及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勇于接受挑战,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和不断创新、奋斗的探索精神。所以“中国梦”为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时代呼唤创新、创造人才的涌现。
(一)理论指引
坚持“中国梦”的理论指引,加强“中国梦”理论学习,进一步领会其深刻的价值内涵,从而坚实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根基,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逐步坚定信念。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固本强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参与性。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在教学环节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育,为大学生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支撑。
(二)舆论指引
依托学校的思政教育网站,抢占网络主阵地。利用网络舆论和社交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及导向功能。例如可以将“中国梦”的相关论述、视频资料、典型事迹等在网站中进行展播,并开展微信、微博讨论、QQ群互动;特约老师、学生评论员文章等活动,努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创造出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得“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入脑、入心,发挥网络教育的规模效用,深化理论教育工作。
(三)方法指引
“中国梦”的内涵本身就含有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因而在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时候,也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进一步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建立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问责制和督导制。
(四)实践指引
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更是行为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更直接的体验,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去参与、去感受、去获得。高校校园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打造主流校园文化软环境,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各基础党团组织可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中国梦”最大程度地融入大学生的实践中。[5]引导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国情、党情、方针、政策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找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最佳契合点,努力实践、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总体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他们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理想信念中还存在多元性、不坚定性、功利性等诸多问题。因而在实践中必须用“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来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使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可以实现。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1).
[2]李小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5(2):181-18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4]梁茜.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党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69-70.
[5]张海娜.“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9-10.
责任编校:徐 晓
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Dream
LI Xiao-li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56,China)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s the co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key to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The statement of China Dream defin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not only the major creation that combines the Marx's ideal and belief theory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China,but also the huge advancement of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a Dream adds the call of the times in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due to its tremendous values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s.As a result i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education.
China Dream;college students;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G641
A
2095-7955(2015)05-0086-03
2015-10-05
李小玲(1977-),武汉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