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斯诺
钢琴伴奏是音乐教学的必修科目,作为钢琴教学中最主要的目标,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音乐素质和修养。钢琴伴奏多为即兴伴奏,即兴伴奏中对伴奏者的乐感和反应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音乐教师进行指导与专业化的培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音乐思维的拓展。
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更多时间均在技巧训练上,钢琴伴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教师多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育学”模式,教师着重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测试,而不是让学生坐到钢琴旁进行实际练习。枯燥冗杂的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和声、曲式分析等是独立的课程,和声、曲式分析及复调等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的早期便进行讲授,而钢琴伴奏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多集中在教学的后期。总的来说便是基础理论教学集中在大一或大二,而当学生还没有对理论知识充分消化、吸收时,又进入了下一学期或年度的学习,致使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知识时很快便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忘掉了,造成了课程教学间的脱轨,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而钢琴伴奏的教学中会涉及很多和声、复调及曲式分析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学生前期学习中的不完全掌握致使其在后期钢琴伴奏中的理解与操作技巧均不成熟,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钢琴伴奏是一门涵盖知识面非常宽泛的艺术学科,学习中学生还需要掌握声乐、舞蹈及其他各种乐器知识,各高校的教学设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的纵深发展。
虽然音乐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但其钢琴的基础知识和钢琴弹奏水平是不同的,这致使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在听讲时无法正确理解老师讲述的知识点,影响其在该门学科中的水平发挥。每位学生具体的钢琴基础不同,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既要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强化训练,还要加强对基础好的学生的知识拓展,教学质量难以达到均衡。
由于学生钢琴基础不同,教师一味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进一步桎梏钢琴伴奏学科的整体发展。新时期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优秀音乐人才。
创新的钢琴伴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探寻学生的不足之处,以更科学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钢琴基础。从本质上讲钢琴基础直接影响钢琴伴奏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只有掌握了丰富的钢琴基础知识,将各种理论、技巧等成功的运用到钢琴伴奏的现场演出中去,学生才真正掌握了钢琴演奏的技巧,而教师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功。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学是完全脱轨的,不利于学生将具体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钢琴伴奏的实际操作中去,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实践应用效果。教师在进行钢琴伴奏的开拓与创新过程中可以结合此方面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综合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各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与方法,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钢琴伴奏对表演者的乐感要求非常高,只有乐感高的人才能根据整个表演曲风的转变及时变化伴奏的节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的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囿于小范围内无法解脱,致使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换无从下手。钢琴伴奏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更为生动、 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大大刺激学生潜在艺术思维,使其灵感如泉涌般,可以及时应对具体环境下的音乐模式的变化。钢琴伴奏课程教学中实现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增强学生乐感,使学生在表演中更有自信的发挥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随着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大对音乐专业类教学的管理力度,强化钢琴伴奏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是音乐专业革新的重点环节。
音乐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随着音乐领域的发展而发展,因而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秉承固有的教学或音乐观念,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及主流音乐的发展情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应与学院进行协商,将钢琴伴奏课程大课堂式授课模式改成小班式授课,此举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音乐教师对音乐的嗅觉比普通学生灵敏,课堂中学生在进行实际的音乐表演使时,教师可以详细的观察与聆听,及时发现学生在表演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指正。例如,在音乐剧《花木兰》的钢琴伴奏中,因该剧是民族音乐剧,在表演中更要突出其民族特色,学生的具体演奏中可能抓不到演奏的精髓,致使整个伴奏的失败,教师便应该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例,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以促使学生演奏技术的完善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的设备有限致使教师只能通过理论知识或亲自演奏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学生也只专注于记笔记,从而忽略了钢琴伴奏是一门实践操作的课程而并非理论课程。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钢琴伴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渐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积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在备课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编制到幻灯片中,教学中直接用多媒体放映出来便可以了,省去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而学生也可以从手机、IPad 将重点照下来或者用U 盘将多媒体中的内容传导U 盘中来课后打印。
另外,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赏析不同钢琴家的钢琴即兴伴奏作品。在欣赏过后,教师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提问,明确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一部钢琴伴奏的领悟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钢琴伴奏课程没有统一大纲或教材,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定教材范本,从而造成了不同教师的学生钢琴伴奏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钢琴伴奏教学开拓创新中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涉猎各种作品,以丰富教学内容。而教师在将不同风格的钢琴伴奏作品引入到教学中后,更应该结合自己对作品的了解进行具体讲解,以帮助学生的消化吸收,使学生可以更好掌握每种钢琴伴奏风格变化下的音乐的具体表现。
钢琴伴奏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乐感及音乐表现力有很大的裨益。随着各领域对音乐专业教学力度的不断深化,摒弃钢琴伴奏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推进教学模式的开拓与创新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音乐专业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探究了创新的策略,希望有益于高校音乐的整体改革,促进音乐教学的创新化发展。
[1]何磊.舞蹈钢琴伴奏教学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2(9):86.
[2]李亚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与创新[J].音乐创作,2013(6):178-179.
[3]连凯凯.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研究[J].大舞台,2012(5):175-176.
[4]孙敬轩.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3(6):219.
[5]王劲.音乐剧钢琴伴奏的新课题——解析音乐剧片段《The Mystery Cat》的爵士乐特点及运用[J].黄河之声,2012(10):50-51.